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情境決定因素

侵犯情境決定因素( aituational determinants of aggression)是指個體具有潛在的侵犯準備時,外部線索是觸發侵犯行為的決定因素。社會心理學家貝科威茨認為,引起侵犯反應的條件不限於挫折,一個人即使被激怒了,是否會表現侵犯,還取決於環境線索。吉恩的實驗表明,他人對身體和口頭的直接攻擊,很可能導致侵犯行為,侵犯引起反侵犯,反侵犯又導致更大的侵犯。如看到武器,可能引起受挑動者更高水平的侵犯,這稱為武器效應。

在具有潛在侵犯狀態(如激怒)時,第三者的存在也常被認為自己的行動符合眾望,因而可能導致侵犯,這稱作第三者煽動作用。觀察者屬於什麼性質的團體也有影響。如果觀察者屬於武力團體,則侵犯加強。津巴多的研究表明,當人們在群體中處於匿名的、去個性化的狀態時,易表現出行為失控,更可能產生侵犯。S.P.泰勒的實驗顯示,酒精有加強侵犯的作用。巴倫和蘭斯伯格的調查分析表明,天氣炎熱(81°F~85°F)易引起侵犯或騷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