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錄:李明錦社會建設文論

俯仰錄:李明錦社會建設文論

《俯仰錄:李明錦社會建設文論》分社會保障、社會管理、民政管窺、政務建設四輯,收錄了作者十餘年間撰寫、發表的關於社會建設的文論作品近五十篇二十餘萬字,其中多項研究成果在全國和省、市獲獎。所收文論,既有對若干社會建設工作的理論初探,也有對若干社會建設工作的實務研討:既有對若干社會建設工作的巨觀觀照,也有對若干社會建設工作的微觀探析;既有對若干社會建設工作的現在時解讀,也有對若干社會建設工作的前瞻性思考,對於做好社會建設工作,推進社會建設事業,頗具啟發意義和參考價值。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俯仰錄:李明錦社會建設文論》:關於書名。一則由《注視》而『俯仰』,彼呼此應,互為『姊妹』,亦寓遞進。二則取乎仰觀俯察、『俯而讀之,仰而思之『諸義,並藉由此書此名,表達一腔俯仰天地、敬天愛人、且行且思、且思且行的匹夫情懷。三則特別感動於溫家寶總理的詩作《仰望星空》,感動於溫總理此作前的題記: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我們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恭取其深意、敬求其大境自勉之,故名也。

作者簡介

李明錦,江蘇泅洪人,1963年生人。江蘇省淮安市首屆“十佳退伍軍人”、江蘇省民政系統先進工作者、市黨代表、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短期任教,長期從戎,現供職於民政部門。業餘數棲於理論研究、文學創作、新聞媒體和民間組織。已發表理論文章近百篇、文學作品近百萬宇,理論研究成果和文學作品數十次在全國和省、市獲獎,二十多篇(首)散文、隨筆、詩歌、報告文學收入多種文學作品選本。著有散文集《注視》等。個人辭條收入《中國學術大百科全書》、 《中華文藝家大辭典》(作家卷)等典籍,先進事跡收入《江蘇民政風範錄》。

圖書目錄

代序
築就多元平台寫就精彩人生
社會保障篇
擺正和處理好我國社會保障建設中的若干關係
我國城市貧困群體解析
我國社會保障發展的新態勢
加快我國城市反貧困的調適與轉變
對我國城市貧困問題的幾個認識誤區
欠發達地區農村社會保障重點何在
切實把最低生活保障網充分撐開張大
著眼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完善最低保障制度
我國彩票業的“蛋糕”可以做大嗎
“彩市”何以出彩
“國彩”,彈指十年成大器
慈善“常州現象”及其對慈善工作的啟示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中的“冷熱現象”
欠發達地區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的有利因素
正視和解決我國社會救助中的“六低問題”
築起呵護貧困群體的“最後一道防線”
社會管理篇
環球同此涼熱
我國應對汶川震災“十大亮點”
從遭遇非典看我國防災救災之缺失
公共突發事件呼喚六種人走上輿論宣傳前台
遭遇非典凸顯需要加強六方面宣傳教育
建立和實施村民代表會議制度情況的調查和思考
充分發揮烈士陵園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陣地作用
連宋大陸祭陵祭祖對我國殯葬改革的啟示
走出殯葬改革的四個“盲區”
“五二五”特大風暴災害啟示錄
大旱警示錄
賑災捐贈啟示錄
民政管理篇
加快全面轉型建構現代民政
“五個統籌發展”背景下的民政工作
新時期民政工作面臨的新形勢
進_步扶持和推進蘇北民政工作大發展的思考
加快發展淮安民政事業的建議
充分發揮民政部門在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中的作用
當前退伍兩用人才輸出中的問題與對策
創建全國“和諧軍休家園”的實踐和體會
努力解決影響和制約民政工作發展的幾個關鍵問題
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時代要求全面提升民政兩個服務水平
政務建設篇
領導幹部選拔任用中的“體內化”現象
把幹部制度改革舉措真正落實到位
幹部選拔任用公示中的問題與對策
準確把握角色定位竭誠發揮參謀作用
融情寓愛鼓與呼
著眼“五度”求質量增強責任求作為
攜手強勢媒體精辦部門專刊
強化五個必須深化政務公開
把扶貧點建成幫扶單位的多功能基地
淮安市貧困群體幫扶工作調查與思考
後記
從《注視》到《俯仰錄》

文摘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加速建立,儘快構建和完善與其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與體系,已成為當務之急。而在逐步構建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與體系中,必須從中國國情和現階段社會保障的發展現狀出發,充分考慮諸方面因素和條件,擺正和處理好其間的多重關係,全面、綜合、漸進地推進社會保障建設,以保證其積極、穩妥、健康地向前發展。
從我國社會保障建設的發展軌跡及其趨勢來看,從我國社會保障建設的總體設計方案及其目標來看,從當前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中的成績與問題來看,我認為,正處於轉型期的我國社會保障建設,應當充分注意擺正和處理好以下幾個關係。
——城與鄉的關係
中國的國情,決定了我國現階段乃至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城鄉社會保障不可能走完全一體化、一致化的路,而必須從城鄉的現狀和特點出發,巨觀上整體設計,統一規劃;微觀上城鄉有別,各成體系;操作上城鄉並重,同步推進。在理解和把握整體設計、統一規劃和城鄉有別、各成體系的關係上,要把城鄉社會保障建設有機地統一起來,而不是截然割裂開來,更不能重城輕鄉、厚城薄鄉、先城後鄉。否則,我國社會保障建設城鄉兩翼中的一翼就會失去支撐,整個社會保障制度與體系,將不可避免地出現失衡現象,也就無法協調、均衡、健康地發展。完全可以說,如果忽略了農村社會保障的充分發育、發展,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與體系建設,肯定是失策的、失敗的。因此,當前尤其要注意解決事實上已經不同程度存在的重城輕鄉的傾向,把農村和十億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擺上與城市和職工、居民社會保障同等重要的位置,使本來基礎就差、起點就低、起步就晚、發展就慢的農村社會保障,與城市、城鎮社會保障同步發展,齊頭並進,扭轉其長期以來的滯後局面,避免城鄉社會保障在推進過程中出觀新的不平衡,拉開更大的差距;避免農村社會保障在經濟發展中慢半拍,走彎路,走回頭路。
——傳統與新型的關係
通過近五十年的探索和努力,我國社會保障建設基本上初成體系,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規定,並在保障人民民眾基本生活權益,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建設中,發揮了不可低估的巨大作用。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這些傳統意義上的社會保障,不可避免地帶有計畫經濟的濃厚色彩,明顯帶有歷史的烙印和時代的局限性,已越來越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並且正在受到越來越大的衝擊。建立現代的新型社會保障制度和體系已成為必然選擇。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擺正和處理好傳統社會保障與現代新型社會保障的關係。一方面,要繼承和發揚傳統社會保障中的一些被實踐檢驗和證明了的正確的、優秀的東西,並加以鞏固、完善、提高,保持其法規、政策、制度的穩定性、連續性。如傳統的優待撫恤制度、五保供養制度等。另一方面,要敢於突破和改革,打破一些傳統模式和舊的框框,有些領域和方面還要勇於另起爐灶,建立起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全新的現代社會保障制度。如改革傳統的救災救濟制度,在救災中實行分級管理、分級負擔;在救濟中實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之法規化、制度化、規範化,克服其無序性、隨意性。如建立城鄉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醫療保險制度、失業保險制度等。總之,要從國情和實際情況出發,既儘可能保持傳統社會保障的優勢方面,保持其穩定性、連續性,又要改革創新,新舊結合,傳統與現代有機嫁接,取長補短,進而建立和完善整個社會保障制度和體系。
——統與分的關係
中國幅員之大,人口之多,各地情況之千差萬別,以及長期存在的城鄉差別、工農差別、地區差別,決定了包括社會保障在內的各項事業必須既統又分。社會保障建設中的所謂“統”,就是要在全國範圍內,從巨觀上統一設計、規劃,統一政策、規定,統一管理機構,統一其改革與發展進程和時間表。社會保障建設中的所謂“分”,就是在大思路、大方向、大目標以及其他大的方面統一的前提下,從實際情況出發,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允許區別對待,允許存在差異。如地區間的社會保障水平問題,就不可能一刀切,也是一刀切不了的。以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為例,不僅省級之間、地市級之間難統,就是縣級乃至鄉鎮一級,都應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而定。但不管統也好分也好,統應處於主導和支配地位,分是處於次要和從屬地位的。統的力度應加大,統的步伐應加快;而分則要適當、適度、適宜,統中有分,分從統來。比如社會保障的統管機構就不能分,必須全國統一,否則必然職能交叉,機構重疊,政出多門,利益衝突。
——遠與近的關係
社會保障制度建設首先必須高瞻遠矚,從長計議,使其具有明確的前瞻性和必要的超前性,否則,就會帶來急功近利、避重就輕、避難就易的短視行為、短期行為,就會走彎路、走回頭路,這就是其“遠”的意義所在。而社會保障建設的“近”,就是必須立足當前,不超越現實可能,在現有條件下,最大可能地考慮到社會各方面的負載能力和人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弱化新型社會保障制度的衝擊力。如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問題,從長遠說,必須把其作為農村社會保障的主體工程來抓,但在當前廣大農民民眾還沒有充分認識的情況下,就必須堅持自願原則,不靠行政手段,不搞強迫命令,既積極又穩妥地向前推進。再如醫療改革問題,從長遠說,要建立起兼顧國家、醫院、個人等多方面利益的新機制,但在目前情況下,必須保持公費醫療的相對穩定,保證絕大多數職工基本醫療需要,否則,必然引起民眾對醫改的不適和逆反心理。
——發展與管理的關係
近年來,我國在經濟發展成功實現軟著陸的過程中,社會保障改革也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在社會養老保險、失業救濟、醫療改革、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社會保障的領域拓寬了,社會保障的功能強化了,社會保障的覆蓋面加大了,社會保障的整體水平提高了。
隨著社會保障制度改革與發展步伐的日益加快,對其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和更高的要求,社會保障管理制度不全、措施不力的問題日益暴露出來,以致發展與管理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脫節,直接影響了社會保障的健康發展。如城、鄉兩塊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隨銀行利率的大幅下調出現了新情況新問題:違規放貸、挪用現象十分嚴重,給數以億萬計的投保對象養老金兌現帶來了很大風險。因此,在社會保障建設中,必須重視處理好發展與管理的關係,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管理,發展與管理兩手都要硬,以發展帶管理,以管理促發展。當前尤其要強調對數以百億計、千億計的社會保障基金和經費的管理,確保其安全無風險,切實維護和保障廣大人民民眾的基本生活、醫療、救濟等權益。
——特殊與一般的關係
從我國社會保障包括的內容來看,其中的一些社會保障,因其面向特殊的對象和群體,而又充分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件,具有較強的政治性,因此可視為特殊的社會保障。除此以外,其餘則可視為一般的社會保障。如革命傷殘軍人、革命烈士家屬、老紅軍、老復員軍人、現役軍人家屬等優撫對象的優待撫恤,退役軍人的轉業、退伍安置,農村五保對象供養,農村老黨員的救濟補助等,就是特殊意義上的社會保障。特殊社會保障毫無疑問應當優先於一般的社會保障,必須給予政策傾斜和照顧,應當給予這些特殊保障對象和群體以特殊的政治、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在任何情況下都應使其享有比一般保障對象更為優厚的社會保障待遇。我國社會保障建設必須兼顧特殊和一般這二者關係,不僅不能影響、削弱而且還必須強化特殊保障對象的利益和權益。如對優撫對象來說,除讓他們與其他對象和群體同等享受,搬的養老、醫療失業、救濟等保障,還應給予他們雙重待遇,繼續享受政府給予的優待撫恤,以保證其基本生活水平不低於或略高於當地民眾的平均生活及平均社會保障水平。
——發達與欠發達地區的關係
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決定了其社會保障水平。從我國社會保障的現狀來看,發達地區的社會保障建設基礎一般好於欠發達地區,兩者的社會保障水平也有一定甚至較大的差距。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社會保障建設,更應擺正和處理好這兩者的關係。在指導思想和長遠目標上,立足於逐步建立起全國基本趨同和大體一致的新型社會保障制度與體系,使發達與欠發達地區人民民眾在共同富裕、共同奔小康的基礎上,充分享受同等的社會保障。但在實際推進和操作過程中,必須區別對待。一方面,欠發達地區應當努力創造條件,跟上國家整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的總體進程,在新的起點上與發達地區保持同步推進的勢頭,而不能畏難不前,坐失機遇。另一方面,中央和各地應通盤考慮到兩者的情況,在政策上、資金上給予欠發達地區支持和幫助。比如在建立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方面,中央和地方財政可以考慮建立不同層次的專項調劑金,給予欠發達地區以適當的資金補助,以緩解其財力嚴重不足的矛盾。江蘇省在實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省級財政就給予了蘇北一些欠發達地區必要的資金支持,使蘇北這些地區與全省同步甚至早於蘇南發達地區建立起了這一新型社會保障制度,擺正和處理好了兩者間的關係,促進了兩者社會保障建設的同步發展,提高了全省社會保障整體水平。

後記

《注視》是我八年前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也是我的第一本拙作。八年前雖然肯定地認為《注視》一定不是我今生唯一一本著作,但那是就文學創作而言。出版一本理論文集,是近些年才萌生和規劃的今生又一個美好願望。頗為欣慰的是,八年後的今天,年逾不惑之時,共和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之際,這一年少時不曾有過的夢想,在步人中年時成為現實。這該是我今生收穫的又一原本計畫之外的人生厚禮了——在我的心目中,著書立說從來都是幾近神聖的。
從《注視》到《俯仰錄》,看似不過是一本書到另一本書的歷程,看似只是八年的時空轉換,但幾經鮮為人知的人生磨難,呼吸俯仰於改革開放的黃金時代和今生今世的最美華年,珍惜著、勤勉著、滄桑著,甚至很有幾分悲壯地活著、寫著、走著……正是有鑒於此,《注視》和《俯仰錄》,兩本各不過二十來萬字的文學和理論作品集,在我的生活中,在我的人生中,在我的生命中,便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書籍和著作了!
從《注視》到《俯仰錄》,有太多的感慨,當然也有太多的感謝!《俯仰錄》付梓出版,得益於生活和時代,得益於工作和職業,得益於學習、實踐、思考;有賴於深愛我的親人,有賴於厚愛我的同人,有賴於關愛我的友人;更要感謝兩位老師——中國社會出版社李春園主任、《中國民政》雜誌社張銳主任的青睞和指教。

序言

記者日前從有關方面獲悉,淮安市軍乾所書記、所長李明錦今年以來連獲殊榮:在帶領本單位榮獲全國“和諧軍休家園”光榮稱號的同時,報告文學《向著光明歌唱》、散文《玉蘭花又開》分別收入了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報告文學叢書《誰持彩練當空舞——來自江蘇三十年的報告》、《中國作家選集》;連續第四次獲得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政府獎;當選淮安市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這是李明錦本職工作之餘辛勤耕耘於理論研究、文學創作、新聞媒體和民間組織的又一成果。正因在多個領域的突出成就,其個人詞條近年相繼收入了《中國學術大百科全書》、《中華文藝家大辭典》(作家卷)等典籍,先進事跡收入《江蘇民政風範錄》。
李明錦1990年起涉足理論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保障、社會管理、社會建設,研究成果頗為豐碩,已在《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嘹望》、《中國黨政幹部論壇》等省以上報刊發表理論文章近百篇,20多項研究成果在全國和省、市獲獎。主要論文和代表作有:《擺正和處理好我國社會保障建設中的若干關係》、《我國城市貧困群體解析》、《加快我國城市反貧困的調適與轉變》、《環球同此涼熱——當今國際重大突發災害救助的新特點》、《領導幹部選拔任用中的“體內化”現象》、《新時期民政工作若干基本問題探討》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