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錦華[攝影師]

何錦華[攝影師]
何錦華[攝影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何錦華,江蘇通州市人,藝名痕跡,1967年出生,國家高級攝影師,國家一級導演,中國首屆攝影碩士研究生,教育學研究生,原我國著名划船運動員,亞洲運動健將,曾多次在國內外皮划艇大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現任“江蘇安全時空”電視欄目總製片人、總編導,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英國皇家攝影學會中級會士,中國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賞識教育研究室高級顧問,中國體育科學學會會員,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天津大學、湖南湘潭大學藝術教育學客座教授。

個人資料

何錦華,江蘇通州市人,藝名痕跡,1967年出生,國家高級攝影師,國家一級導演,中國首屆攝影碩士研究生,教育學研究生,原我國著名划船運動員,亞洲運動健將,曾多次在國內外皮划艇大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現任“江蘇安全時空”電視欄目總製片人、總編導,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英國皇家攝影學會中級會士,中國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賞識教育研究室高級顧問,中國體育科學學會會員,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天津大學、湖南湘潭大學藝術教育學客座教授。

 攝影生涯

1986年,開始業餘攝影創作。
1989年,任專職攝影師,主要從事國內外大型體育比賽的影視攝製工作,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型運動會的採訪科研攝製,並在第十一屆亞運會、第二十五屆奧運會和世界婦女大學的攝製工作中,受到國家級嘉獎,其作品先後在國內外報刊、雜誌、影賽、影展及藝術交流活動中,發表、獲獎、入選409幅,代表作有《奮起搏擊》、《蛟龍出水》、《騰飛》、《舊夢》等獲一枚國際金牌,兩枚國家金牌、兩枚國家銀牌及許多最佳作品獎,其中《騰飛》被第十一屆亞運會作為宣傳畫,其作品六次被選送至日本、香港、澳門、荷蘭、法國、比利時等過參展,潛心創作多部極具文獻價值的作品。
2000至20003年,歷時三年艱辛,行程33萬公里,完整走遍我國55s個少數民族,拍攝出長達151集文獻巨著《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集錦》,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獲得了“第六屆影視文化金蝶獎”、“民族文化傑出貢獻獎”、“國家音像獎”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奧委會授予“世界民族文化貢獻獎”。
2003年,為江蘇申辦全運會潛心打造申辦片,並為第十屆全運會創作宣傳片《錦繡江蘇》擔任第十屆全運會十佳運動員頒獎典禮的執行總導演。
2004年,作為中國百名藝術家應法國政府邀請參加中法文化交流,在運動及其藝術生涯中先後26次代表國家出訪。
2005年,受南京市委宣傳部委託參與編導拍攝百集電視專題片《金陵文脈》,榮獲“江蘇省十大文化金品獎”。
今年來,在藝術創作的同時,潛心致力影視專業人才的培養,摸索出一整套系統完善,科學的影視教學方法,其影視專業人才的成功與利用率高達百分之百,並十分注重青少年藝術思維的開發、教育與培養,其傳略輯入《中國專家大詞典》、《中國體育名人錄》、《中國攝影家大詞典》、《中國當代傑出青年》、《中國改革擷英》、《中國名家名人哲言錄》,並被世界藝術家聯合會載入《世界華人藝術家》等典籍中。

 成長故事

他曾經是叱吒賽場的亞運冠軍,他曾經在探險中九死一生,他的足跡遍布55個少數民族,他是皮划艇亞運冠軍、探險家、攝影家,也是科研工作者。何錦華,原來是我國皮划艇運動員,87年曾經獲得過亞洲冠軍。何錦華喜歡冒險,喜歡挑戰,而探險對於當時年輕好勝的何錦華來說,無疑是最具誘惑力的。1986年,剛滿20歲的何錦華向單位請了幾個月的假,報名參加了中美聯合長江探險隊,要漂流長江,要征服有著世界上最險峽谷之稱的“虎跳峽”。因為怕家人擔心,他是瞞著父母去的,一直到現在,他的父母也還不太清楚兒子曾經經歷了怎樣的驚心動魄的生死歷險。而對何錦華來說,漂流中不幸遇險,隻身一人被困在虎跳峽上的經歷至今讓他現在還難以忘記。在漂流過程中,翻船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人在自然中是非常渺小的,船掀過來以後他隨波逐流,最後被浪打到山的懸崖下面。四面是峽谷,到處一片黑,耳邊只能聽到濤聲還有偶爾幻覺中的狼嚎聲,什麼可怕的意念都隨之而來。何錦華說,對百分之九十的人來說,他可能並不是在激流中被自然給征服了,而是被自己征服了,開始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考慮名和利等,在江上漂流幾個月,無數次的遇險,最終明白其實人生還是應該平淡一點,不需要那么轟轟轟烈烈。
何錦華:很多次的就是不想走了,但是我知道一坐下來就永遠站不起來了。
 90年代,不甘平靜的何錦華開始了新的挑戰。
 儘管有86年那個驚心動魄的經歷,他依然選擇了去沙漠。帶著一些必備物品,帶著對騰格里沙漠並不多的了解,何錦華走進了傳說中的“鬼城”。他想到無數個可能在沙漠中遇到的險境,然而就在走進沙漠的第二天,一件令他和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他們的駱駝走失了。
 在沙漠中,駱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駱駝的走失,對於何錦華一行人來說無疑是判了死刑。沒有駱駝,處在沙漠之中的他們進退兩難,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回丟失的駱駝。經驗豐富的何錦華並沒有驚慌,他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作出判斷,駱駝一定是順著風的方向走的。因為只有順著風的時候,駱駝才會感覺比較涼爽和舒服,而且風中吹來的水汽中還含有很多的水分,會對駱駝形成巨大的誘惑。另外,風沙還沒有完全把駱駝的腳印淹沒,還可以沿著它的腳印去走,不過根據沙漠地區大量的風沙流動,這個腳印預計很快就會消失。
 當時已經是五點多鐘,眼看天就要黑了,何錦華一行帶著手電,跟著隱約可見的駱駝腳印一直走。一直到晚上十點鐘多的時候,他們才用望遠鏡看到了駱駝所在的位置,這也宣告他們得救了。何錦華感慨道:“駱駝只要走到沙漠湖邊以後,它一般就不會走了,就在那喝水不走了。它跑了大概有三四個小時到達湖邊,而我們跑了整整八個多小時。很多次的就不想走了,但是我知道一坐下來就永遠也站不起來了。最後嘴上的皮一撕都能撕下來了,乾透了那種感覺。沿路看到的是狼的白骨,偶爾還有人的白骨,我當時就是有這種想法,我也許也會是其中之一。”
 多次遇險,練就勇士一身膽。“我可以在海拔6100米不用氧氣。”以酒會友,廣角對話,勇者無懼。何錦華好像是個天生為冒險而生的人,甚至僅僅經過一天半的訓練,他就駕駛著飛機衝上了雲霄。說何錦華有著傳奇的人生經歷並不過分,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勇敢、不屈以及堅韌。
2000年何錦華到外地採風的時候,無意中拍攝了很多少數民族地區體育活動的照片,一個即將歷時三年的計畫,在他的心中萌發了。他決定把這些少數民族的體育活動用影像資料記錄下來,談到原因,他說:“因為我是一個體育人,我很關注這個體育,他們應該有他們特色的東西,所以就萌發出一種少數民族的民間體育。我知道了這個事情以後,我覺得我應該去搶救。”
拍攝一部這樣的體育片,沒有幾百萬是不可能完成的。經過自己的努力,國家體委認可了他的做法,並且從中國體育彩票中撥了470萬元支持他。因為這些少數民族地區天氣比較複雜,雖然錢的問題解決了,但是惡劣的天氣還是讓何錦華吃了不少的苦頭。“在原汁原味的山寨里拍才能拍的比較好看。”在何錦華拍攝的這些少數民族體育活動中,何錦華印象最深的也是他第一個拍攝的對象,就是雲南的傈僳族,。
何錦華介紹,傈僳族的這些體育活動歷史久遠。傈僳族早年遭遇外來侵略的時候,為了給村里人發訊息,用砍柴的刀砍在樹上,然後人站在刀上,一梯一梯往上爬,然後把自己的衣服燒了。讓村里人知道自己的訊息。所以他是踩著刀上去的,這就叫“上刀山”;還有一次外來侵略的時候,占領了他們的山頭,對方侵略軍就燒山,不讓村民上來。當時的領袖王驥帶領當地寨民,就通過火海,趕走了入侵。場面非常壯觀,這就是“下火海”的來源。在活動這天,寨民們載歌載舞,女的穿著繡花筒裙,男的談六玄琴,放著鞭炮載歌載舞。村裡面男女老少,個個都到操場上,然後祭桿。桿是有72把鋒利的長刀組成,高達20多米。祭完刀以後,赤腳的勇士喝完姑娘們端來的酒以後,就要爬上鋒利的刀桿。到了刀桿的頂部,還要做倒掛懸勾、金雞獨立等動作晚上都不回家。上山燒出一個五六米的火塘,底下全是火紅的木炭,燃燒非常的旺盛。勇士們不光要從這裡面跳來跳去,還要做翻騰等一系列動作,非常驚險刺激。何錦華說,這種活動非常有特色,全世界只有這一個民族有這樣的節目。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最終歷時三年,走遍55個民族,何錦華拍成了《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集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