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價值等價需求,就是說,在價值定律中,證明價值係數R增大的,需求也增大。價值定律準確地反映了價值(需求)、價格、供求關係、成本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繫)
價值定律:R=P/SC (由交換定律推導出)
R=價值;P=價格;S=供求係數(S=b/i, b表示需求方實踐的支付的消費量,i表示供方投資量);C=成本
價值定律指出:在供求係數S不變的情況下,價值R跟價格P成正比,跟成本C成反比;在成本C不變的情況下,價值R跟價格P成正比,跟供求係數S成反比;在價格P與成本C不變的情況下,(社會實際經濟)價值R跟投資量i成正比,跟消費量b成反比。
上述是在經濟交換中的——價值,不在經濟交換中的價值,等價需求係數R(見我的需求公理1)
(經濟交換中,P=0;或者S=0;或者C=0;那么R=0)
價值的定義:
價值(等價)於需求;需求反映在心理學或生理學上,而價值則更多地反映在經濟學和哲學上。價值不能離開需求而獨立存在。
價值可反映為人的神經組織中的傳遞的“信息/能量”與外界對應的一種關係式(用需求係數R表示,見我的需求公理1),這種“關係式”反映出的在神經組織上——形成——的“信息/能量”量(也可以理解為《生理學》上的“興奮量”),即是——價值的真實的量。(簡單可以理解為,價值即興奮“信息”).
(說明:同一外界對象跟不同的人對應,產生的對應關係式的量是不同的,所以同一外界對象跟不同人對應,產生的價值也是不同的。)
價值在經濟交換中反映“物化的係數”可以求得,
R=P/SC (見價值定律)
上式就是求價值在經濟交換中的物化的係數的定義式。價值不在經濟交換中,價值係數由“需求係數R”表示。
交換價值係數和需求價值係數
在一般的表達或思維中,我們往往會說或想,某某對象有無價值,價值的量是多少,實際上,這種表達或思維是不準確的,準確的表達或思維應該是某某對象的價值係數是多少,並區別某某對象的價值係數是反映在經濟交換中,還是反映在需求里。所以,為了更加準確地理解價值,我們還要引進兩個概念:
1、 交換價值係數:(是指處於經濟交換中的價值的係數,就是說,處於經濟交換中的價值定律R=P/SC反映的R是交換價值係數).
2、 需求價值係數:(是指不處於經濟交換中的價值的係數,就是說,不處於經濟交換中的由“需求定律 R=I/Cic ”中反映的R是需求價值係數)
(說明):從嚴格意義上講,價值沒有自己的量,因為價值離開人的需求就不存在,所以價值的量只能反映為人的需求與對應對象之間的一種在人的神經組織中“物化”的對比量,即只能反映為對比係數。
(需求定律也稱“需求公理1 ”,在求需求係數R時,稱 R=I/Cic 為需求定律;在反映人趨向需求係數R極大時,稱為“需求公理1 ”)
(詳見“需求公理1”)
相關詞條
-
木桶定律
木桶定律是講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一隻木桶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這隻桶的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或者某塊木板下面有破...
內容 產生 八種演變 分析 推廣運用 -
參與定律
參與定律是由美國著名企業家M·K·阿什提出的,他認為每個人都會支持他參與創造的事物。
舉例分析 定律作用 參與形式 操作實務 -
格雷欣定律
格雷欣定律是一條經濟法則,又叫“格雷欣定律”,也稱“劣幣驅逐良幣法則”,是由16世紀英國金融家、商人托馬斯·格雷欣提出來的。
基本簡介 定律歷史 發現歷程 演化過程 逆反現象 -
波特定律
管理學中的波特定律:當遭受許多批評時,下級往往只記住開頭的一些,其餘就不聽了,因為他們忙于思索論據來反駁開頭的批評。
理論人物 經典案例 定律啟示 操作實務 天文定律 -
峰終定律
諾貝爾獎得主,心理學家DanielKahneman經過深入研究,發現對體驗的記憶由兩個因素決定:高峰(無論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時與結束時的感覺,這就是峰...
套用介紹 套用分析 運用 定律意義 峰終體驗 -
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觀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這個定律似乎再簡單不過了,但它的重要性卻時時被人們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們的一種心理,一個人如...
因素 值得做和不值得做好 分析 總結 避免 -
帳篷定律
帳篷理論說明的是帳篷的容量不僅僅取決於篷布的大小,還要看支撐篷布的竹竿有多高,竹竿越高,帳篷的容量就越大。我們做事情也是一樣,一定要有高度,有了高度才能增加容量。
提出 套用 啟示 -
杜邦定律
杜邦定律,是指有63%的消費者是根據商品的包裝來作購買決策的。企業除了靠產品創新和優質、快速的服務取勝外,包裝愈來愈顯得重要。從市場觀點看,包裝是商品整...
定律概述 相關故事 心理解析 包裝策略 誤區規避 -
需求定律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價格和需求量之間成反向變動的關係,即價格越低,需求量越多;價格越高,需求量越少。 需求變動的起因:商品自身價格不變,其他因...
需求定律的邏輯謬誤及其錯誤的經濟思想 科學理論的可驗證性 需求定律無法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