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嶺舞獅

侍嶺舞獅

侍嶺舞獅、是我國人民喜愛的一種民間舞蹈、清朝末年傳至蘇北一帶、在宿豫區侍嶺藝人的積極推廣傳播下、在侍嶺尤為盛行。

舞獅簡介

舞獅,是深受我國人民喜愛的一種民間舞蹈抄,清朝末年傳至蘇北一帶,在宿豫區侍嶺藝人的積極推廣傳播下自,在侍嶺尤為盛行。後影響愈大互,傳播到周邊宿城、沭陽動、泗洪、泗陽等地區,流布於徐州市新沂、睢寧、銅山等周邊地區。後雖經戰亂,舞獅的表演與發展受到一定程度影響,但經侍嶺鎮民間藝人努力,始終保存下來。

歷經百年,經數代人繼承與創新,形成了一套以熱烈、驚險為主要藝術特色的“北獅表演套路”,在省市多次表演中獲獎,聲名遠播。

侍嶺苗莊舞獅,一般是二人合作扮一頭大獅子,俗稱太獅;一人扮一頭小獅,俗稱少獅,另一人扮武士。逗獅人手拿繡球作引導,並先開拳踢打,翻騰跌扑,以誘引獅子起舞。獅子表演前和表演過程中,都要放鞭炮為獅子助威。劈哩啪啦一陣鞭炮響過,煙霧騰騰中獅子隨著鑼鼓點的輕、重、快、慢,忽而翹首仰視,忽而低頭回顧,忽而回首匍伏,忽而搖頭擺尾,忽而又與少獅追逐奔突,千姿百態,妙趣橫生。甚至還能模仿獅子的許多動作,如舔毛、擦腳、搔頭、洗耳、朝拜、翻滾等,維妙維肖,十分逼真。此外侍嶺苗莊的舞獅還有一種十分驚險絕妙的鬧法,即高台獅子。舊日鬧高台獅子一般都在正月,表演前先用特製的長條木凳搭起一座約l0米高的方塔。表演開始,先由舞獅人手執繡球,在塔下空場中翻一串跟頭耍幾樣拳腳,然後引出獅子。鑼鼓鞭炮聲中,舞獅人攀塔而上,邊攀邊舞,以各種動作逗引獅子。獅子昂首縱身,在繡球引導下登木塔,拾級而上,做出各種驚險動作。尤其在攀上塔頂之後,更有一番高難度的精彩表演。表演過後舞獅人翻下塔頂,獅子口銜木凳,逐層拆卸而下,下邊有人手接木凳,猶如耍雜技一般,十分驚險好看。

舞獅這一藝術表演形式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是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以及頑強意志品質錘鍊的絕佳平台,基於以上考慮,侍嶺鎮把“舞獅”作為一門“鄉土教材”、“校本教材”引入校園。目前,中心校各年級均開設這一“鄉土課程”,成立了近百人的“少兒舞獅隊”,高年級學生參與率達30%。

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以“苗莊舞獅”為藍本,結合少兒身心發展特點,大膽創新,創設了一套適合少兒表演的舞蹈套路,逐步形成了“活潑、熱烈、驚險”的表演風格。侍嶺舞獅先後獲宿豫區首屆廣場文藝匯演一等獎,宿豫區慶“六一”文藝演出一等獎,多次應邀到區內外表演。2006年當選為宿豫區十佳民間文藝特色項目。

歷史淵源

現在國內廣為流行的舞獅,就是古西域龜茲一帶流行的舞蹈。它是經西涼地區,再傳入中原的。《後漢書·西域傳》記載:公元87年,安息國王遣使獻獅。第二年,月氏王也向中原獻獅。這是我國有關獅子的最早記載。獅子難以捕捉,中亞各國都視為國寶,西域人民也都喜愛獅子勇猛無畏的進取精神。唐代高僧玄奘赴天竺取經,經過高昌時,高昌王麴文泰鑄金獅子座相贈,以此鼓勵他要勇於進取。可惜,由於歷史的原因,西域獅現已絕跡。但是在新疆的出土文物中,卻留下了西域獅的威武形象。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館藏文物中,有一組出土於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葬中的唐代舞樂百戲彩繪俑,如“頂竿倒立木俑”、“馬舞泥俑”、“踏謠娘泥俑”、“大面舞泥俑”等等。其中就有“舞獅泥俑”。它通高13厘米,造型與內地由兩人表演的舞獅非常相似。舞獅頭頂扁平,眼球向外凸,嘴張開,上下兩排牙齒整齊排列;獅頭微微抬起,正在做即興表演;獅身像一副斗篷,把兩位表演者不露痕跡地罩在裡面,但表演者的雙腿仍清晰可見。雕塑者用陰刻的刀法,細緻地刻畫出獅子捲曲鬆軟的長毛。唐代,舞獅在西域地區是很盛行的。由於起初到京城長安的“獅子郎”(舞獅人)都是龜茲人,而且表演時所用的音樂具有龜茲特點,所以,唐朝段安節著《樂府雜錄》中就把舞獅列入《龜茲部》。《通典》中說:一個獅子有兩人扮成,蒙上一層獅皮,一人在前,身體直立,手擎獅頭,另一人雙手抱前面人的後腰。他們極為靈活,而且表演富有感情,既矯健又勇敢。

唐玄宗時,龜茲舞獅(即五方舞獅)在宮廷里的演出場面很大。皇帝經常組織盛大的舞獅會,並親自做導演。據說,楊貴妃還親自耍獅子取悅皇帝。他們在“五方舞獅”里注入了封建帝王思想,規定舞獅時,黃獅子位於中央,代表中央王朝的權力;四方的獅子為青、紅、白、黑四色,分別代表東、南、西、北四方。10人扮演5頭獅子,連同兩個耍獅人共12人;還有140人組成的樂舞隊用龜茲樂伴奏,圍繞這5頭獅子跳“太平樂”舞。耍獅子的場面壯觀,體現出盛唐的宏偉氣魄。唐朝皇帝在欣賞舞獅的同時,也利用舞獅來宣揚封建倫理。當時,觀看舞黃色獅子,是皇帝的特權。

清朝乾隆年間,舞獅在新疆還很盛行。據紀昀撰《烏魯木齊雜記》卷六載:“孤木地屯(即古牧地,在今天的米泉市)與昌吉屯以舞獅相賽,不相上下也。昌吉人舞酣之際,噴出紅盞五六尺金書‘天下太平’,隨風飛舞,觀眾喧觀,遂擅勝。”

清朝末期,舞獅這一深受人們喜愛的民間藝術在侍嶺葉淑蘭等藝人的努力下得以整理髮展,他們結合新疆盛行的舞獅表演形式以及本地區人們的審美追求,開創了侍嶺舞獅表演的先河。

侍嶺舞獅在繼承與發展的過程中,融合南獅活潑靈動、注重“意”的特點與北獅形象逼真、表演注重技藝,講究“奇”“難”“險”的特點於一體,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特色。侍嶺舞獅在繼承的同時更注重本身的地域特色,為進一步滿足廣大人們民眾的娛樂需要,侍嶺舞獅在藝術技藝上有很大創新,表現在注重動作技藝的“奇”“險”“難”的同時更注重與鼓樂的配合、注重表演難度的提升,注重與當地人民生活的民風民俗相結合。當時,在侍嶺最盛行的舞獅是上元節(元宵節)舞獅,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前後,侍嶺以及周邊地區都要表演舞獅。有文獅、武獅,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文獅”動作細膩詼諧,通過獅子的打滾、鑽穴、登山和下山等動作,細緻地刻畫出獅子的活潑神態和善於嬉戲的性格。“武獅”著重技巧,動作勇猛,主要表現獅子威武的性格。雜技舞台上所見的“滾繡球”、“上高台”等動作被逐步引入侍嶺舞獅的表演套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