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拱後牆法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之一,也稱支承頂拱法。在穩定性較差的鬆軟岩層中,為了施工安全,先開挖拱部斷面並及時砌築頂拱,以支護頂部圍岩,然後在頂拱保護下開挖下部斷面和砌築邊牆。在開挖邊牆部分的岩層之前,必須將頂拱支承好。
開挖兩側邊牆部分的岩層時(俗稱挖馬口),須左右交錯分段進行,以免頂拱懸空而下沉。該法施工順序見圖 (圖中阿拉伯數字為開挖順序,羅馬數字為襯砌順序,下同)。
施工時,須開挖上下兩個導坑,開挖上部斷面時的大量石碴,可通過上下導坑之間的一系列漏碴孔裝車後從下導坑運出,既提高出碴效率,又減少施工干擾。當隧道長度較短、岩層又乾燥時,可只設上導坑。在此種場合,開挖時可將臨時支撐和拱架都支承於坑道中間未被開挖的大塊核心地層上,為避免運輸和施工的干擾,可先將上半斷面完全修築完畢,然後再進行下半斷面的施工。本法適用於鬆軟岩層,但其抗壓強度應能承受拱座處較高的支承應力;也適用於堅硬岩層中跨度或高度較大的洞室施工,以簡化修築頂拱時的拱架和灌築混凝土作業。該法在外文文獻中也稱為比國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