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佛教
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
釋義 辯證思維 佛教觀點 佛非眾生 依了義經 -
佛教藝術
佛教藝術,泛指與佛教相關的建築、雕塑、繪畫、文學與音樂等藝術作品。在2500年前,其意象和象徵意義還未發展成複雜與多樣化的體系時,佛教藝術已經開始發展。...
無佛像時代(前5世紀至前1世紀) 佛教音樂 佛像時代(1世紀至近代) -
歐美佛教學術史:西方的佛教形象與學術源流
本書歸納了歐美佛教研究的五個學術傳統,即:印度學、巴利語、漢學與藏學傳統,以及頭緒繁多的中亞西域研究傳統。這種歸納幾乎涵蓋了佛教研究的所有領域,既扼要介...
前言 本書目錄 作者簡介 -
國際佛教研究協會
國際佛教研究協會,簡稱IABS。1976年成立於美國威斯康辛州的麥迪遜。主要任務是在國際範圍內促進和加強佛教各個領域的研究;組織國際佛教學者的協作和交流...
基本概況 佛教研究 傳播和影響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 -
佛教美術
佛教在印度產生之後,開始向亞洲其他國家傳播。總的來說,它是分為“南支”和“北支”向兩個方面傳播與發展的。所謂“南支”,即傳向東南亞地區的一支,稱為“小乘...
誕生 基本特徵 種類 印度佛教美術 中國佛教美術 -
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概念是太虛大師提出來的,後來又經過趙朴初居士等人的發揚,使“人間佛教”成為當代佛教的發展方向。太虛大師是民國時代佛教革新運動的倡導者,他看到...
概念溯源 書籍信息 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目錄 -
少林寺[佛教寺廟]
少林寺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於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為了安置他所敬仰...
簡介 歷史發展 建築組成 文物遺存 少林功夫 -
伽藍[佛教用語]
伽藍為僧伽藍摩的簡稱,華譯為眾園,即僧眾所居住的園庭,亦即寺院的通稱。伽藍神指保護伽藍(寺廟)的神。佛說有十八神保護伽藍,即美音、梵音、天鼓、嘆妙、嘆美...
僧伽藍摩 伽藍神 關聖帝君 伽藍七殿 相關記載 -
桑志佛教建築
桑志佛教建築,印度文化遺產,位於印度中部比爾薩,佛教建築的年代從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12世紀。1989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建築特點 建築題材 建築藝術 -
圓佛教
圓佛教(朝鮮語:원불교)為韓國佛教之新興宗派,是由樸重彬於1916年創立的。“圓佛”二字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即“悟出圓的真理”。而“圓佛教”三字則表示“...
創立和成長過程 基本教理 基本教理口號 典籍 教徒和聖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