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信用評分工具:自動化信用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區別於其他學者的著作,對抽象理論只是點到為止,更多的則是著眼於客觀實際情況,對行業實踐操作進行系統梳理,因此具有極強的現實指導作用。本書作者恰好在南非生活和工作,以其30多年的銀行風險管理的經驗為開發中國家實現信用評估和信用管理現代化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目錄
第一部分 背景設定
第1 章 信用評分及其業務
1.1 什麼是信用評分
1.2 在哪兒使用信用評分?
1.2.1 數據來源
1.2.2 信用風險管理周期
1.2.3 行為偏好
1.3 為什麼要使用信用評分?
1.3.1 如何影響貸款機構?
1.3.2 對客戶的影響
1.4 信用評分如何影響信用供給?
1.5 小結
第2 章 信用微歷史
2.1 信用的歷史
2.1.1 古代歷史
2.1.2 中世紀到19 世紀
2.1.3 20 世紀
2.2 信用評分的歷史
2.2.1 開拓時期
2.2.2 自動化時期
2.2.3 擴張時期
2.3 徵信機構的歷史
2.3.1 18 世紀中期及以前
2.3.2 19 世紀90 年代以後
2.3.3 20 世紀60 年代以後
2.3.4 國際
2.4 評級機構的歷史
2.5 小結
第3 章 信用評分原理
3.1 評分卡是什麼
3.1.1 評分卡的形態
3.1.2 如何開發評分卡
3.1.3 預測能力如何評估
3.1.4 評分卡的偏差是如何出現的
3.1.5 如何應對以上問題
3.2 採用何種測量方法
3.2.1 流程與策略
3.2.2 評分卡表現
3.2.3 違約機率和損失程度
3.3 評分卡開發流程
3.3.1 項目準備
3.3.2 數據準備
3.3.3 建模分析
3.3.4 模型確定
3.3.5 決策制定和策略
3.3.6 安全保護
3.4 什麼會影響評分卡
3.4.1 經濟偏移
3.4.2 市場偏移
3.4.3 操作偏移
3.4.4 目標偏移
3.4.5 不明偏移
3.5 小結
第二部分 風險業務
第4 章 風險理論
4.1 風險相關術語
4.1.1 風險關聯
4.1.2 風險環境
4.1.3 風險類型
4.2 數據與模型
4.2.1 數據類型
4.2.2 模型類型
4.2.3 人為判斷
4.2.4 專家系統
4.3 小結
第5 章 決策科學
5.1 自適應控制
5.2 成為主人
5.2.1 冠軍挑戰
5.2.2 最佳化
5.2.3 策略推斷
5.3 小結
第6 章 企業風險評估
6.1 風險評估基礎
6.1.1 數據來源
6.1.2 風險模型
6.1.3 風險等級
6.2 中小企業貸款
6.2.1 關係型貸款
6.2.2 交易型貸款
6.3 財務比率評分
6.3.1 理論先驅
6.3.2 預測比率
6.3.3 限制因素
6.3.4 評級機構
6.3.5 內部等級
6.4 信用評級機構
6.4.1 字母等級
6.4.2 評級類型
6.4.3 存在問題
6.4.4 研究重點
6.5 前瞻數據建模
6.5.1 歷史分析
6.5.2 結構模型
6.5.3 簡約模型
6.6 小結
第三部分 數學和統計
第7 章 預測統計
7.1 模型概述
7.2 參數模型
7.2.1 線性模型
7.2.2 判別分析
7.2.3 邏輯回歸
7.3 非參模型
7.3.1 決策樹
7.3.2 神經網路
7.3.3 遺傳算法
7.3.4 K 近鄰法
7.3.5 線性規劃
7.4 關鍵假設
7.4.1 數據因素
7.4.2 統計假設
7.4.3 解決方法
7.5 結果比較
第8 章 區分度的測量
8.1 錯誤分類矩陣
8.2 Kullback 散度
8.2.1 證據權重
8.2.2 信息值
8.2.3 穩定指數
8.3 KS 統計量
8.4 相關係數
8.4.1 Pearson 積矩
8.4.2 Spearman 秩序
8.4.3 洛倫茲曲線
8.4.4 基尼係數
8.4.5 ROC 曲線
8.5 卡方檢驗
8.6 準確性檢驗
8.6.1 機率論
8.6.2 二項分布
8.6.3 HL 統計量
8.6.4 對數似然
8.7 小結
第9 章 零碎內容
9.1 描述方法
9.1.1 聚類分析
9.1.2 因子分析
9.2 預報方法
9.2.1 馬爾可夫鏈
9.2.2 生存分析
9.3 其他概念
9.3.1 相關性
9.3.2 交叉性
9.3.3 單調性
9.3.4 標準化
9.4 開發報告
9.4.1 特徵分析報告
9.4.2 分數分布報告
9.4.3 新業務策略表
9.5 小結
第10 章 頭腦與機器
10.1 人員和項目
10.1.1 評分卡開發人員
10.1.2 外部供應商
10.1.3 內部資源
10.1.4 項目組
10.1.5 指導委員會
10.2 軟體
10.2.1 評分卡開發
10.2.2 決策引擎
10.3 小結
第四部分 數據
第11 章 數據考慮
11.1 數據透明度
11.2 數據數量
11.2.1 深度和廣度
11.2.2 同質性
11.2.3 可得性
11.3 數據質量
11.3.1 關聯性
11.3.2 準確性
11.3.3 完備性
11.3.4 時效性
11.3.5 一致性
11.3.6 對徵信機構的影響
11.4 數據設計
11.4.1 數據類型
11.4.2 表格設計
11.5 小結
第12 章 數據來源
12.1 客戶信息
12.1.1 申請表
12.1.2 財務信息
12.2 內部信息
12.2.1 數據類型
12.2.2 資料庫類型
12.2.3 客戶關係管理
12.3 徵信數據
12.3.1 查詢檢索
12.3.2 公共信息
12.3.3 共享數據
12.3.4 欺詐預警
12.3.5 徵信分數
12.3.6 地理指標
12.3.7 其他來源
12.4 小結
第13 章 評分結構
13.1 定製服務
13.1.1 通用評分卡
13.1.2 定製評分卡
13.1.3 專家模型
13.2 系統架設
13.3 數據整合
13.3.1 獨立分數
13.3.2 離散分數
13.3.3 合併分數
13.3.4 決策矩陣
13.4 信用評分
13.5 數據匹配
13.6 小結
第14 章 信息共享
14.1 徵信機構
14.1.1 公共與民營
14.1.2 正面信息與負面信息
14.2 參與合作
14.2.1 互惠原則
14.2.2 促進因素
14.2.3 阻礙因素
14.3 小結
第15 章 數據準備
15.1 數據獲取
15.1.1 申請數據
15.1.2 徵信數據
15.1.3 觀測數據
15.1.4 表現數據
15.1.5 數據整合
15.2 好壞定義
15.2.1 選擇狀態
15.2.2 表現狀態
15.2.3 當前狀態和最壞狀態
15.2.4 定義設定
15.2.5 好壞定義標準
15.3 時間視窗
15.4 樣本設計
15.4.1 樣本類型
15.4.2 最大和最小樣本量
15.4.3 分層隨機抽樣
15.5 小結
第五部分 評分卡開發
第16 章 變數轉換
16.1 轉換方法
16.1.1 虛擬變數
16.1.2 風險變數
16.1.3 方法選擇
16.2 粗細分類
16.2.1 特徵分析報告
16.2.2 細分類
16.2.3 粗分類
16.3 統計量的套用
16.3.1 預測能力測度
16.3.2 粗分類例子
16.4 池化算法
16.4.1 非鄰池化
16.4.2 相鄰池化
16.4.3 單調相鄰池化
16.5 實際案例
16.5.1 法院判決
16.5.2 行業種類
16.5.3 職業種類
16.6 小結
第17 章 特徵選取
17.1 參考因素
17.2 預測能力
17.3 降維方法
17.3.1 建模處理
17.3.2 相關矩陣
17.3.3 因子分析
17.4 變數輸入
17.4.1 分步
17.4.2 分塊
17.5 小結
第18 章 樣本分層
18.1 驅動因素
18.2 識別交叉作用
18.3 處理交叉作用
18.4 小結
第19 章 拒絕推斷
19.1 推斷原理
19.2 總體流動
19.3 表現賦值
19.4 特殊類別
19.5 推斷方法
19.5.1 隨機補充
19.5.2 展開法
19.5.3 外推法
19.5.4 同生表現
19.5.5 二階段法
19.6 小結
第20 章 模型校準
20.1 分數分段
20.1.1 CH統計量
20.1.2 基準方法
20.1.3 邊際風險邊界
20.2 線性變換
20.2.1 線性移動
20.2.2 比率縮放
20.3 線性規劃重構
20.4 小結
第21 章 檢驗交付
21.1 組成成分
21.1.1 開發依據
21.1.2 持續檢驗
21.1.3 回溯測試
21.2 差別效果
21.3 小結
第22 章 開發管理
22.1 進程安排
22.2 高效操作
22.2.1 重複利用
22.2.2 重新建模
22.3 小結
第六部分 實施和使用
第23 章 實施安裝
23.1 自動化決策
23.1.1 自動化程度
23.1.2 職責
23.1.3 員工溝通
23.1.4 客戶教育
23.2 安裝和測試
23.2.1 數據、資源和切換
23.2.2 測試
23.3 小結
第24 章 管理控制
24.1 政策規則
24.2 撤銷
24.3 移交
24.3.1 信息驗證
24.3.2 賬戶情況
24.4 控制
24.4.1 競爭環境
24.4.2 評分及策略控制
24.4.3 撤銷控制
24.5 小結
第25 章 跟蹤監控
25.1 組合分析
25.1.1 逾期分布
25.1.2 轉移矩陣
25.2 表現跟蹤
25.2.1 模型表現
25.2.2 賬齡分析
25.2.3 分數錯配
25.3 偏移報告
25.3.1 總體穩定性報告
25.3.2 分數偏移報告
25.3.3 特徵分析
25.4 選擇過程
25.4.1 決策過程
25.4.2 分數決策
25.4.3 政策規則
25.4.4 人為撤銷
25.5 小結
第26 章 金融財務
26.1 壞賬準備
26.2 直接損失估計
26.2.1 淨流量法
26.2.2 轉移矩陣法
26.3 損失估計
26.3.1 損失機率
26.3.2 損失程度
26.3.3 預測分析
26.4 利潤模型
26.4.1 利潤來源
26.4.2 利潤決策
26.4.3 利潤評分
26.5 風險定價
26.5.1 理論實踐
26.5.2 行為變化
26.5.3 戰略考慮
26.5.4 客戶影響
26.6 小結
第七部分 信用風險管理周期
第27 章 市場行銷
27.1 廣告媒體
27.2 數量與質量
27.3 初步篩選
27.4 市場數據
27.5 小結
第28 章 申請審批
28.1 收集潛在客戶信息
28.1.1 獲取申請信息
28.1.2 紙質數據採集
28.1.3 初篩和清洗
28.2 策略分類
28.3 決策執行
28.3.1 拒絕
28.3.2 接受
28.4 小結
第29 章 賬戶管理
29.1 額度類型
29.2 超限管理
29.2.1 支票賬戶
29.2.2 信用卡授權
29.2.3 客戶知情效應
29.3 更多限額和其他功能
29.3.1 提額請求
29.3.2 提高額度
29.3.3 額度覆核
29.3.4 交叉銷售
29.3.5 重獲客戶
29.4 小結
第30 章 催收回收
30.1 概述
30.2 時機策略
30.3 催收評分
30.4 小結
第31 章 欺詐防範
31.1 欺詐類型
31.2 欺詐偵測工具
31.3 欺詐防範策略
31.4 欺詐評分
31.5 小結
第八部分 監管環境
第32 章 監管概念
32.1 最佳實踐
32.2 善良治理
32.3 商業道德和社會責任
32.4 合規等級
32.5 小結
第33 章 隱私保護
33.1 背景
33.1.1 歷史概況
33.1.2 Tournier 案件
33.1.3 OECD 數據隱私指引
33.1.4 歐洲理事會公約
33.1.5 歐盟數據保護指令
33.1.6 特殊情況
33.2 原則
33.2.1 收集方式
33.2.2 合理目的
33.2.3 信息質量
33.2.4 信息使用
33.2.5 信息披露
33.2.6 主體權利
33.2.7 信息安全
33.3 小結
第34 章 禁止歧視
34.1 何為歧視
34.2 存疑特徵
34.3 小結
第35 章 公平信貸
35.1 掠奪性放貸
35.2 不負責放貸
35.3 負責任放貸
35.4 小結
第36 章 資本要求
36.1 巴塞爾協定Ⅰ
36.2 巴塞爾協定Ⅱ
36.2.1 標準法
36.2.2 內部評級法
36.2.3 風險暴露類別
36.2.4 違約定義
36.2.5 評級意義
36.2.6 執行問題
36.3 風險加權資產的計算
36.4 小結
第37 章 了解客戶
37.1 盡職調查要求
37.2 客戶身份識別要求
第38 章 國家差異
38.1 美國
38.2 加拿大
38.3 英國
38.4 澳大利亞
38.5 南非
參考文獻
術語字典
後記
內容概述
英文版敘
When I first learnt my book would be translated into Mandarin I was surprised, and honoured. I had visited China twice as a tourist with family, and was fascinated by the country. The first was in 2000, whe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was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We saw massive undertakings, including the Three Gorges Dam while still under construction. And yet, the bulk of the population still lived off the land. My sense was that we were regarded as‘laowai’, resented because of the last two centuries’history by a proud people who felt that‘the 21st century will be ours’.
Our second trip was in 2009, one year after the Beijing Olympics. Massive urbanisation had occurred in those few years, and the trappings of the consumer economy were evident—at least in the cities. The sense of animosity had disappeared; we felt welcomed by a people who felt that better future had arrived. In particular, we were invited on countless occasions to be in people’s photographs—their cameras being obvious fixtures of a consumer society.
As for this book, I started writing it in 2003 when credit scoring had a history of
some forty years. A tool first used to assess applications for instalment finance and credit cards in the United States, had over time spread to more products, geographical regions, and stages in the credit-risk lifecycle. In recent years behavioural scores
have been co-opted by Basel II and IFRS 9 in attempts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at least for retail credit. An operations research tool intended to improve lenders’decision-making and operating efficiencies now aids capital adequacy and loss-provisioning assessments. Its biggest benefit is its ranking ability (predictive power), but finance people want reliable default-rate estimates (predictive accuracy). Unfortunately, default rates are heavily influenced by data not available within the scoring assessment—economic, market, industry, and competitive factors—which makes the scores key inputs into more complex algorithms.
Several factors aided credit scoring’s success, some of which occurred long before it emerged. First,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at provided goods for people to buy—with producers and retailers offering credit to foster sales. Second, a collaborative revolution as information markets (e.g. credit bureaux) enabled them to determine which prospective customers had honoured or dishonoured their obligations elsewhere—which over time extended to banks and other more traditional lenders. And third, the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that enabled the compilation and assessment of the available data. China is now well into its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s under way, and the collaborative revolution is evolving.
Credit scoring’s primary benefits are its speed, consistency, and cost effectiveness. It is not a panacea though; it is hard work, success is not guaranteed, and there is the potential for mistakes along the way. Indeed, the mortgage crisis of 2008 can at least partially be blamed on lenders’ overconfidence in models developed in a benevolent economy. The biggest challenge is data, both quality and quantity, which requires a significant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If China is to become a consumer-driven economy, much investment is required to enable proper risk assessment.
Credit can be a significant driving force for improving people’s lives, if offered and used judiciously. It is best for financing business ventures, education, and devices that free up people’s time for more productive activities. When used heavily for purchase of consumer-lifestyle goods, the economic benefits can be offset by the stresses put onto individuals. I live in South Africa, where excessive credit—and problematic collections practices—led to huge social pressures and increased wage demands when workers had too much month left at the end of the money. Irresponsible lending an irresponsible borrowing are often bedfellows, only the former has the upper hand and greed is a major driving force.
As it stands in 2016, China has a population of 1.4 billion, of which about 900 million are covered by the PBC’s credit bureau. Some 400 million had loan histories, and 110 million had outstanding credit from a financial institution. Those are small proportions when compared to developed economies. Savings rates of 40 percent are extremely high, not only fo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asons, but also because credit is unavailable.
A major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s that ‘store credit’ is not being driven by bricks and mortar stores, but by online retailers capitalising upon their vast data. Some derive their own credit scores, but without proper data sharing—especially ‘positive data’ —and the scores derived by each vary greatly. In an ideal world, lenders should be working from the same data to derive risk assessments specific to their own circumstances. That said, there will always be peculiarities that cannot be accommodated within the standard format. The collaborative revolution needs to be carried further. I have read with interest developments relating to a ‘social credit score’. Typically, credit scores predict a credit-related outcome (non-payment, attrition, propensity, etc.). The social score sounds more like a balanced scorecard for citizens with creditworthiness just one of many factors, so the name is a bit of a misnomer—it is not really a credit score. That said, the behaviours it measures will have a correlation with ‘willingness to pay’, so may provide value when assessing those currently unable to access credit.
And finally, I hope you enjoy reading my book, and get a lot of value out of it. It was intended as course notes, but grew into a book over three-and-a-half years. Each time I turned a corner I realised how little I knew, and how much more I needed to learn. For that matter, I am still learning. I trust that you will gain benefit from the early part of my journey!
Raymond Anderson
August 2017
譯者序
這是迄今為止非常詳盡地介紹信用評分的一本著作。它是商業銀行和貸款機構半個多世紀以來在貸款技術和風險管理方面全面的經驗總結,稱其為信用評分領域的“百科全書”毫不為過。
自20 世紀60 年代理論基礎和70 年代計算能力有了重大突破以來,自動化信貸審批和風險管理逐漸成為主流。更豐富的數據、更科學的方法、更完善的流程所帶來的風險管理技術革新,已滿足了億萬個人和企業的融資需求,促進了歐美經濟幾十年的高速增長。國內的自動化信用管理和大數據風險評估才剛剛起步,尚在混沌和懵懂之中摸索。以其龐大的人口基數和經濟總量,中國理應成為個人消費信貸和中小微企業融資蓬勃發展的藍海。因此,可以預見,消費升級將帶來中國經濟的再次騰飛,而消費信貸則是其中最重要的支撐點和爆發點。行業代表已提前行動,大批消費金融、小額貸款和金融科技公司崛起,傳統商業銀行開始轉型,許多財力雄厚的集團企業也紛紛成立消費金融和小微金融事業部,依靠其豐富的數據積累開始做線上、線下的貸款業務。然而,如火如荼“跑馬圈地”的背後卻是單一的徵信體系、缺失的制度保障和薄弱的風控技術,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書副標題是“自動化信用管理的理論與實踐”。事實上,“自動化”在數據時代和移動互聯的背景下已升級為“現代化”,使決策更科學、更智慧型。“信用管理”不僅是風險控制,還有與此相關的市場行銷、欺詐識別和賬戶管理。“理論”與“實踐”也讓本書區別於其他學術著作和大眾讀物。本書不僅蒐集、引用大量理論,而且著眼於實際情況,對行業實踐進行系統梳理,為實際套用服務。本書作者恰好在南非生活和工作,以其30 多年的銀行風險管理的經驗,為開發中國家實現信用評估和信用管理現代化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深入理解信用評分,它有如下幾層意義:(1)交易層面,準確判定好壞,預測違約風險;(2)個體層面,考慮客戶關係周期,實現利潤、利益最大化;(3)公司層面,適應經濟周期,分散資產風險,維護金融系統穩定;(4)社會層面,減少不公正歧視,保護弱勢群體,提高信貸可得性,增加社會福祉。第一點和第四點看似矛盾,但人類文明的發展權由大家共同享有,個人借錢改善生活,企業融資擴大經營,和諧社會應給予缺少徵信記錄、具有較少和負面徵信記錄的個體公平的對待。“Access to Credit”既是一種願望,也是一種權利。信用評分恰如其分地在微觀層面增加基尼係數(區分能力)和巨觀層面降低基尼係數(貧富差距)上實現了統一。
本書系統完整:第一部分介紹信用評分的背景和意義,第二部分介紹風險管理理論和套用,第三部分介紹數學和統計方法,第四部分介紹數據和信息來源,第五部分介紹建模和開發過程,第六部分介紹實施和使用,第七部分介紹信用風險管理周期,第八部分介紹監管體系和制度。本書對在校專業學生、建模開發人員、行業從業人員、專家研究人員、公司領導者、政府監管者、政策制定者,特別是對進入和正在進入這個行業的公司,都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信用時代已經拉開帷幕,我們身處其中,每個人的生活都受到它的影響,每個人也都在為創造一個誠實守信的社會貢獻力量。願每個人都珍惜信用、積累信用、享受信用!
歡迎來到信用評分的世界!
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信用管理系
李志勇
作者簡介
雷蒙·安德森(Raymond Anderson),加拿大人,常住南非,獲得工商管理學士和碩士學位,有30多年銀行從業經驗,從1996年開始參與信用評分系統開發,曾在渣打銀行等多個跨國金融機構擔任風險模型部高級經理,參與過十多個國家的信貸工廠建設,在小額貸款、農村貸款、小微企業貸款等次級市場、邊緣市場和新興市場的信貸決策支持系統開發上有豐富的經驗,擅長用各類程式語言建模和分析。
譯者介紹
李志勇,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信用管理系副教授,英國愛丁堡大學商學院信用研究中心博士,Credit.Li創始人,致力於發展信用風險管理方法和信用評分建模技術、培養風控人才和團隊,專注研究消費金融和個人信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