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里珠

倍里珠

倍里珠:是由於月球圓面邊緣高低不平的山峰把太陽發出的光線切斷造成的一種亮點現象。

簡介

日食日食
倍里珠亦稱“鑽石環”,是在日全食即將開始或結束時,太陽圓面被月球圓面遮住,只留下一圈彎彎的細線,這時往往會出現一串發光的亮點,像是一串晶瑩剔透的寶珠。這是由於月球圓面邊緣高低不平的山峰把太陽發出的光線切斷造成的,英國天文學家倍里(Berrie)於1838 年和1842 年首先描述並研究了這種現象,所以稱為倍里珠。

詳述

倍里珠是日食時出現的一種亮點現象。在日全食的過程中,當月球即將全部遮沒日輪的瞬間,從黑色的月球邊緣突然出現一個或數個發光亮點,形似一串光彩奪目的“珍珠”,或者是指環上的“鑽石”。這種“珍珠”的壽命異常短暫,甚至用“曇花一現”來形容它還嫌太長,只要月球繼續移動一下,這種現象便立即消逝。這種現象的產生,是因為月球不是一個光滑的圓球,它的表面山巒起伏、崎嶇不平。當月球即將把日輪全部遮沒,或是月球即將離開日輪的剎那間,月球邊緣總有1 個或數個山谷和凹地成為月輪的缺口,太陽光便能穿過這些小小的缺口射向地球,形成一個或一串發光的亮點。此時,整個太陽均已失去了光輝。唯獨這個缺口依然明亮刺目,十分壯觀,令人終生不忘。
由於這種亮點很像一串在黑暗的天穹上大放異彩的寶珠,也為了紀念英國天文學家倍里為解釋這種現象所作出的貢獻,天文學家把這種突如其來、轉瞬即逝的奇景叫做“倍里珠”。因為倍利珠只有在食既或生光的一瞬間(約半秒至一秒多左右)才可見到的關係,讓日全食變得十分美麗而珍貴。而拍攝倍利珠也是天文攝影愛好者在整個日全食拍攝中的最重要工作之一。

除日全食外,在日環食的過程中也會發生倍里珠現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