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似雞龍](/img/a/edd/wZwpmL4IzN5YzNwAzM2QD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wM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似雞龍的拉丁文意為“小雞仿製品,善於模仿雞的恐龍”, 似雞龍也許是最大型的似鳥龍,它身材短小、輕盈而且後腿很長。它身上長滿了鳥類一樣的羽毛,是奔跑迅速的一種恐龍。它跨步很大,能逃脫多數追捕者的追捕。它看起來像一隻大鴕鳥,長著長脖子和沒有牙齒的嘴。它的尾巴僵硬挺直,這有助於它在奔跑時保持平衡。似雞龍的胳膊很短,手上長著三個爪。爪非常鋒利,但它們並不能使似雞龍很好的抓取東西,似雞龍也不吃肉,因為它撕不開肉。儘管如此,似雞龍的爪還是很有用處的,因為它可以用爪撥開泥土,挖出蛋來做食物。多數情況下,它以植物為食,但也吃小昆蟲,是它用喙抓來的,它甚至還能捕食蜥蜴。
分布範圍
似雞龍的化石是於20世紀70年代早期在蒙古的戈壁沙漠被發現,並且由瑞欽·巴思(Rinchen Barsbold)等古生物學家命名。
物種學史
唯一已知的物種是風力似雞龍(G. bullatus,或譯氣腔似雞龍)。第二個被提出的物種稱為蒙古似雞龍(G. mongoliensis)卻從未正式編入此屬中。一項針對接近完整的蒙古似雞龍骨骼的研究,顯示它並非屬於似雞龍,而另一類未命名的似鳥龍科。
古生物學
似雞龍有著小型的頭、大眼睛、長頸、短臂、長腳及長尾巴,外型有點像鴕鳥。似雞龍的特徵是相對肱骨短的手。它的尾巴是用作平衡身體。眼睛在頭部的兩側,可見它並沒有立體視覺,但較適合發覺四周的危險。就像現今的鳥類,它的骨頭是空心的。似雞龍的身體有很多適應性的特徵顯示它是跑得非常快的,例如長四肢、長脛骨、長跖骨及短趾,脛骨比股骨長,適合衝刺,但它奔跑的速度卻不得而知。似雞籠的前肢各有三根手指,長而彎的指爪可能用來勾住樹枝,或是抓住小型動物。尾巴長而硬挺,可平衡頭部與頸部的重量。
在其中一個似雞龍頭顱骨上有化石化的喙,在喙上的棱脊令人認為它像鴨一樣是濾食性攝食。但是,相似的隆起物亦在其他草食性海龜及似鳥龍科中可見,而在相對乾旱的季節,濾食性攝似乎不太可行。似雞龍似乎更是雜食性的,利用它的喙來吃植物及捕捉小型動物。
影視文化
![影視中的似雞龍](/img/0/4af/wZwpmL2ETMwUzMwAzM2QD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wM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似雞龍曾出現於電影《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之中。一群奔跑中的似雞龍正穿越一片平原,以逃離暴龍的追趕,而該只暴龍最後獵食了其中一隻似雞龍。似雞龍也出現在續集《侏羅紀公園: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 Jurassic Park)中,在一個集體獵捕的場景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