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炯

來炯

女,博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德語語言學,有較強的教學工作能力和從事德語語言學領域科學研究的能力。目前開設的德語專業課有研究生的“德語語言學概論” 和本科生的“德漢翻譯理論與實踐”。另外還承擔公共德語課“全校碩士博士德語”。

基本信息

教育背景: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原廣州外語學院)德語語言文學學士學位、碩士

北京外國語大學語言學博士

工作經歷:

2006年至今,在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任教師。

曾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西方語言文化學院德語系任教,承擔該校德語本科學生基礎階段的教學工作;

1999年到2002年連續四年參加全國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舉辦的大學德語會議,參與《新編大學德語》(Klick auf Deutsch)系列教材的審稿和編寫工作

1999年4月參加歌德學院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辦的“二外德語在東亞地區——新的視角”國際研討會

講授課程:

語語言學概論 (德語專業研究生)

德漢翻譯理論與實踐( 德語專業本科生)

全校碩士博士二外德語

英語專業二外德語

研究方向:

德語語言學、德語教學法

主要科研成果:

中文論文:

1. 蛇在日耳曼文化中的形象——蛇年說蛇,刊於《德語學習》,2001年第 1期。

2. 德語中武術方面的中文借詞,刊於《新視野——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學科研論文集》,2001年 3月。

3. 淺談德語小品詞的交際功能,刊於《語言與文學研究》,2003年第 3期。

4. 從聯合國的考試看德國的現行教育體制及其改革發展,刊於《學術研究與探索》,2003年第 6期。

5. 由《罷工之後》看德國自然主義詩歌,刊於《德語學習》,2004年第 1期。

6. 笑口難開為那般?——從跨文化交際角度淺析怎樣理解德語笑話,刊於《德國研究》,2004年第 2期,中文C類核心期刊。

7. 現代德語中的兩性平等問題,刊於《德國研究》,2007年第 2期,中文C類核心期刊。

德語論文:

1. Deutsch als zweite Fremdsprache lernen - Vergleich des Deutschlernens in der Grundstufe für Deutsch als Haupt- oder Nebenfach,刊於《Deutsch als zweite Fremdsprache in Ostasien - Neue Perspektiven 》,德國Stauffenburg 出版社,2003年。

2. Die Überredungsstrategien der Werbetexte - anhand ausgewählter Texte chinesischer und deutscher Getränkeanzeigen,刊於《文學之路——中德語言文學文化研究》(Literaturstraße) 第六卷,德國Königshausen & Neumann出版社,2005年。

3. Interkulturell vergleichende Semantik,刊於《Angewandte Sprachwissenschaft. Band 19. 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 Deutsch – Chinesisch》,德國Peter Lang出版社,2006年。

4. Pragmatischer Transfer in der interkulturellen Kommunikation,刊於《中德跨文化交際新論》,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年。

譯著:

1.《歷史思考的新途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0月,兩位譯者之一,共26萬字,本人承擔約15萬字。

編著教材:

1.《新編大學德語閱讀訓練1-2》(Klick auf Deutsch - Lesetraining),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年 10月,兩位編者之一。

2.《德語報刊導讀》,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年,副主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