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彌賽亞意識

俄羅斯的彌賽亞意識

《俄羅斯的彌賽亞意識》是2009年7月1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小麗。

內容簡介

這本《俄羅斯的彌賽亞意識》討論彌賽亞意識,不是把它當作宗教現象或某種知識,也不是當作一個科學術語或理性概念。作者開宗明義說,她視彌賽亞意識(俄文詞是Мессианизм,音譯“彌賽亞主義”,意譯為“救世主義”)為俄羅斯民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觀念。她研究的主題,就是彌賽亞意識所扮演的文化觀念這一角色。

救世主義思想和大國理念有效的經濟保障和強大的政治依託深厚的宗教基礎,貫穿俄羅斯社會千年發展史

作者簡介

郭小麗,女,河北保定市人,1968年生。2005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俄語學院,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俄羅斯社會與文化。黑龍江大學俄語學院博士後在研。現為河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所所長、學術委員會委員、校級中青年骨幹教師、碩士生導師,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先後發表論文22篇、翻譯文章30餘篇。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俄羅斯彌賽亞意識總論
第一節 彌賽亞意識——俄羅斯思想的主旋律之
1.1.1 強國之道有賴於民族思想的健全
1.1.2 俄羅斯彌賽亞意識的結構及其流變
1.1.3 其他民族的上帝神選思想
第二節 俄羅斯彌賽亞意識的相關研究
1.2.1 19世紀俄羅斯宗教、哲學領域的彌賽亞意識的發展與研究
1.2.2 俄羅斯思想文化史領域的彌賽亞意識專題研究
1.2.3 西方政治史與思想文化史領域的彌賽亞意識研究——帝國研究與革命研究
第三節 俄羅斯彌賽亞意識研究方法論探究
1.3.1 俄羅斯人文學科研究的轉向——文化學
1.3.2 文化學的研究方法
1.3.3 文化學的建構及其研究單位——文化觀念
第二章 俄羅斯彌賽亞意識探源
第一節 彌賽亞意識在猶太教和基督教中的起源及演變
2.1.1 猶太教中的“彌賽亞意識”——神選民族與應許、之地
2.1.2 基督教中的彌賽亞意識——耶穌基督和千禧年
2.1.3 東正教彌賽亞意識的特點——正統性和政治性
2.1.4 俄羅斯東正教彌賽亞意識的特徵——神秘主義與神人類思想
第二節 俄羅斯彌賽亞意識產生和發展的地理人文因素
2.2.1 自然環境與彌賽亞意識的產生與發展
2.2.2 邊際文化與東西方問題
2.2.3 多民族性對彌賽亞意識的發展和促進
第三節 俄羅斯彌賽亞意識的歷史積澱
2.3.1 聖羅斯——神聖君主與神聖民族
2.3.2 古羅斯的末世情緒
2.3.3 古羅斯的歷史觀——聖經故事在羅斯的重演
第三章 “莫斯科-第三羅馬”說——俄羅斯彌賽亞意識的文本符號
第一節 “第三羅馬”說的歷史背景及其意義
3.1.1 第一羅馬——西羅馬帝國
3.1.2 第二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
3.1.3 “第三羅馬”說提出的社會歷史背景
第二節 “第三羅馬”說的內容及其政教合一性
3.2.1 “莫斯科一第三羅馬”說的內容及動機
3.2.2 “第三羅馬”說的“交響樂
3.2.3 “第三羅馬”說的政教合一性
第三節 “第四羅馬”與俄羅斯帝國思想
3.3.1 16-17世紀“莫斯科~第三羅馬”思想的普及和深化
3.3.2 “第四羅馬”的建立
3.3.3 “拯救世界”狂想曲中的愛國主義
第四章 時間緯度上的俄羅斯彌賽亞意識
第一節 俄羅斯彌賽亞意識中的歷史時間問題
4.1.1 彌賽亞意識的線性時間維度歷史觀
4.1.2 “莫斯科一第三羅馬”說中的末世論和千禧年理念
4.1.3 “上帝之國”的召喚
4.1.4 現實世界與超驗世界——中俄文化的對比
第二節 面向終極的彌賽亞意識
4.2.1 俄羅斯真理的具象——沙皇
4.2.2 俄羅斯真理的抽象——眾人朝聖的基傑日城
4.2.3 俄羅斯的烏托邦思想
第三節 世界終極問題的解決方法——創造
4.3.1 改造是物質復活的手段
4.3.2 革命——改造人間的活動
4.3.3 改造世界的動因——合而為一的兩個世界
第五章 範圍空間緯度上的俄羅斯彌賽亞意識
第一節 有關拯救的範圍空間緯度問題
5.1.1 拯救是愛者與被愛者的對話
5.1.2 “我一他”對話的中介——“愛”與“普世同情心
5.1.3 “我”之於“他者”的特殊性
第二節 苦難意識與犧牲精神
5.2.1 十字架上的苦難
5.2.2 受難的沙皇與受難的人民
5.2.3 俄羅斯國家和民族的苦難
第三節 上帝揀選的英雄民族及其悖論
5.3.1 擔負救世使命的英雄民族
5.3.2 英雄民族的悖論
5.3.3 堅定的英雄主義時期
第六章 彌賽亞意識的時空體與全人類性
第一節 聚議性與全人類性
第二節 從聚議性到大一統
第三節 巨大的東西方與全人類性
第四節 全人類思想的實踐及其矛盾性
第五節 彌賽亞意識與全球化理念
專著文獻

文摘

神選思想對比,可以突出俄羅斯上帝神選思想的特點。儘管每一個民族因其文化、民族、種族、宗教的不同,都會形成自己獨特的民族思想,但不容忽視的是,世界上大部分民族思想都有一個共同點,都強調自己與眾不同,強調自己比其他民族優越,強調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思想大多與宗教密切相關。只要與宗教相關,就或多或少與神選理念有聯繫。如果一個民族具有某種宗教信仰,那么它常常會舉起上帝正宗宗教和上帝神選的大旗,強調本民族對於其他民族的優越性,伊斯蘭教、東正教、猶太教、天主教、新教均有此傾向。信仰這些宗教的民族,其民族思想和民族理念必會受到宗教的深刻影響。每一種宗教信仰都會想方設法地證明自己的真理性,為自己的正宗性據理力爭地辯護。比如以色列,在1948年宣布建國以前,它一直是一個亡國近兩千年、沒有自己領土的非地域性民族共同體。《舊約》的《出埃及記》記述了以色列先民的歷史:雅各的子孫在埃及淪為奴隸,上帝召喚摩西帶領同胞走出埃及,並在西奈山頒布十誡和律法給以色列人,通過摩西與以色列立約,以色列人敬拜上帝為唯一真神,上帝視以色列人為“揀選子民”。猶太人雖然顛沛流離輾轉於世界各地,但卻依靠著以色列民族的宗教——猶太教和堅定的上帝神選理念奇蹟般地生存下來,且維繫著世界各地猶太人的民族認同,也使語言文字和民族思想得以延續。
美國的神選思想也與猶太教和基督教密切相關。1776年美國獨立後,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雖然成為多種文化交匯、多民族融合的大熔爐,但占主流地位的仍然是新教,美國是基督教新教國家。如同背井離鄉的猶太人一樣,美國的先民出於宗教信仰的原因被迫出走英倫i島。在新教徒的信仰中暗含著《舊約》第二卷《出埃及記》中記述的以色列先民從埃及出走後的情形。美國新教徒認為,《出埃及記》是《舊約》歷史發展的中心,猶如十字架在《新約》中的地位一樣。

序言

這本書討論彌賽亞意識,不是把它當作宗教現象或某種知識,也不是當作一個科學術語或理性概念。作者開宗明義說,她視彌賽亞意識(俄文詞是Мессианизм,音譯“彌賽亞主義”,意譯為“救世主義”)為俄羅斯民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觀念。她研究的主題,就是彌賽亞意識所扮演的文化觀念這一角色。
文化觀念(культурный концепт)一語,在俄國以至歐美等地現在廣為流行,不過理解上頗多歧異,說起來一言難盡。但有一點至關重要,這種文化觀念是人們把握、概括、傳達民族文化思想與精神的語言形式,不言而喻也就是文化思維與文化交流的基本工具。如果說文化現實是物質性的存在,一切文化無不形之於外,或是典籍,或是實物,或是行為;那么,一切文化又無不寓意於內,藉助典籍、實物、行為生髮出並傳遞著意義、思想、價值、追求、精神。在這裡,物質與觀念相互依存,互為表里。只是研究者出於特定目標,可以把目光鎖定於文化的外在表征方面,或是文化的內在意蘊方面。
很自然地,當我們想深入俄國人的精神世界,探秘俄國文化的精髓時,腦海里首先浮現的就是一連串自出機抒、微言大義的文化觀念,例如русская идея(俄羅斯思想)、всеединство(大一統)、соборность(聚議性)、евразийство(歐亞主義)……當然還少不了此書的主角Мессианизм(彌賽亞意識)。在當今的文化學者眼裡,扭住這些核心的文化觀念不放,就是牽住了牛鼻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