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傅曉樓同志,1907年生於瀾滄縣謙六鄉謙糯村。1929年畢業於雲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高級班。是瀾滄第一代赴昆求學的知識分子之一。
曉樓同志在昆求學期間,受到革命潮流的影響,接受了一些民主主義思想。
1929年秋曉樓畢業回瀾滄後,任縣教育局督學兼國小師資訓練所長。1932年任縣教育局長兼瀾滄鄉村簡易師範學校校長。在瀾滄教育界工作的十餘年中,他興辦了瀾滄簡易師範,各區鄉增設鄉村國小。他思想傾向進步,有著強烈的愛國熱忱。盡力聘請思想進步的知識分子為教師,為此,一度被國民黨反動派懷疑為“赤色分子”,對他施加壓力和威脅。美帝傳教士永偉里父子在糯福辦一座教會學校,找貧苦無依的各族子女來,進行奴化教育,培養他們的忠實走狗。這個學校事前不向縣政府申請辦學,事後不申請備案,儼然把這一地區視為自己的統治地域。1931年,傅曉樓與永偉里父子交涉,抗議這種檔案侵略。交涉結果,教會國小教材完全用中國教科書,縣教育局委派李曉村前往擔任糯福國小教員。
1942年2月,日本帝國主義侵占緬甸,瀾滄縣形勢十分危急,人心惶惶。7月,瀾滄成立民眾自衛大隊以保衛桑梓,地方人士推舉傅曉樓為大隊長,他出於愛國熱忱,臨危受命任職,並積極組建各鄉“民眾自衛常備中隊”。1944年春任縣參議會副議長,他曾協助羅正明在阿佤山一帶組織抗日游擊武裝,抗擊日本侵略軍。1945年日寇投降,他為減輕人民負擔,建議撤銷自衛常備大隊。傅曉樓為人正直,在社會上有一定威望,國民黨政府企圖利用他拉攏他,誘他“競選”國大代表,被他拒絕。
曉樓同志因“教育救國”論難以實現,曾憤而棄職回鄉務農經商,家庭經濟日益富裕而躋身上層社會。1946年初,尹溯濤劉亞南等從國外買回大量馬列主義及其他革命書籍,他如饑似渴地學習,對抗日戰爭勝利後的國內外形勢有較清晰的認識,對黨的方針政策有所了解。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親自到重慶與蔣介石談判,他對毛主席不顧個人安危十分敬佩。由此,他深深感到中國共產黨的是真誠希望和平希望祖國富強的,相信中國未來將寄托在共產黨的身上。1946年,國民黨反動派悍然發動內戰,屠殺人民,使他更加看清了國民黨的反動面目,從而更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政治覺悟。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蔣管區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民主運動蓬勃發展,中國人民解放戰爭進入新高潮時期,傅曉樓同志的思想,逐步由同情支持革命,發展到決心參加革命。
1947年夏,劉昆府得到地下黨磨黑特支陳盛年的支持率革命武裝數十人,到瀾滄與寧江相鄰的那京地區,準備在那裡建立革命根據地。這支武裝的出現,使國民黨瀾滄寧江縣府及普洱專署驚惶萬狀,派保三團團長尹集生率一個營圍剿。傅曉樓得到訊息後,迅速通知李衣人轉告劉昆府,並提出集中優勢兵力殲敵的作戰計畫。由於種種原因,這次反圍剿鬥爭失敗,劉部被迫轉移石屏,李衣人到謙六傅曉樓家躲藏。鬥爭雖然失敗,但它鼓舞了瀾滄人民的革命意志,在以傅曉樓為主的具有反蔣思想的人們心目中,點燃起了一把革命之火。
傅曉樓決心投身革命的思想確立後,從1947年起,他加強與景谷羅正明劉亞南等人的聯繫,經常信使往還,7月,傅曉樓到勐住和羅正明密商,認為要革命只有依*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取得勝利,一致決定積極分頭尋找黨的領導。10月,曉樓同志再次去勐住,見到了中共地下黨員何宏年,研究了國內革命形勢,在景(谷)瀾(滄)六(順)地區開展武裝鬥爭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問題,會上決定成立一支小型游擊隊,在景瀾六一帶活動,槍枝主要由羅正明傅曉樓提供,李衣人任隊長。由於沒有黨直接掌握,致使這次組建革命武裝歸於失敗。
1948年初,革命形勢迅猛發展,國民黨省政府命各縣組織民眾自衛總隊,妄圖鎮壓革命力量,瀾滄縣長閻旭任總隊長,聘請曉樓擔任副總隊長,企圖收買他為反動派效力。曉樓同志認為,可以利用這一合法地位掌握這一武裝為我所用,便接受了這一任務並推薦可*的同志分別到五個常務中隊去任中隊長中隊副等職,暗中掌握和加強訓練這五個常務中隊,為1949年1月武裝起義準備了必要的力量。
一九四八年七月,在景谷地下黨支部的領導下,成立了“雲南人民解放同盟景瀾六軍政委員會”,黨安排羅正明為主任委員,傅曉樓為副主任委員。10月,黨派肖源等同志到瀾滄領導工作,召開了傅曉樓等骨幹人員參加的會議。會上,肖源同志講了全國解放形勢和鬥爭任務,成立了“景瀾六軍政委員會瀾滄分會”,由傅曉樓任分會主任。
回國黨組在卓孟晉率領下,於十月到達謙六,傅曉樓熱情地接待了他們,希望他們留人在瀾滄工作。卓孟晉同志到勐住會見何宏年昌恩澤羅正明等同志後。於十一月派王天翔廖梓敬余仲康三同志來瀾滄謙六,後卓孟晉邱秉經王質如等同志也來瀾滄工作。
此時,瀾滄縣長和反動土司石炳麟等大為驚恐,多次寫信給傅曉樓,要他將回國黨組的同志驅逐出境或逮捕,他接信後十分慣慨地說:“想要我做張孟希第二(指張孟希殺害地下黨員曾慶銓,蔣仲明)真正可恨。”他坦率地將敵人來信向回國黨組公開。他堅決跟著黨走的革命立場得到回國黨組同志的讚賞和信任。
敵人陰謀未能得逞,但不甘心放棄他們的統治,一是阻撓破壞發動民眾工作,二是擴充其反動武裝,以“清黨剿匪”的名義,調集各鄉武裝,向保三團求援“圍剿”瀾滄瀾滄革命勢力,並下令通緝傅曉樓等同志。回國黨組召開了緊急會議,決定成立指揮部立即發動全面武裝起義。
1949年1月19日舉行武裝起義,傅曉樓王慶翔負責指揮。經過激戰,瀾滄人民反蔣武裝部隊,摧毀了大山半坡寨石炳富匪巢,取得第一次勝利。尹溯濤李曉村率部解放了丫口,除高家寶逃脫外,敵人全部繳械投降。一月末,完成了對募乃之敵的包圍後,發起對敵的總攻擊。吳應祥從石內部倒戈起義,閻石見大勢已去,分頭突圍逃命。至此,瀾滄革命武裝起義全面勝利。
二月初,回國黨組在邱秉同志主持下召開了“佛房擴大會議”,傅曉樓列席這次會議,會議決定,任命傅曉樓為“迤南人民自衛軍第一支隊”司令員兼瀾滄縣軍政管理委員會主任。1949年4月4日,二縱隊進駐寧洱後將“迤南人民自衛軍第一支隊”改編為二縱隊第十一支隊,任命傅曉樓為支隊長,就在此時,卓孟晉和趙文同志介紹傅曉樓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部隊在整訓中,出現“左”的傾向,支隊有些重要會議不讓傅曉樓同志參加。無形中停止了他黨的組織關係。他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思想很苦悶,但沒有動搖他堅決跟黨走的決心,所以他總是告誡那些在整訓中思想不通的同志,一定要聽黨的話,跟著黨走,一切服從黨安排。
1949年9月,二縱隊十一支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縱隊第九支隊瀾寧源整訓總隊,傅曉樓任總隊長兼瀾滄縣長。建國後,調普洱專員公署任民政科長。
文革期間,傅曉樓同志慘遭迫害,半身不遂,不幸於1973年3月與世長辭,終年六十六歲。黨的三中全會後,為曉樓同志平反昭雪,恢復了黨籍。
曉樓同志在黨的領導和教育下,毅然投身革命,為邊疆各族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有益的貢獻。當瀾滄叛亂頻起時,曉樓同志果斷表示“誓必鬥爭到底!”迅速平息了叛亂。對在執行政策中發生一些偏差時,他明確指出“當前發動民眾,組織基層政權應本統線原則去做,不宜過激,應團結各階層人士以強大自己的力量,鞏固革命根據地。”
存世作品
曉樓同志在文革時被迫害的困難情況下,仍不辭勞苦擠時間調查蒐集整理瀾滄地方史料,寫成《瀾滄歷史見聞》上下冊(現僅存下冊),為後人研究瀾滄歷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