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訣
健脾利水生化湯,參術芎歸苓草姜;澤瀉陳皮同白果,好將脾悅後天昌。
組成
川芎、白朮(土炒)一錢(3g),茯苓一錢半(4.5g),歸身二錢(6g),黑姜四分(1.2g),陳皮、炙草五分(1.5g),人參三錢(9g),肉果(制)一個,澤瀉八分(2.5g)。
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
功用
健脾益氣,祛濕止瀉。
主治
婦人產後塊已除,患瀉症。
方義
婦人產後多虛、多瘀,適時患瀉,若惡露已淨,無收澀留瘀之弊,當顧護產婦氣血虧虛之體,不可一味收澀止瀉,當寓補於收,健脾利水,益氣止瀉。方含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為四物湯之意在益氣健脾,通利水道而止瀉。歸身功善養血活血,川芎為血中之氣藥,行氣活血,黑姜入血分,溫經暖宮,陳皮理氣健脾,澤瀉健脾利濕,利小便以實大便。方中唯有肉豆蔻一味為溫中澀腸之品而止瀉,本方意在健脾利水,利小便以實大便,以補為收,妙哉。
加減化裁
寒瀉,加乾薑八分;寒痛,加砂仁、炮姜各八分;熱瀉,加炒黃連八分;瀉水腹痛,米飲不化,加砂仁八分,麥芽、山楂各一錢;瀉有酸噯臭氣,加神曲、砂仁各八分;瀉水者,加蒼朮一錢。
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傅青主女科》:“產後泄瀉非雜症,有食泄、濕泄、水谷注下之論,大率氣虛食積與濕也。氣虛宜補、食積宜消、濕則宜燥。然惡露未淨,不可驟燥,當先服生化湯二三帖,化舊生新,加茯苓以利水道,新血生,然後補氣以消食,燥濕以分利水道,使無滯澀虛虛之失。”
方論選錄
《中國名方全書》:“即本方去乾薑,加麻子仁、肉蓯蓉。功能活血止痛,潤腸通便。主治產後大便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