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師範學院政法學院

信陽師範學院政法學院

信陽師範學院政法學院始建於1975年,原名政教系,是信陽師範學院最早創建的五大院系之一。1980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03年10月更名為政法學院。現有思想政治教育、法學和社會工作3個本科專業,擁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運、勞動經濟學4個碩士點。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為省級名牌專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主幹課程教學團隊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基本信息

學院條件

2004年獲批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2005年獲批省級重點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2007年政法學院被評為河南省高校教學管理先進單位。

政法學院教師隊伍中,教授14人、副教授22人、博士8人、碩士27人、省級特聘教授和校級特聘教授3人,校外兼職教授4名。在校碩士生、本科生1365人。

三十年來,政法學院始終以本科教學為中心,以教育觀念創新為先導、社會需求為導向、學科建設為龍頭、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學生全面素質教育為根本,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和管理體制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適應社會需求、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的服務基礎教育的優秀教師及其它人才。在辦學實踐中樹立了以制度建設規範教學、以科學研究促進教學、以師資隊伍建設保障教學、以碩士學位授權點和社科基地建設支撐教學的理念,加強重點學科、精品課程、教風、學風建設,逐步形成和完善了思想素質、知識能力、實踐能力相統一的人才培養模式。

學院依託省、校兩級重點學科,整合學術梯隊,構建學術平台,加強學術研究與交流,主持並完成國家社科項目3項,省級項目13項,發表學術論文27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13部,獲得廳級以上科研獎勵93項。學院資料室期刊近200種,中外文圖書33700餘冊。

專業設定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成立於1975年,1980年招收全日制本科生,現每年面向全國招生約160人。因其辦學歷史悠久,辦學條件較好,教學質量高而深受社會用人單位讚譽。2005年獲批河南省名牌專業,2007年成為省級特色專業,2009年獲批國家級特色專業。目前有省級重點學科一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一個,馬克思主義理論省特聘教授設崗學科,《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省級精品課程一門,8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師資力量雄厚,教授15人,副教授19人,講師8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12人,在讀博士3人。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每年本科生考研率高達40%以上,公務員考試等都取得較好成績,畢業生以專業基礎紮實、素質過硬、全面發展而深受各用人單位的歡迎。

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具備哲學、法學、政治學、管理學和教育等多學科基本理論知識,能在中等以上學校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教學科研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培養規格: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受到教學技能和科研寫作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訓練,具備從事思想政治學科的教學和科研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知識和能力:

1、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法學、政治學與行政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與發展動態;

2、掌握馬克思主義關於正確分析社會問題和思想問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具有分析和解決有關問題的初步能力;

3、了解黨和國家關於宣傳、教育、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方針、政策與法規;

4、掌握本專業及相近專業的文獻檢索、資料查閱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

5、具有寬厚的文化修養和良好的審美修養,有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創新精神;

6、熟練掌握一門外語,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計算機輔助教學和套用能力;

7、具備在中等學校進行課堂教學、班主任工作、組織課外活動和從事教育研究的能力。

三、專業特色

寬廣的知識面;敏銳的政治素養、寬厚的文化修養、良好的審美情趣、科學的思維和創新精神;較紮實的雙語能力、教學科研能力和計算機操作能力。面向基礎教育,注重培養人才的實用性。

四、專業主幹課程

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政治學、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係、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法學概論、馬克思主義倫理學、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中學思想政治教學論

五、學制和修業年限

基本學制4年,修業年限3—7年,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提前或推遲畢業。學生至少應修滿160學分。

六、授予學位

教育學或哲學學士

法學專業

法學專業於2002年開始面向全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每年招收學生約170人。專業師資力量較強,教授5人,副教授6人,博士、碩士22人。多數教師是“雙師型”教師。本專業注重學生法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法學理論方法的運用以及法律職業能力的培養。與國內兄弟高校法學院建立了友好校際關係,與當地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律師事務所建立了穩固的實習基地,校內設有模擬法庭等實踐教學平台。畢業生考研率達36%以上,司法考試通過率達30%以上,畢業生就業前景較好。

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能夠系統掌握法學基礎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實務和法學工作的專門人才。

二、培養規格

1、德育方面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擁護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熱愛祖國,忠誠於法律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具有改革創新意識;具有奉獻精神和團隊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

2、智育方面

(1)掌握法學各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法學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術;

(3)了解法學理論前沿和法制建設的發展趨勢;

(4)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

(5)具有運用法學知識認識問題和處理問題的基本能力;

(6)能夠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和計算機操作技術;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3、體育、美育及其它方面

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掌握體育運動的基礎知識和科學鍛鍊身體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習慣,具有健康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具備一定的藝術審美修養。

三、專業特色

法學是以法或法律這一特定社會現象及其發展規律作為研究對象的社會科學。注重理論聯繫實際,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是本學科的一個重要特色。作為一門套用型社會學科,法學也同樣經歷了從萌芽到成熟、從單純為滿足政治需要到廣泛服務社會的一個歷史發展過程。與其他學科相比較,法學更貼近社會現實,並能通過自身不斷發展和更新,以求適應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從法學的自身發展來看,一方面是調整範圍的不斷擴大,法律、法規的制定逐步趨向法典化,分支越來越細;另一方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法學專業的培養目標也發生了顯著變化,從原來知識型、能力型人才的培養,逐步轉化為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以造就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套用型法律人才。

四、專業主幹課程

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民法學、商法學、智慧財產權法學、經濟法學、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國際法學、國際私法學、國際經濟法學。

五、修業年限

基本學制4年。修業年限3—7年,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提前或推遲畢業。學生應修滿160學分。

六、授予學位

法學學士

社會工作專業

社會工作專業於2005年面向全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每年招收學生約70人。本專業培養具有基本社會工作理論,較熟練的社會調研技能和社會工作能力的專門人才。注重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著力培養學生的社會工作能力。畢業生考研率近32%,社會工作師通過率較高,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一致好評。

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基本的社會工作理論和知識,較熟練的社會調查技能和社會工作能力,能在民政、勞動與社會保障等部門,工會、青年、婦女等社會組織,社會福利、服務和公益團體等機構從事社會保障、社會政策研究、社會行政管理、社區管理、社會服務、社會評估與操作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培養規格

1 、德育方面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擁護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熱愛祖國,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具有改革創新意識;具有奉獻精神和團隊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

2 、智育方面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社會工作的基本理論,樹立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學習掌握社會工作的技能與方法,使學生具備進行社會調查研究的方法與技能,掌握理論分析、實證研究、社會工作實踐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1)熟練掌握社會學、社會工作、社會保障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識;2)熟練掌握社會工作的各種技能和方法,善於運用社會工作理論、知識和方法幫助弱勢群體走出困境,最終能正常生活並獲得發展;3)有通過社會工作實踐和社會工作研究影響社會政策的價值取向的基本能力;4)具備較強的書面和口頭表達、人際溝通能力;5)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了解社會工作理論前沿和最新發展動態,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6)具備一定的外語水平,能較熟練地閱讀和翻譯外文資料;7)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持續發展的基本素質。

3 、體育、美育及其它方面 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掌握體育運動的基礎知識和科學鍛鍊身體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習慣,具有健康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具備一定的藝術審美修養。

三、 專業特色 社會工作專業是社會學的二級學科專業,是一個套用性強、前景極其看好的新興專業。作為專業,社會工作在西方已開發國家及我國港台地區都已十分成熟,無論在專業理論還是在工作實踐方面,都已形成了自己的專業體系和專業特色;作為職業,在這些國家和地區,社會工作者享有很高的社會聲譽,是弱勢人群福祉的代言人,是社會工程師,社會工作與醫生、律師並列已成為三大熱門專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分化和社會流動加快,社會問題增多。針對日益複雜的社會現實,國家採取了相應政策,其中最為關鍵的是提出加強社會工作,幫助個人或群體走出困境,積極健康地工作和生活,這就為社會工作專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在這種社會轉型和體制改革的巨觀背景下,社區建設日新月異,社會福利改革不斷深化,非營利性組織迅猛增長,所有這些都為具有專業知識、價值觀和專業技能的社會工作者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四、專業主幹課程(13)社會學概論、社會工作導論、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社會行政、社會研究方法、社會統計學、社會保障概論、社會政策概論、社會心理學、老年社會工作、青少年社會工作。五、學制和修業年限基本學制4年,修業年限3—7年,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提前或推遲畢業。學生應修滿155學分。

六、授予學位 法學學士

特色專業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於1975年招收專科生;1980年招收本科生,是歷史較長、規模較大、影響較廣的專業之一,2005年獲批河南省名牌專業,2007年成為省級特色專業,2009年6月獲批國家級特色專業。設有哲學、經濟學、政治學、思想政治教育學、管理學教研室,教研機構齊全,師資力量雄厚,教授15人,副教授19人,講師8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14人,在讀博士2人。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名,省“555人才”培養對象2名,省級教學名師3名,省管優秀專家3名。

該專業歷任黨政領導非常重視學科、專業和課程建設,承擔國家社科規劃項目10餘項,省部級課題40多項,科研實力較強,已建設河南省高校首批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一個,省級重點學科一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一個,省級精品課程一門,設有省級特聘教授崗。目前有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點一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運、勞動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等8個二級學科碩士點。

師資力量

政法學院現有教師63名(其中專任教師55人,兼任教師8人),其中教授11人,占教師總數的17%,副教授21人,占教師總數的33%;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39人,占教師總數的62%;博士10(含博士後2人)人,在讀博士2人。

年齡結構:其中20—30歲教師12人,占教師總數的19%;31-40歲的教師20人,占32%;41-50歲的教師24人,占38%;51-60歲的教師8人,占13%。 學歷結構:具有碩士以上學位人員39人,占教師總數的62%,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12(含在讀博士)人,占教師總數的18%。 職稱結構: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32人,占教師總數的51%,中級及以下31人,占49%。

現任領導

學院黨總支

書記 祝 軍 負責黨總支全面工作

副書記尚紅林 分管學生和分工會工作

學院行政

院長 楊雲善 負責行政全面工作

副院長 衡彩霞 分管研究生工作

李文發 分管本科教學工作

周 智 分管行政和人事工作

當代馬克思主義

研究所 所長 楊雲善(兼)負責研究生全面工作

副所長 徐永新 分管學科、科研和研究生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