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斗門

[4];小南門“時阜” [5];北門“肅威”。 [8]潘煥將夔州古城的主城門命名為“依斗門”不是偶然或一時興起。

瀼西夔州古城城名的變遷

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夔州古城從白帝山下遷還瀼西後,“環立木柵”為城。明成化十年(1474)郡守李晟建磚城一座。設五門:東門題為瞿塘天險;西門題為全蜀咽喉;大南門題為縱目(因左前有“武侯陣圖”);小南門題為觀瀾(因左前有“灩澦回瀾”);北門題為肅威[1]。
明正德七年(1512)知府吳潛重建城池。五門命名為:東門“賓陽” [2];西門“來恩” [3];大南門“熏德” [4];小南門“時阜” [5];北門“肅威”。直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後。
清同治九年(1870)洪水漫城而過,臨江一帶城牆、城門崩垮。同治九年冬至同治十三年(1874)春從西到東重建石城一道及大、小南門城樓等。歷經歲月風霜,特別是日本飛機的14次狂轟亂炸,古色古香的瀼西夔州古城破敗不堪,大南門、小南門上的城樓被毀一盡。新中國成立後我們所見到的僅有大、小南門及部分古城牆。
歷代《夔州府志》、《奉節縣誌》除記載明成化十年、明正德七年城門名稱外,我們只知現存在大南門上的“依斗門”之稱;小南門上“開濟門”之稱,什麼時候命名卻不得而知。

何人何時命名“依斗門”

書籍上最先記載“依斗門”的是徐心餘的《蜀游聞見錄》。徐心餘(1866--1934)光緒十九年(1893)年第一次隨父入川,“見夔府依山為城,南門最高,名依斗門。”並以“依斗門”為篇名著文。說明清康熙二十三年到光緒十九年(1684—1893)之間大南門即改名為“依斗門”。
奉節鄉紳潘氏家人講述,“依斗門”是其祖輩潘煥取名並書寫的。潘煥(1818--1894),字有堂,生於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道光二十九年(1849)己酉科拔貢[6]。歷任永寧縣教諭,巴縣、雅安縣訓導等。回家鄉後講學夔州文峰書院,一生崇敬杜甫,研習杜詩,著有《杜甫夔州詩詳註》、《杜工部夔州蹤跡考》兩書。交成都寶文堂印製,不知是何原因寶文堂未印刷出版。民國時期其曾孫潘作綱曾到寶文堂找尋書稿未果。《奉節縣誌》記載鹹豐十一年(1861)楊澤溥為知縣時,任用潘煥等負責補修城牆。同治三年、四年奉節大旱,潘煥曾參與縣府開倉賑濟百姓的工作等。綜上所述,夔州古城大南門命名為“依斗門”可能出自潘煥之手。得名時間或在清鹹豐十一年(1861)潘煥負責補修城牆時;或在清同治九年(1870)至同治十三年(1874)重建大南門時。筆者傾向於鹹豐年間,因為若是刻寫“依斗門”三字的石條與修建城門的石條同取自雲陽廟磯灘[7],那么風化程度應該差別不大,事實上刻寫“依斗門”三字的石條比周邊的石條風化更嚴重。

夔州人的“依斗”情結

“依斗”二字出自於杜甫夔州詩《秋興八首》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華。
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虛隨八月槎。
畫省香爐違伏枕,山樓粉堞隱悲笳。
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
《秋興八首》是一組七言律詩。詩人感秋寄興,從夔州寫到長安,從長安寫到夔州,迴環往復抒寫自己對長安的強烈懷念,抒發對理想的執著追求,表達自己憂念國家興衰的深情及悲壯情懷。第二首詩主寫杜甫在夔州日夜思念京城長安的心情。其“每依北斗望京華”被稱為“八章之骨”,為整組詩點出了主題。
一讀到“每依北斗望京華”,眼前就會出現一個清瘦的老人,從白天到黃昏獨坐江樓,峽江秋風蕭瑟,秋聲清淒,詩人心境寂寞蒼涼。夜深了,老人仍不願離去,仰頭遙望北斗七星。因為北斗在北,長安也在北啊。“貞觀之治”、“開元之治”何等輝煌,卻一去不返,自己“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奉贈韋丞丈二十二韻》)的崇高政治理想難以實現;為疏救房琯①遭受政治上的巨大打擊,不得不攜家帶口漂泊西南,寄寓夔州;而“安史之亂”後的局勢仍叫人無限感慨,吐蕃、回紇相繼入侵,四川崔旰之亂,國難邊愁己悲種種都難以讓詩人釋懷。
從此,“依斗”這一美學形象即成為杜甫《秋興八首》的標誌性形象,永遠定格在中國文學史上,定格在夔州(奉節)大地上。因為“依斗”這一美學形象,千百年來有多少人評註杜甫的《秋興八首》,千百年來多少人次韻、依韻杜工部《秋興八首》,誰也說不清,道不明了。被稱為杜甫《秋興八首》情結第一人的葉嘉瑩教授在她的《杜甫秋興八首集說》一書中感慨到:“我亦未曾料及,區區八首律詩,竟能生出如許多之議論,引發如許多之聯想。”每到國難當頭,政局多變之時,詩人們多擬《秋興八首》抒發自己憂國傷時的情感。如1912年郭沫若的七律《感時》八首;1918年朱德《感事八首用杜甫〈秋興〉詩韻》,劉冰研的《國難方殷,川戰重開,擬杜工部秋興》,抗戰時期奉節人周子游的《秋興八首》等。
夔州人熱愛杜甫,以杜甫寓居夔州而驕傲。自北宋以來先後建有歲寒堂、詩史堂、大雅堂、杜公祠祭祀杜甫。並將杜甫寓夔之地西閣、東屯高齋、瀼西草堂、瀼西果園闢為紀念場地,恢復少陵故居;依據杜甫詩意修建萬丈樓、最高樓、白帝樓、萬卷堂、開濟堂、開濟門、依斗門;將書院命名為靜暉樓(靜暉書院)、少陵書院;以浣花溪、草堂取作地名;刊刻杜甫詩碑,為杜甫塑像;逢杜甫生日,舉行詩會祭拜杜甫;夔州府藝文志詩集“即以工部之詩為主,眾詩附之”;《夔州詩全集》八卷,杜甫詩設專卷;除潘煥研杜專輯外,有縣委前宣傳部部長劉建輝《杜甫在夔州》、杜甫研究會前會長鬍煥章《杜甫夔州吟》、杜甫研究會《杜甫夔州詩研究文集》等;奉節成立夔州杜甫研究會後,即以《秋興》為雜誌之名,並開闢“秋興情結”專欄研究這一文學現象。
夔州人崇拜杜甫,在夔州人眼裡,雖然《秋興八首》寫於白帝山下的夔州古城,雖然杜甫“每依北斗望京華”的地點不在瀼西古城的依斗門下,但“依斗”這一美學形象早已凝聚為夔州大地的人文標誌,那就是憂國憂民情懷,就是對祖國對人民無比熱愛的民族精神;那就是心繫時事政治,期望積極用世的“國身通一”精神。[8]潘煥將夔州古城的主城門命名為“依斗門”不是偶然或一時興起。首先潘煥是一個士大夫,他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他崇敬杜甫,長期受到杜甫詩歌、杜甫精神的薰陶,有自己的政治熱情及家國憂患情懷,因此他才有可能將夔州大地的人文標誌物化為夔州古城的“依斗門”。
一代又一代夔州人,一看到依斗門,就像看到杜甫高高矗立在的古城上空,他偉大的愛國思想,他詩歌史上的偉大成就在夔州大地上熠熠生輝;一看到依斗門,就像見到一座民族精神的豐碑,她強烈的人文力量激勵著國人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關心國家人民。站在依斗門下,人們會問一問,今天我們應該怎樣關心國家的前途,怎樣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奮鬥。於是在拍攝電影《在烈火中永生》時,為國為民犧牲的彭詠梧的頭掛在依斗門上;文革破“四舊”,“依斗門”三字面臨剷除威脅時,便有人偷偷用石灰糊住“依斗門”三字;“文革”結束,中國剛剛進入改革開放時期,即有人建議政府整修依斗門,縣人游著親自動手,將已然模糊的字跡鑿深,填上中國紅,讓“依斗門”三字更加鮮艷奪目;因為依斗門,熱愛杜甫的奉節人創辦夔州杜甫研究會,以“立足夔州,研究杜甫,承傳憂患意識,弘揚詩城文化”為辦刊宗旨。保持一種文化的自覺。不但自覺充當夔州文化的承載者、傳播者,而且自覺利用學術研究成果為奉節縣的經濟發展服務;在三峽水庫蓄水倒計時開始時,100多位杜甫詩歌愛好者在依斗門前朗誦杜甫詩歌,送別有著承載厚重歷史的依斗門沉入江底。會員們撫摸著那滿是滄桑的城牆石,輕輕地踏上一階階磨得有些凹凸不平的石梯,仿佛觸摸到杜甫瘦削而堅定的身軀。依斗門啊,你承載著太多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傳統,承載著夔州兒女太重的情感。難怪在“依斗門”復建剪彩時,外界評論說:“‘依斗門’復建,是一種可貴的人文生態保護行為,其所移植的已經遠遠超過物質形態的‘依斗門’建築物,更是將人們這種人文價值的意識移植到下一代的心靈。”
注釋:
[1] 肅威:舊以北方為主,因此肅以立威。
[2] 賓陽:“賓”通“儐”。接引客人。用賓客的禮節相待。禮敬太陽之意 。如《書·堯典》:“寅賓出日,平秩東作。”
[3] 來恩:西門內舊有迎恩坊,示恩典之來從此入。
[4] 熏德:堯舜時有《薰風歌》:“薰風之熏兮,能夠解吾民之慍兮!薰風之時兮,能夠阜吾民之財兮!”謳歌薰風造福於人類。希望熏繼以德。
[5] 阜:阜者,富也。
[6] 拔貢:每十二年各省學政考選本省生員擇優報送中央參加朝考合格的,稱為拔貢。
[7] 見光緒《奉節縣誌》藝文卷,知府蒯德模《城工碑記》。
[8] 國身通一精神:《孟子·離婁上》:“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即知識分子的精神生命為國身通一——以接受人文教養,建立道德主體,積極參與政治,傳續創造人文為職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