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過程:
前蘇聯從 20 世紀 60 年代中期開始發射電子偵察衛星,到 80 年代末共發射了 169 顆。目前俄羅斯使用的電子偵察衛星有兩類,一種是 1970 年開始部署使用的大型衛星,另一種是 1984 年投入使用的,以“宇宙- 1603 ”號為開始的衛星。
性能特點:
①偵察面積大、範圍廣。 1970 年開始部署的衛星每隔 6 小時可對全球偵察一遍。
②以雷達和無線電輻射源的定位精度較好。
③工作壽命較長。前蘇聯於 1970 年開始部署的電子偵察衛星壽命可達 3 年。
④難以對同一地域進行連續監視,對經過偽裝的目標和假目標識別能力不足。
基本數據:
1970 年開始部署的衛星系統,由 6 顆衛星組成偵察網,軌道高度約為 650 千米,傾角 81 - 83 度,每隔 6 小時既可對全球偵察一遍。工作壽命 3 年,對雷達和無線電輻射源的定位精度在 10 公里以內。
1984 年投入使用的電子偵察衛星,軌道高度為 850 千米,傾角 71 度,重約 6750 千克。
相關詞條
-
“摺疊椅”電子偵察衛星
閃電軌道是一種傾角為63.4°的高橢圓軌道,近地點幅角-90°,軌道周期為0.5個恆星日。 衛星運行在閃電軌道時,在越過近地點後的2~10小時均位於北半...
簡介 性能參數 戰場套用 -
透視俄羅斯軍用衛星發展現狀
"2006年5月和2007年6月
實施太空復興計畫 重鑄航天輝煌 預警衛星 “眼睛”大橢圓軌道星座 -
反衛星武器
反衛星武器(Anti-satellite weapon,ASAT)是一類空間武器,專門用來對軌道上的人造衛星進行攻擊,使其全部報廢、暫時失去全部或部分功...
簡介 背景 種類 攻擊程式 各國發展 -
航天電子偵察技術
《航天電子偵察技術》是2016年1月由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姜道安。
內容簡介 編輯推薦 目錄 -
納米衛星
納米衛星採用MEMS(微型機電一體化系統)中的多重集成技術,利用大規模積體電路的設計思想和製造工藝,不僅把機械部件像電子電路一樣集成起來,而且把感測器、...
由來 高級研究項目 微電子技術的進步 軍事領域 體積 -
反偵察部隊
反偵察部隊是現代條件下,為阻止敵方獲取有價值的戰場信息,往往採取新聞檢查等各種有效措施,將信息封鎖在一定區域內,減少信息擴散的範圍,從而減少敵方信息偵察...
兵種簡介 當代反偵察技術 中國反偵察技術 -
海洋監視衛星
海洋監視衛星(ocean surveillance satellite)是用於探測、識別、跟蹤、定位和監視全球海面艦艇和水下潛艇活動的衛星,它能提供艦船...
簡介 發展歷程 類型 關鍵技術 主要任務 -
俄羅斯聯盟號運載火箭
聯盟號運載火箭(又譯為聯合號運載火箭,簡稱Soyuz,歐美簡稱A-2)是前蘇聯/俄羅斯研製的多用途運載火箭,起源於R-7洲際彈道飛彈和“東方號”火箭, ...
綜述 技術指標 型號 重要事件 發射記錄 -
神話衛星偵查系統
當二戰結束之時,美航母特混編隊成了蘇聯海軍的頭號威脅。當時蘇聯海軍的主要偵察手段是岸基偵察機,但其航程有限,且偵察效果易受天氣影響,無法實現全天候偵察;...
導航系統 檢測手段 運載平台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