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量計算方法
目前已有的儲量計算方法很多,下面著重介紹找礦,評價階段常用的算術平均法和地質塊段法。
(一)算術平均法
該法的實質是把形態不規則的礦體,改變為一個理想的具有同等厚度的板狀體,其周邊就是礦體的邊界。
計算方法是先根據探礦工程平面圖(或投影圖)上圈出礦體邊界,測定其面積(若為投影面積,需換算成真面積。見後面塊段法的面積換算)。然後用算術平均法求出礦體的平均厚度、平均品位、平均體重。最後按下面公式計算:
礦體體積: V=SxM
式中:V一礦體體積(下同);S一礦體面積;M一礦體平均厚度。
礦石儲量: Q=VxD
式中:Q一礦石儲量(下同;D一礦石平均體重。
礦體金屬儲量: P=QxC
式中:P一金屬儲量: C一礦石平均品位。
(二)地質塊段法
地質塊段法實際上是算術平均法的一種,其不同之處是將礦體按照不同的勘探程度、儲量級別、礦床的開採順序等劃分成數個塊段,然後按塊段分別計算儲量,整個礦體儲量即是各塊段儲量之和。
具體計算方法是首先根據礦體產狀,選用礦體水平投影圖(緩傾斜礦體)或礦體垂直縱投影圖,在圖上圈出礦體可采邊界線,按要求劃分塊段。然後分別測定各塊段面積S (系礦塊投影面積),根據各探礦工程所獲得的資料,用算術平均法計算每個塊段的平均品位C,平均體重D和平均厚度M(為平均視厚度,即垂直或水平厚度)。因為礦體的真面積與真厚度之乘積等於投影面積與投影面之法線厚度之積
具體按下面步驟計算:
1.塊段體積: V=S x M
如果測定的面積為塊段的垂直投影面積,則塊段平均厚度M為塊段的水平厚度;若測定的面積為塊段的水平投影面積,則塊段平均厚度為礦塊的垂直厚度。
2.塊段的礦石量:Q=V XD
3.塊段的金屬量:P=QxC
礦體的總儲量即為各塊段儲量之和。
如果計算時採用的礦體平均厚度為真厚度,而面積是測定的投影面積,這時應把真厚度換算成視厚度(即水平或垂直厚度)。或者將投形面積換算成礦體的真面積。面積換算公式如下:
S= S�/sinβ
式中: S一礦塊真面積;
S�一礦塊投影面積;
β一礦體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