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農

黨樹本(1902.2.1—1968.6.25)字任農,生於樂亭閻各莊鎮大家坨王莊,後遷至新寨鎮郝莊。襁褓中喪母,由奶娘奶大。起初家境貧寒,後經二伯父黨鳳山在縣城、新寨等地經商創業並持家,漸至富有。鳳山無子,見兄弟、侄輩不少沉溺於鴉片,有家敗人亡的危險,遂與其弟季平商定,供他的兩個兒子(即家父樹本和家叔樹檀)讀書,以改變門風。家父幼年就讀於郝莊私塾,後入縣高小、永平府中學,畢業後考入當時國內聞名的天津直隸第一師範。在求學期間與同鄉劉立齋、嚴柏年、王正平、趙興元李錦堂(原進修中學總務)、張厲生等同學為友,與葛璧臣、劉心痴等先生稔熟,但不知是否是同學。與簡師附小教師郭西郊(音)、陳晉樞先生、朱克梅女士同事較久,相處融洽,交往亦多。友情最深、交往也最久的是劉立齋先生,從縣高小時即成莫逆,思想愛好也很接近。我們尊稱他及夫人為三大伯、三大媽,他們伉儷對我們也非常關愛(家父去世後即失掉了聯繫,不知所終)。家父在第一師範畢業後先在遼寧開原華商會學校任教,1930年回樂亭縣任鄉村師範(後改稱簡易師範)校長兼簡師女子附屬國小校長至1935年。這一期間正值農村改廟建學校,私塾改國小的新舊教育更替時期,簡師畢業生多回鄉任初級國小教師,起到了接替私塾老先生對兒童進行現代啟蒙教育的作用。
家父在簡師幾年的工作情況我年幼知之甚少,但從他以後每談到那時學校的事,或每見到那時學校的師生就很愉悅興奮的樣子,以及我們稍大,每遇該校師生,當他們知道我們是他的子女時都對我們十分親切、關愛和幫助的言行中,可以看出當時學校教職、師生間的關係是比較密切融洽的;另從他當時用自己一架簡陋的相機為學校教學生活拍攝了不少照片,並存留多年這件事,可知他很敬業,對他的學生很喜愛,特別是附小的照片更多些,這些照片大部在家姊志剛家,但家姊已去世,我幾次要姐夫找一找寄給我複印一下作紀念,但姐夫年已近九十,雖答應我,但許久沒有下文,我也只能等待。家父在任簡師校長期間,還向縣教育局要了點經費,在他的積極主持下,把家鄉郝莊村的老母廟改建成能容納六、七十名男女學生的初級國小,並推薦簡師的畢業生高香秋(新寨七里莊人)來此任教,使本村和鄰村的保心莊、王莊(來的較少)兒童能就近讀書。此校大約1931、1932年改建成,建成後家父並給此校攝了影,此影我仍保存。1935年家父離開簡師到縣教育局當職員,大約在1940年前後當過一段督學,後辭職任育英國小、湯家河國小校長,期間也曾到過外地企業當過辦事員、出納員等職,都時間較短。在民國及日偽時期,因他有一定的氣節與民族意識,不主動去結交權貴。在簡師任職時,積極發動和支持師生抵制日貨,支援長城抗戰。我稍長,親聞他和祖父商談不要再在教育局幹事了,將來那邊打過來(我已領會到是指中國打敗了日本)會不好說。祖父贊同,因而主動辭去督學職去從事國小教育。
1942年八路軍開闢路南地區,那時他和家兄志仁、家姊志剛都在湯家河國小或附近國小任教,與八路軍地方幹部有了交往,他也積極支持抗日活動。學校隔壁就是治安軍一個營部,有時八路軍的區長劉志一和文教助理文攻(他的族弟)深夜潛入他的住處,躲避敵情或交談情況。據文攻同志回憶,在此期間家父與王明德、李曉光等縣領導也已結識。家姊志剛與地方幹部交往更多,父親和我親見她和家兄志仁秘密刻印毛主席《新民主主義論》,他雖不參與但並不阻止(哥姐二人均於1946年入黨)。家父熟悉並積極支持八路軍幹部還有區長李赫光、區助理員暴興民等。我還聽說縣裡有一位名燕英(張九如,解放後在河北省出版局)的八路軍是他的學生,當時是否與家父有交往不得而知。我還記得一件趣事:日本宣布投降的前幾天,家父趕車拉著家姊、我和小弟志善跑敵情,路上遇到也在跑敵情的嚴柏年伯伯,(當時他是本縣出名的畫家、制印名家,不少八路軍地方幹部請他刻名章),急忙請他上車,同我們一起跑,大家在青紗帳的掩蔽下東躲西藏地折騰了一夜,次日送他回芍榆坨家,嚴伯母做棗糕款待我們。
遺憾的是家父雖同情和支持八路軍的抗日活動,但對共產黨的革命理論缺乏理解,祖國光復的那年末,他帶著對國民黨政府朦朧的正統觀念和老知識分子那種和平建國憧憬,到了大城市謀職。先到了唐山,後又至北平,在稅務局任事務員、科員,親歷了在國統區求職的艱難和反動政府機關內爾虞我詐,親見了接收大員的專橫貪婪,這些都教育了他,加之家兄志仁、家姊志剛先後在北平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對他的影響。我與弟弟都於1946年從樂亭中學參加了八路軍,這一切都促使他迅速覺醒,不久即在北平參加了黨的外圍組織“進步職員聯盟”,從事革命活動(當時在平現仍在北京的樂亭籍地下黨員劉仕三、溫益友等同志均知此事)。當時在平的他的學生,有些就是通過他與地下黨聯繫介紹去解放區投身革命的。1956年,我從部隊回京探親,家父與我眷戀時還講到,某年(時間我沒記準)他的老同學樂亭籍的國民黨要人張厲生來北平,邀請樂亭籍在平的同學、友好敘舊,他雖接到了邀請但拒不前往,畫家嚴柏年在北平舉辦個人畫展,他得到訊息即前往觀賞支持。1948年我在東北野戰軍11縱隊工作,遇到家鄉補充野戰部隊的幹部原樂亭縣六區區長張萬靈同志,他說,1947年任農曾回過一次家(可能是過春節),縣委書記王明德曾邀他作過一次談話,我問他談了些什麼內容時,他說:“我們只有擔任警戒的份兒,沒聽到談啥。”(原話如此)但從談話後縣裡並未阻止他回北平,可推斷當時縣裡對他在北平的活動是知情並理解的。北平和平解放後,市稅局對他繼續留用,直到1958年退休。
父親畢生熱衷於教育,除自己多年任職於教育界外,還鼓勵自己的弟弟、子女投身於教育事業,最多時我家同時有五人(父、叔、哥、嫂、姐)在國小任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