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能開悟:六祖頓悟心法

你也能開悟:六祖頓悟心法

《你也能開悟:六祖頓悟心法》講述了:佛性,人心本具。“只用此心,直了成佛”,“是心做佛”,除此沒有商量。這便是六祖惠能直示給我們的佛性理論。信佛人莫要願東願西,“西方只在目前”,心中不淨,沒有覺悟,黑鍋底一塊,東求西求有何益處?只因念佛、求佛蒙蔽了心性,豈不是“執藥成病”?禪不在坐。坐禪是修定啟悟的方法。心中迷悶,坐斷筋骨,又有何益?和心性沒有半點交涉。磨磚不能成鏡,就是最好的註腳。“心平何勞持戒”。戒是為了防非止惡,最高原則是無上心戒。心中不淨,與戒何乾?學問人只言“因戒生定,因定發慧”,豈知戒、定、慧皆由心體而發。說即有三,“合理歸一”。直用心體去悟,何必分三分四。六祖惠能的南宗禪法,“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發大乘心的人說,為最上乘的人說,為平民大眾說。故此,其語言直截了當,平白簡易。其風格是對小乘禪法、經院哲學、貴族佛教的反動。雖然因他印度佛教和中國佛教得以“焊接”、“融合”、“本土化”,但不失大乘經典的宗旨,妙契佛陀出世之本懷。中國佛教在現在社會條件下雖然還不能定位,也無法表現其特質,但必須是“佛教”,不能在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下失去“自我”。失去自我的佛教,存不存在又有何價值呢?!對於今天的人來說,《壇經》的心性說,其實是不錯的開心散、清潔劑,不妨一試。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在中國最先提出“人間佛教”的可以說是六祖惠能。雖然說他沒有像民國太虛大師那樣直接提出,但他的“佛法在人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似求兔角”的法語和《壇經》中所表達出的諸多思想,可以說是以“人”“心”和“人間”為標的的。故推崇人間佛教,則有必要深入體悟《六祖法寶壇經》。

作者簡介

妙華法師,1960年1月2日出生於陝西華縣; 1986年山東淄博教育學院畢業; 1987年6月19目隨明哲法師在青島湛山寺出家; 1988年4月8日在廣東韶關南華寺隨本煥老和尚受戒; 1989年10月至2003年在中國佛教協會教務部任職; 2004年起以著書、弘法為務。 著述有《人生的解脫》、《人生的智慧》、《迷與悟》、《金剛經》新說》、《雲遊散記》、《智慧與解脫》、《啟悟本心》、《換個活法》、《換個想法》、《游禪》、《從心開始》、《金剛之智》、《和尚眼中的塵界》、《你也能開悟》。 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宗教學會理事、長沙洗心禪寺首座。

圖書目錄

六祖惠能頓悟心法核要(代序)
第一座 都是衣缽惹的禍
一、佛法是最好的供養
二、我們為什麼讀不懂
三、為什麼叫六祖
四、那么為什麼叫壇經
五、何為道
六、達摩祖師
七、湖北黃梅
八、惠能身世
九、秘傳衣缽
十、有道者為師
十一、無住是禪心
第二座 惠能高在哪裡?
一、神秀和惠能的比較
二、我心本淨
三、慧根至關重要
四、眼中沒有沙子
五、在家也可修行
六、身外求法是通病
七、福慧各不同
第三座 道,在腳下
一、沒有文字是真經
二、持戒是為了能靜心
三、學佛不能脫離現實
四、盡孝是道心的表現
五、勿急勿躁
六、好話未必好聽
七、有求的人多
第四座 應機說法
一、道由心悟
二、給予是快樂的
三、惡由心造
四、用心懺悔
五、借假修真
六、尊師重道
第五座 心是法王
一、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二、定慧由心
三、慧根決定
四、弟子言下大悟
五、故事中的智慧
六、不要再比較工具
七、經是一張紙
第六座 被經文捆住的人
一、磕頭的學問
二、高位未必高慧
三、修行要歇心
四、你也是火中金蓮
五、小沙彌的教訓
六、不要把佛成天掛在口頭
七、智通心語
八、大悟無修
第七座 你的想法不一定對
一、無形資產你有嗎
二、自性有心光
三、明心如海
四、中道和中庸是兩碼事
五、修道是大丈夫事
六、死是大學問
七、打破一切概念
八、為你而說
第八座 三無是核心
一、武則天也了不起
二、若能無住當下解脫
三、有一個禪師叫臥倫
四、定慧是一家
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六、比較
第九座 不泯的六祖心
一、以法為島嶼
二、六祖本色
三、托起六祖的神會
四、殷殷的囑託
五、可以指導修行的壇經
六、鬥爭是佛法的背叛
七、花開結果自成
八、行正即是道
九、坦然承當
十、六祖印象
十一、一時千載
感恩的話(後記)

文摘

第一座都是衣缽惹的禍
五、何為道
我同時要告訴大家,道還能夠生財。道生一嘛。那個“一”可以是一個車,可以是一個房,可以是一萬塊錢。道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一個人心中有了道,生存不在話下。很多的家中,富不過三代,很多的企業經營不下去,就是因為沒有道。小到個人,大到國家,不能失道。
那么道是什麼呢?要學道、要修道、要悟道、要證道。心裡有了這個道以後,你窮也窮得自在,你富也富得持久。你心裡頭沒有道,長久不了。所以說道能養人。
有的人說這個和尚天天在廟裡念經,講的這些話與我們無關。實際上,不光是在座的各位,那些每天忙忙碌碌在社會奔走的人群,煩惱越大的人越需要佛法。有的人煩惱,乃至於上吊、服藥,都不懂得到佛教這裡來換一個想法,不知道給自己精神上一個出路。睡不著覺的、得了抑鬱症的、尋短見的、被生活的煩惱和重壓壓得變形了,都不懂得到佛教裡頭來請教法師。
往往親近一個善知識,改變一下想法,這個人生當下就釋然了。就這么簡單。但是人們十有九個錯了路,他不願意到廟裡頭去請教,和佛法當面錯過了。不僅僅是在座的各位需要佛法,需要悟道,社會上需要悟道的家庭和個人可以說是太多太多了,他沒有這個機會。因為佛法,它講一個緣分。
為什麼又叫法寶呢?你們大家都知道,佛法僧三寶。佛是釋迦牟尼佛,他弘法49年,活了81歲,最後在雙樹間圓寂了。他的弟子大迦葉和阿難、優波離尊者,把他所講過的思想整理成了經律論三藏,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藏經》,我們按照這個《藏經》去學習、去修行,我們也同樣能夠成佛,能夠悟道。
經律論三藏雖然非常龐大,但用三個字可以概括,就叫戒、定、慧,所有的經就是定學,所有的戒律的書就是戒學,所有的論著,就是菩薩們造的論,就是無上的慧學。我們在做早晚功課的時候說,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就這一句話,你用終生去實踐。一個成天看經的人,他的胸懷和智慧,一定是比一般的人要高得多。
我們每天在人間下一局棋,沒有旁觀的人看得清楚,所以說釋迦牟尼佛的經律論三藏是我們學習的法寶。
我剛才在前面說了六祖惠能,是第一個中國人,講的經被奉為經。在此以前、從此以後,沒有第二個人講的東西被稱為經。那么為什麼這樣說呢?六祖惠能是再來人。是菩薩乘願再來的。那我們怎么樣知道他是乘願再來的呢?如果你了解了六祖惠能整個的身世,看過了《六祖壇經》,你就會知道,他所講的法和佛心心相印,像我們看的《金剛經》,或者《妙法蓮華經》,和這些經的內容都是相同的。
那第二點,早在六祖惠能沒有接法的時候,就有印度來的高僧,在廣州光孝寺授記說,500年之後有大菩薩出現在你們東土,他能夠演揚妙法,講的經和佛心心相通。六祖惠能在整個人生弘法和修法的過程當中,他所經歷的非凡的事情具有傳奇色彩,這不是一般的凡夫所能夠達到的。一般的凡夫就會退心,或者就會被環境轉掉了,他沒有。六祖惠能的一生,具有傳奇色彩。在他行將圓寂的時候,他有很多的預言,全部都應驗了。有的是在死後應驗了,有的是在生前應驗了。隨著對《六祖壇經》的學習,你們大家就會了解到更多的這種對佛法的覺悟和他的生平事跡,所以說被稱為法寶。
世間的人,以為說脖子上戴著這個珠子,金銀財寶,他不知道我們的法身慧命,他不懂得我們內心的這種靈魂的提煉。靈魂的修煉也是個寶,他不懂。一般的人懂得美容,懂得穿漂亮的衣服,積蓄財產,就是身外的東西,他很講究。他不講究自己的靈魂。
我在東北講經的時候,看到底下坐了很多的女孩子,講的是《金剛經》。我說你們大家都知道美容,不懂得美心。我說我們如果要開店的話,我就專門開一個美心店,一個人如果內心的這種信仰沒有,內心的文化品位沒有,內在的精神不充實,他就沒有陽光。
人內心的東西可以從臉上表現出來,就是道能養人,能改變人的形態,如果一個人內心很窮困,精神很貧乏,這個人肯定是沒有精神的。道理非常簡單。並不是說反對大家穿好衣服,積蓄財產美容,而是說更要注意自己內在的精神需要,要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我看到很多的老闆,掙了大把大把的鈔票。我早期和他們在一起,我說你掙錢我幫你花,因為你有能力掙錢,你沒有水平花錢。所以我說,你掙錢,我幫你花。
到了後來,我覺得這句話容易受到別人的誤解,我就告訴他說,掙錢是能力,消費是水平。掙錢是你的能力,但是這個錢能不能花出水平來,那確實需要一番修養。有的人大把大把地把錢掙來了,但是由於他內在的精神、文化品質上不去,你到他家裡看看,到他的案頭看看,再看看他幹的那些事情,沒有價值。那個錢沒有用到正地方,因為他沒有消費的能力,那就是精神的修養跟不上了。
在現代社會當中,我順便提兩句,但是又是非常重要的兩句。因為我是和尚,有些問題我不能夠講得過於尖銳——文化失落、信仰失落,已經造成很多新的社會問題了。
整個的文化教育跟不上、整個的精神信仰跟不上,使很多的家庭、很多的個人已經面臨著渙散了。你們大家可以去收集資料來看這個問題。30年的經濟建設,使得我們的樓房高了,車子好了,路寬了,但是我們的文化教育和我們的精神信仰需要加緊建設。
因為人畢竟是一個靈長類動物,吃不飽飯,目標很簡單,掙錢、養家餬口、吃飯;吃飽飯以後,問題更多,因為他的想法會更多了。這就會造成個人的問題、家庭的問題和單位的問題,一旦發現了問題,趕快彌補,還來得及。可以說現在的很多企業是沒有文化的,很多的家庭是沒有家訓、沒有家教的,貌合神離的。一張床上是兩個被單,結婚證是一張紙,不能約束任何人的行為。
我們的硬體很好,我們缺乏軟體。寺廟同樣如此,佛像金碧輝煌,廟建得很大,廟裡頭缺高僧。如果沒有高僧,這個大廟就像一個人穿著一套上千塊錢的西裝,但是他的精神氣質跟不上,不配套。
古代人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是古代人常常掛在口頭的。那我們現在的廟裡頭有沒有龍?我們現在的家裡頭有沒有仙?所以說要好好地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軟體搞一些建設了。從這個意義上講,你們大家一定要去悟道。
佛法,確實是寶啊。它雖然不像世間的寶貝,能夠讓我們現兌現,看到眼裡馬上就變成錢,但是它確實是我們靈魂的寶貝,要好好地對佛法去領悟和修煉了。
六、達摩祖師
在沒有講六祖之前,我們一定要把一祖到六祖的基本的佛教發展脈絡有一個了解。達摩大師有很多的傳說。他在印度是二十八祖,出生於婆羅門。他本來可以像釋迦牟尼佛一樣成為王子,但是他也是捨棄了王位,毅然出家修行。在修行悟道之後,他以他的天眼看到震旦,就是中國,有大乘佛教的氣象,然後就孤身渡海而來,從廣州登入。你們大家要知道,我們現在有萬噸巨輪,有豪華客輪,當年達摩大師從印度泛海到中國來的時候,那可是一個人來的。
登入之後,就到了南京,在南京遇到了梁武帝。我在講這個故事的時候,佛教的公案就在裡頭了,同時佛教的教義也在裡頭,你們大家要用心去悟道。梁武帝看到來了一個印度的高僧,大鬍子,身量又大,智慧卓越。他希望得到這位高僧的印證,他就走上前去說:達摩大師,我建寺度僧無數,你說我功德大不大?我建了很多的廟,度了很多的人出家,我的宗教政策特別開放,你說我功德大不大呀?達摩大師說,功德一無。說你沒有功德。你想想,梁武帝是國君,他聽了以後心裡就很不愉快。也就是說這兩個人的心沒有相應,也可以說不投緣吧。
我們在這裡要開始解釋一下,為什麼他建了那么多的廟、度了那么多的人出家,而達摩大師說他沒有功德呢?原因是這樣的,佛法把世間的財錢名利,叫有為法。梁武帝作為國君,建寺廟度人出家,是為了他國泰民安,是他的一個政治手段。所以說達摩大師用慧眼把他看穿了,說你沒有功德。功德在心,不在身。什麼叫功德在心呢?一個人做了好事,不留名,他叫功德在心。

後記

感恩的話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善緣總是讓人感念。我只是用了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開示了《六祖壇經》大意,光碟在流行過程中得到了大家的認同,所以便有了整理文字出版發行的想法。
文字整理校對工作是由劉金果先生完成的。電視台的工作任務很重,他身體也欠佳,但他主動承擔了這項工作,才有了這樣快的出版速度。
淄博於秀媛、林光霞、李華三位女士,北京的馬薇、萬寶霞居士,黑龍江丁蘭居士和友人陳克共同助印此書,結緣大眾。
在台下默默護持奉獻的有:唐山李秀驥居士、淄博的祁本姝居士、王岩梅居士、張克峰居士。有了他們的護法,我才有精力講經弘法,並結集出版此書。還有我北京的弟子陳學民,他總是本分學佛做人,用行動體現對三寶的皈敬。
山東的弟子邢剛,刻印《頓悟》光碟一千套,當時沒來得及記下名字,特此補記。
還有更多的人,我在此不能一一感謝,但在我心中有他們的位子。
付梓之際,感恩是必須的。
妙華
2008年12月

序言

六祖惠能頓悟心法核要
在中國最先提出“人間佛教”的可以說是六祖惠能。雖然說他沒有像民國太虛大師那樣直接提出,但他的“佛法在人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似求兔角”的法語和《壇經》中所表達出的諸多思想,可以說是以“人”“心”和“人間”為標的的。故推崇人間佛教,則有必要深入體悟《六祖法寶壇經》。
魏晉玄學、宋明理學,都有“離世覓菩提”的思想傾向。修行人當中徘徊在“入世”與“出世”之間的大有人在。故此,重談《六祖法寶壇經》,找到“接間”是有必要的。
衣缽不傳,傳為爭端。這是六祖惠能的生命體驗,也是他對佛教的觀察與思考。任何好的內容都必須有好的表現形式。傳衣缽本是表法,也是師父對徒兒的認同。衣缽是表信的信物、信證。但是為它而打得頭破血流,完全演變成權力的爭奪,已經失去了最初的宗旨。故而,六祖惠能不主張傳衣缽,其用意顯然是讓我們回歸“心法”。花開五葉,結果自成。後來的歷史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佛性,人心本具。“只用此心,直了成佛”,“是心做佛”,除此沒有商量。這便是六祖惠能直示給我們的佛性理論。
信佛人莫要願東願西,“西方只在目前”,心中不淨,沒有覺悟,黑鍋底一塊,東求西求有何益處?只因念佛、求佛蒙蔽了心性,豈不是“執藥成病”?
禪不在坐。坐禪是修定啟悟的方法。心中迷悶,坐斷筋骨,又有何益?和心性沒有半點交涉。磨磚不能成鏡,就是最好的註腳。
“心平何勞持戒”。戒是為了防非止惡,最高原則是無上心戒。心中不淨,與戒何乾?
學問人只言“因戒生定,因定發慧”,豈知戒、定、慧皆由心體而發。說即有三,“合理歸一”。直用心體去悟,何必分三分四。
六祖惠能的南宗禪法,“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發大乘心的人說,為最上乘的人說,為平民大眾說。故此,其語言直截了當,平白簡易。其風格是對小乘禪法、經院哲學、貴族佛教的反動。雖然因他印度佛教和中國佛教得以“焊接”、“融合”、“本土化”,但不失大乘經典的宗旨,妙契佛陀出世之本懷。
中國佛教在現在社會條件下雖然還不能定位,也無法表現其特質,但必須是“佛教”,不能在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下失去“自我”。失去自我的佛教,存不存在又有何價值呢?!
對於今天的人來說,《壇經》的心性說,其實是不錯的開心散、清潔劑,不妨一試。
妙華
2009年1月2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