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風鼻塞治療說明

(1)內治:宜辛溫通竅,疏散風寒,用通竅湯加減。 (1)內治:宜辛涼通竅,疏風清熱,可用銀翹散、桑菊飲之類加減。 (2)外治:用滴鼻靈滴鼻,以通透鼻竅。

1.外感風寒 主證 鼻黏膜腫脹淡紅,鼻塞較重,噴嚏頻作,涕多而清稀,講話鼻音重,頭痛,惡寒,發熱輕,口淡不渴,舌質淡,苔薄白,脈象浮緊。 證候分析:風寒邪毒外侵,肺氣失宣,寒鬱氣道,鼻竅不利,故鼻內肌膜腫脹淡紅,鼻塞聲重,即《 醫學 正傳》卷五所曰:"寒邪傷於皮毛,氣不利而壅塞"之候。寒邪束於表,陽氣不宣,故噴嚏頻作,寒凝津停,津氣不行,故涕多而清稀。寒為陰邪,陽氣不宣,故惡寒重發熱輕,頭痛、口不渴等。脈浮緊,舌苔薄白。此為風寒外束之證。 治療 (1)內治:宜辛溫通竅,疏散風寒,用通竅湯加減。方中以麻黃、防風、羌活、藁木、川芎、白芷、細辛辛溫解表,疏散風寒,通透鼻竅,佐以升麻,葛根辛甘發散,解表昇陽,蒼朮發汗行濕助陽,甘草調和諸藥。川椒大熱,不利表散,故可去而不用。亦可選用蔥豉湯加白芷、藿香等。 草藥:可用蔥白根適量煎服,以發汗解表通竅。或用蒼耳草、路路通、山白芷等各30g水煎服,以辛散客於肺之寒邪。 (2)外治: ①以疏風通竅為主,可用滴鼻靈,蔥白滴鼻液滴鼻。或用1%麻黃素滴鼻,每次1~2滴,每天3~4次。以疏風通竅。 ②辛夷花適量,研末,每用少許吹鼻中,以通透鼻竅。 (3)針灸療法:鼻塞者,選用迎香、印堂穴。頭痛選用合谷、太陽、風池等穴。強刺,留針10~15min。鼻塞清涕多者,取迎香、上星穴,懸灸至局部發熱為度,以散寒通竅除涕。 2.外感風熱 主證 鼻內肌膜紅腫,鼻塞時輕時重,鼻癢氣熱,噴嚏,涕黃稠,發熱,惡風,頭痛,咽痛,咳嗽,咯痰不爽,口渴喜飲,舌質紅,苔白或微黃,脈浮數。 證候分析:風熱上犯,壅滯鼻竅,故肌膜紅腫、鼻塞氣熱。邪熱傷津則涕黃稠口渴。邪熱犯肺,肺失清肅,故有咳嗽、咯痰不爽、咽痛、噴嚏。熱蒸於表,則見身熱惡風、頭痛。舌質紅、苔微黃,脈浮數為風熱在表之證。 治療 (1)內治:宜辛涼通竅,疏風清熱,可用銀翹散、桑菊飲之類加減。頭痛較甚,加蔓荊子、藁木;咳嗽痰多加前胡、瓜蔞;咽喉痛者加牛蒡子、玄參、射干、山豆根等。 草藥:可用桉樹葉、黃皮葉等適量煎水服,使邪熱從表解。或用浮萍、西河柳各15g,水煎服,以發汗解表。 (2)外治:用滴鼻靈滴鼻,以通透鼻竅。或用柴胡注射液滴鼻,每次1~2滴,每天2~3次,以退熱解表。 (3)針刺療法:參考"外感風寒"型,單用針刺,不用艾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