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太村

保太村

截止2010年底,保太村隸屬雲南省曲靖市師宗縣五龍壯族鄉,地處五龍鄉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28公里,到鄉道路為沙石、泊油路,交通方便,距縣60公里。轄保太、小寨等1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007戶,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088人。全村國土面積24.36平方公里,海拔1760米,年降水量1500毫米,適合種植烤菸油菜水稻玉米等農作物。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保太村杉木林 保太村杉木林

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844畝(其中:水田990畝,旱地 2854畝),人均耕地0.9畝,主要種植烤菸、油菜、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6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8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5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00畝,荒山荒地19600畝,其他面積4100畝。

基礎設施

實現五通

保太村客車 保太村客車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70戶通自來水,有629戶飲用井水,有315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32%)。通電農戶982戶,擁有電視機農戶75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77%);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17戶(占總數的83%)。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3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7戶;建有小水窖629口。已完成一池三改的農戶數336戶,全村有2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有8個自然村已通路;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0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混、磚木、土木等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0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4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4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交通與交通工具

該村到鄉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砂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58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5輛,拖拉機6輛,機車30輛。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4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77.2萬元,占總收入的59%;畜牧業收入409.8萬元,占總收入的6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270頭,肉羊663頭);林業收入7.9萬元,占總收入的1%;第二、三產業收入63.3萬元,占總收入的7.8%;工資性收入40.9萬元,占總收入的5.1%。農民人均純收入132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0.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20人(占勞動力的3.6%)在省內務工280人,到省外務工40人。

特色產業

到2010年底,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77.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7.7%。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油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林業產業。

人口衛生

截止2010年底,該村現有鄉村人口4203人,其中男性2116人,女性2087人。其中農業人口4119人,勞動力2279人。該村以苗族、漢族為主(是漢族、苗族混居地),其中漢族4064人,苗族55人,壯族70人。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986人,參合率69%;享受低保31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28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

文化教育

到2010年底,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擁有教師26人,在校學生548人,距離鄉中學28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784人,其中小學生548人,中學生236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84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844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64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 ,年末集體總收入2萬元,有固定資產3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項目。

基層組織

黨支部

截止2010年底,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1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8人,其中男黨員35人,女黨員3人。

村委會

到2010年底,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0個村民小組。

團總支

截止2010年底,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9個,共有團員424人。

人文地理

村名變遷

“保太”原名“阿保寨”,是清代地方官李阿保的住地。起初以阿保的名字命名,稱為“阿保家”後演化為“阿保寨”。新中國成立後改為“保泰”象徵國泰民安,文化大革命後期(1976年)簡稱“保太”,也就是平安太平的意思。這裡土地肥沃,文化發達,曾是五龍壯族鄉的政治、文化中心。舊時“八寨鄉”的所在地就設在保太。建有縣級糧倉一個,上至米車,下至魯克、壩林一帶的皇糧都送交於此地。

編制歷史

1978年,保太屬五龍公社所轄的11個大隊之一。1984年,五龍撤公社,恢復區、鄉制,保太屬五龍所轄的11個鄉之一。1987年12月,撤區設五龍壯族鄉,保太屬五龍所轄的13個村公所之一。2000年改保太村公所為保太村委會。保太村委會轄保太、法科田、小寨、三道箐、大法拉、小法拉上寨、小法拉下寨、皮桶寨、偏石岩、大石棚10個村民小組,村委會駐保太村。

國小

保太完全國小是保太村委會文化教育的主陣地,1704年,知州孟以恂,黃際會捐資納糧開辦"阿保寨義學"至今已有三百餘年的辦學歷史。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學校曾使用過:"阿保寨國民國小","八寨國小","保太指導組","保太校區","保太完全國小"等名稱。從1704年至今,保太的文化事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為保太培養了數以千計的優秀人才。

風俗習慣

保太村委會,漢族居多,過去保太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辦,大都是父母從小就給訂了婚,有的還指腹為婚,即孩子還未出生,雙方父母就為他們確立婚姻關係。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多半是自由戀愛。訂婚前要請媒人到女家去求婚,訂婚時,由男方給女方一些財物作"訂禮",結婚時女方也要帶給男家很多財物,叫"陪嫁"。舉行婚禮那天,新郎要坐上禮車或花轎,到女家去"迎親",禮車或花轎前邊有樂隊。新娘被迎進男家後,要參拜天地和父母。禮畢,新婚夫妻入洞房。這時男家設宴款待前來賀喜的親朋。有的村民小組還有鬧洞房、聽壁腳的習慣。保太的喪葬傳統一直沿用直今,講究重殮厚葬,並且夾雜著許多迷信的習俗。人死了,要先沐浴,然後入殮,舉行數日甚至十幾日的弔唁祭奠活動,富貴人家還請和尚道士念經,為的是讓死者的靈魂早日升天。保太是一個團結和睦的大家庭,哪家的姑娘出嫁、兒子娶媳婦、老人歸天、火燒房子或是其它大事,都形成了一家有事眾人幫的感人場面。

新農村建設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具體如下:

1、全村共完成道路硬化3000米。其中、皮桶寨1360米,三道箐1800米、法科田50米。全村已建沼氣池1430口,還有157口正在建設中,其中,小寨、三道箐、法科田、偏石岩、大石棚五個自然村已實現每戶一口的規劃。全村共建小水窖316口,占總戶數的70%。

2、全村有9個自然村通電、通電話、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通路,磚混、磚木房占總戶數的2/5。

3、全村種植業、畜牧業、林業都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共實現產值632.2萬餘元。

4、全村新建了4支隊伍:保太市場管理組、保太治安聯防隊,保太計畫生育服務級、保太文物管理組。村文化活動室、圖書室、業娛文娛宣傳隊也已建成。

5、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集體經濟收,公開方式主要是會議,黑板報。

發展重點

困難與問題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首先是道路的問題,交通不便導致信息不靈經濟落後;其次是飲水,大部分的村小組人畜飲水都得不到保證;再者保太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同時也有一些歷史文化遺產,但是沒有得到保護。

思路與重點

保太村圖片集 保太村圖片集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保太是一個典型的貧困山區,但是有著豐富的氣候資源、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 下一步的發展思路是在林權制度改革結束後,引導農戶大量的發展林業,鼓勵一些年輕的農民能走出大山,發展勞務經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