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世界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偉大的世界文明》內容包括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印度、美洲、希臘和羅馬文明六個部分,可以說基本上覆蓋了中華文明以外的古代文明世界的主要地區。通過實物陳列,集中地展示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珍貴的歷史文物,使我國廣大觀眾能有機會親自觀賞到世界其他文明所創造的文化瑰寶,從而加深對博大寬廣的世界文明及其創造的光輝燦爛的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提高自身的歷史文化修養和鑑賞能力。所以,《偉大的世界文明》本身就是對廣大民眾進行普及歷史文化教育的一部生動的教材。它可以幫助人們開闊眼界,面向世界.認識世界.豐富自己的歷史文化知識,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歷史文化教育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和功能是一般科學文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圖書目錄

世界地圖——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大事記
世界文明對照圖表
致辭
序言
前言
兩河之間的土地:從村落到帝國
圖版
附錄

文摘

第二章 土地,名稱與再發現
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盆地,相當於今天土耳其東南部、敘利亞東部、伊拉克(一直延伸到伊拉克的西南部),長久以來,這裡就被譽為“文明的搖籃”。而兩條河流南部的泛濫區,更在不久前博得“眾城之心”的美稱。這兩條大河出自土耳其東部的巍峨群山,冬天的積雪在溶化後不斷聚集起來.成為河流的主要水源,穿過托羅斯山脈,跨過敘利亞、庫德人居住的高地,在今天巴格達北部平原化作滾滾洪流,於科納合二為一,匯成阿拉伯河,最終注入波斯灣。兩河之間的泛濫平原是傳說中的伊甸園,南面和西面是阿拉伯沙漠.東面是扎格羅斯山脈,而東南面原本是占地20000平方公里的沼澤,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薩達姆-海珊將整個沼澤排乾,這片澤地才不復存在。這片土地的年降雨量不到200毫米,遠不足以供應農作物的生長。因此,利用河流的灌溉來進行農業生產,以及在草原的邊緣放牧綿羊和山羊,自古以來就是當地人維持生計的主要來源。擁有能夠興修水利進行農業生產的土地、生長在河岸兩側的大量灌木以及草原上的豐富植被,這些都是得天獨厚的重要自然資源,不過,南部沖積平原的其他資源就顯得十分貧乏,許多物資,例如硬木、石頭(除本地出產的石灰石、金屬礦石等以外)都要從其他地區輸入。
不管古代人給這 地區取了多少種名字(參見第三章),希臘人稱這裡為美索不達米亞,意為(兩條)河流之間的土地。最早提及這一地理術語是阿里安的《亞歷山大遠征記》中.這說法尚有爭議。雖然這本書作於公元2世紀晚期,作者自稱其關於遠征的史實卻是基於亞歷山大同時代的資料。阿里安用這一辭彙指示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之間、亞美尼亞山脈南部的區域,但很明顯將南部沖積平原(巴比倫尼亞)排除在外。他把敘利亞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南邊的科艾勒-敘利亞或“窪地敘利亞”區別開來。其他希臘作家在使用“美索不達米亞”時,也遵循相同局限的地理劃分,例如斯特雷波的《地理學》,這本書寫於公元前最後十幾年或者公元初起幾十年內。
希臘語的“美索不達米亞”是阿拉米亞語裡相近詞“byn nhryn”的翻譯.這個詞也可以理解為橫亘於“河流之間(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的陸地。而阿拉米亞語中的地理術語.又是源於一種更早的塞族語系的阿卡德人語“(mat)biritim”或“birit narim”,字面上的意思是半島或河邊的半島,即三面環河的地區.這裡特指幼發拉底河大轉彎處的東側地段,可能包括巴里赫河流域盆地一帶區域。阿卡德語地理學命名原初和嚴格的含義,與後來阿拉米亞語的“bynnhryn”或希臘語的美索不達米亞的含義之間的差別,或許產生於阿卡德語“biritum”或“birit narim”向西部塞族語對應詞的轉換過程中,也可能發生在公元前2乾紀的末期阿拉米亞該地區化時期。
無論希臘語最初的詞源來自何處,老普林尼在完成於公元1世紀晚期的《自然史》里,拓展了美索不達米亞的地理邊界,將又名巴比倫尼亞的整個南部沖積平原囊括進來。實際上,普林尼已經在使用現代意義上的美索不達米亞概念.這個美索不達米亞北起托羅斯山脈,南至波斯灣,包括整個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之間的土地。
如果沒有更早的例子,美索不達米亞這一名稱的再次出現是在第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些有權勢的英國權力經紀人諳熟希臘語和拉丁語,用這個詞來指稱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境內的阿拉伯半島。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它是對該地區由三個省合併而形成的主權國家至少在名義上可行的稱呼。直到1921年8月,英國最高專員珀西·科克斯爵士請求殖民地大臣溫斯頓·邱吉爾批准以伊拉克作為該地區的官方名稱,用來取代美索不達米亞。

序言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主辦的《偉大的世界文明》是我國文化界值得慶賀的一件大事。
世界文明源遠流長,猶如長江大河,波瀾壯闊,奔騰向前.匯入大海。自從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至少已經歷了好幾千年的歷史風雲。世界文明又像是一個繁密茂盛的百花園,各個時代、各地區、各民族所創造的文明色彩繽紛.千姿百態.如各種艷麗的花朵,競相開放,爭奇鬥妍,使漫長的歷史顯得如此豐富多彩。人類的現代生活並不是無源之水,而是古代生活的延續和發展;歷史也不是已經永遠消逝的僵死的存在,而是依然活在當代的現實之中。人類昨天的文明是我們今天的文明的根,只有理解了人類的昨天,才能更好地把握住人類的今天,並更自覺地去展望和創造人類的明天。這正是舉辦這次《偉大的世界文明》的重大意義所在。
《偉大的世界文明》內容包括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印度、美洲、希臘和羅馬文明六個部分,可以說基本上覆蓋了中華文明以外的古代文明世界的主要地區。通過實物陳列,集中地展示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珍貴的歷史文物,使我國廣大觀眾能有機會親自觀賞到世界其他文明所創造的文化瑰寶,從而加深對博大寬廣的世界文明及其創造的光輝燦爛的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提高自身的歷史文化修養和鑑賞能力。所以,《偉大的世界文明》本身就是對廣大民眾進行普及歷史文化教育的一部生動的教材。它可以幫助人們開闊眼界,面向世界.認識世界.豐富自己的歷史文化知識,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歷史文化教育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和功能是一般科學文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