克拉瑪依九龍潭

克拉瑪依九龍潭

九龍潭是克拉瑪依河的源頭所在,地處克拉瑪依河穿城風景帶之首—東郊瀑布景區內。該景區主要由高約8米的人工瀑布、瀑布下的巨潭和周圍大面積的綠化林帶草坪構成。瀑布水源來自風克乾渠湍急的水流從中間的一條巨龍口中噴出,利用水的噴涌速度和自然重力形成寬約10米的巨大的瀑布。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九龍潭是克拉瑪依河的源頭所在,地處克拉瑪依河穿城風景帶之首—東郊瀑布景區內。該景區主要由高約8米的人工瀑布、瀑布下的巨潭和周圍大面積的綠化林帶草坪構成。瀑布水源來自風克乾渠湍急的水流從中間的一條巨龍口中噴出,利用水的噴涌速度和自然重力形成寬約10米的巨大的瀑布,瀑布的兩邊分列的8條龍嘴也同時噴出水柱,構成一副巨大的水廊。瀑布下面是一個巨大的長方形回字水潭,潭內碧波蕩漾,潭上東西兩側各有一座小拱橋連線潭中的島嶼,成為橫跨巨潭的通途。巨潭四周是花崗岩鋪面的平地,兩側的花壇中玫瑰、萬壽菊等花卉競相開放,斜坡上是點綴的花卉的綠色草坪。

克拉瑪依九龍潭克拉瑪依九龍潭

為襯托栩栩如生的九條龍,在橫截乾渠的大壩上還頗具匠心地修建了一組仿古建築物,總建築面積約達600平方米。有分列兩邊的兩座八角廳、位於正中的一座門樓和連線涼亭與門樓的長廊,在巨潭兩側也有長廊約100米。景區中,人行地面上鋪設的紅綠相間的地磚,美觀而整潔。幾個嶄新的公用電話亭體現了設計者以人為本的思想。那高高聳立、造型各異的路燈使夜幕下的九龍潭別有一番風韻整個建築物雕梁畫柱,色彩艷麗,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作為人工建築的旅遊景點,九龍潭以引起遊人的極大關注,自景點建成以來,每天都有很多遊人前來遊覽、拍照,它已經成為廣大市民引以為榮的濱河第一景。

克拉瑪依作家筆下的九龍潭記:

題記:我是一個已離開油城8年的克拉瑪依人,得知貴報為克拉瑪依建市50周年徵稿的訊息,特將我去年回克市探親時遊覽九龍潭後寫的詩詞投稿,謹以此詞祝願我親愛的故鄉繁榮昌盛!

人道江南秀雅,嗤之媚俗;漠北崢嶸,嘆其蠻荒。惟觀夫戈壁明珠,處瀚海西南,天山之北,守亘古之靈氣,汲寰宇之精華,歷久愈新。

當年寸草無生,風餐露宿,誓將崑崙變仙山。而今真魂還在,只是蒼顏無處尋,換了人間。故引九龍下凡,吐水為潭。環延千里,盤踞於此,守油城東北,側聽有氣吞山河之勢;煙霧迷濛,有包羅萬象之機,如萬馬奔騰,天雷陣陣,雖距千里,不絕於耳。雕樑畫棟,翠柳成蔭,往來扶老攜幼,怡然自樂。

登高西望,儀態萬千,碧波環城,攬樓宇,拒荒丘,滋潤涸地,砂石變璞玉。城區異彩乍現,朝日與油龍共升,願人間多此佳境,眾生俱歡顏。 只恨歸期日近,唯夢中相見,億萬年滄海桑田,五十載翻天復地,修此瓊台,惠及蒼生。噫!萬千辭藻何得拈來,釋此情懷?待染一身豪氣,把酒酹天地,一杯毋須多!

克拉瑪依九龍潭九龍吐水

克拉瑪依26萬石油人欣喜若狂地過了一個非凡的節日——水節。三代石油人盼了幾十年的水,從市東郊3公里外的九龍潭九龍口中似瀑布噴涌而下,流進8公里長的原來拉瑪依河,浩浩蕩蕩的穿城而過。霎時,鞭炮齊鳴,鑼鼓震天,整個油城開了鍋。老石油王榮眼含熱淚激動地說:45年前,我們來這裡找油時,連吃飯用的水都要從幾百公里外去拉,一個人每天定量500克。如今,牽來油龍的石油人又牽來了水龍王,“沒有水,沒有草,連鳥兒也不飛”的時代從此一去不復返了。

自治區黨政軍和兵團領導阿不都熱衣木·阿米提、阿不都熱依木·阿吉伊明、王素甫·艾沙、謝志強、買買提明·阿不都熱依木、依布拉音·蘇來曼和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傅秉耀參加了水節剪彩儀式。

克拉瑪依九龍潭克拉瑪依九龍潭

克拉瑪依是新中國成立後勘探開發的第一個大油田。隨著油田的發展,克挾瑪依逐漸成為我國西部地區最大的石油生產和石油化工基地。石油工業一直是克拉瑪依市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迄止,克拉瑪依油田原油產量已連續0年位居全國陸上油田第四位,按目前已經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氣地質儲量,還開發100年。石油工業的騰飛,帶動了地方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1999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102億元,占新疆國民經濟總量的8.7%,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3.8萬元,名列全國前茅。

但是,多少年來,缺水一直制約著這座油城的更快發展。從今天起,克挾瑪依每年增加4億立方米的生產和生活用水,這必將大大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發展。為了實現克拉瑪依二資助騰飛,市局黨委提出“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的新思路,按照“高標準、高起點、高科技、高效益”的原則,開發100萬畝土地。到目前,已完成了80萬畝土地的土壤詳查和水文地質詳查工作,並在此基礎上篩選了50萬畝宜耕荒地,作為大農業的首期開發。據克市農發辦負責人介紹,克拉瑪依今秋將灌溉5萬畝土地,栽種40萬株防風林木,明年春將全面實施發展現代大農業戰略。

在通水現場,克拉瑪依市市長唐健告訴記者,從今天起,原來拉瑪依徹底結束了無水的歷史,一個以牧、農、林相結合的生態型現代化大農業將在油城形成,這對原克拉瑪依發展多元化綜合型經濟,實現產業接替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將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克拉瑪依簡介

克拉瑪依(維吾爾語:قارامايشەھرى;維吾爾語拉丁化:Qaramay;英語:Karamay或Karamai),系維吾爾語“黑油”的音譯,得名於市區附近的一座天然瀝青丘——黑油山。1955年10月29日黑油山第一口油井噴油,當時取名為克拉瑪依油田,是新中國成立後開發的第一個大油田。

1957年1月2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委員會第14次會議決定設立克拉瑪依市。1958年5月29日,國務院批准設立克拉瑪依市(縣級);同年7月25日,克拉瑪依市召開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宣告克拉瑪依市成立。1982年2月16日,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克拉瑪依市為設區的地(州)級市,下設克拉瑪依、獨山子、白鹼灘、烏爾禾4個區。1984年8月17日,自治區決定克拉瑪依市為直轄的不設區的縣級市,下轄街道辦事處和鄉、鎮。1990年1月8日,自治區恢復克拉瑪依市為地級市。

建市前,獨山子鎮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委員會直接領導的縣級建制鎮,其餘各地均為鄰縣轄區。其中烏爾禾屬於和布克賽爾縣;大、中、小拐屬沙灣縣,克拉瑪依地區屬託里縣。1958年克拉瑪依設市後,行政區域包括克拉瑪依、獨山子、六十戶、烏爾禾、百口泉、紅山嘴、前山撈壩、白鹼灘、小拐、中拐、大拐等地區,下設獨山子和烏爾禾兩個區;撤銷了獨山子鎮人民委員會建制。

1997年全市總人口(不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口)為254560人。其中漢族人口占總人數的76.5%;少數民族人口占23.5%。

截至1999年4月,克拉瑪依市下設克拉瑪依、獨山子、烏爾禾、白鹼灘4個區,烏爾禾、小拐2個鄉;還設有勝利路、崑崙路、天山路、銀河路、金龍鎮、五五新鎮、金山路、西寧路、北村、中興路、三平鎮、百口泉等街道辦事處以及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

(某年)全市設克拉瑪依、獨山子、白鹼灘、烏爾禾4個區、9個自然鎮、2個鄉、12個街道辦事處、109個居民委員會和20個村民委員會。境內有生產建設兵團所屬的4個團場。新疆石油管理局機關設在克拉瑪依市。石油管理局與克拉瑪依市實行一個黨委領導下政企分設的兩套管理體制。

2004年,克拉瑪依市被國家環保總局認定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2008年11月,領導班子調整,市委書記是徐衛喜,代市長是陳新發。

2008年末,克拉瑪依市總人口27.27萬人。

2010年末,克拉瑪依市總人口45.05萬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