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任芷田,1968年 生於湖北浠水,1989年 畢業於武漢大學,現工作生活於北京。作品風格
任芷田的水墨實踐作品有著異常豐富的內涵和令人迷惑的張力。在他的漢字經典系列的畫面中,有著太多衝突的、不協調的、看似不相關的元素,當你開始品味與沉思的時候,這些衝突的元素會變得越來越豐富,越來越難調和,並且這些衝突也並不引向明晰的解讀。比如說,把《逍遙遊》寫在自由女神上,把《論語》寫在美國星條旗上,或者在《論語》上鋪開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圖。那種突兀、彆扭,卻無法獲得清楚讀解的困惑相當尖銳,並且具有某種挑釁性。
任芷田的作品仍然是使用毛筆、墨、水和宣紙,但是這一系列作品中的主體形象卻多取自網際網路上的數碼圖片。他將這些圖片放大,印製在宣紙上,那些排列整齊的毛筆字,通常寫的是中國古代的經典著述,有時是毛筆寫成的中文字元形成濃淡深淺不同的背景紋理,而畫面中的主體形象卻源自網際網路的數碼圖片;有時則相反,那些數碼圖像成為漢字書法的有趣紋理或背景。貫穿任芷田這一系列作品中的核心語法是兩種元素:毛筆書寫的中國古代經典和反映當代世界形象的數碼圖片。這些經典包括了《論語》、《道德經》、《孫子兵法》以及佛經,而那些當代的形象,有世界地圖、香港地圖、達爾富爾地圖、航空母艦、自由女神像、美國國旗、南極冰川等。
任芷田把古代的書法藝術與當代的列印技術,把中國古代的經典與當代世界的形象,把手工書寫與電腦製作這些不相關並且有著衝突矛盾的元素,通過他純熟的手法書寫、暈染而成作品。中文字元深淺濃淡,有時作為背景紋理,有時作為畫面主體,它們總是由上而下,排列整齊,看上去從容不迫,筆酣墨暢,而世界地圖或是航空母艦等各種當代形象,就如拼圖一般隱約呈現。任芷田的這一系列作品,以其核心語法的清晰構造,將宏大喧囂的形象與暗淡樸拙的書法字元進行對照與交織,究竟想表達什麼?當看到星條旗或是世界地圖上寫滿漢字時,我們還是很難知曉他對當代政治的具體立場和態度。比如美國的航空母航是在強調美國的強大?抑或在強調中國古代的文化經典更勝一籌?或者他想表達一種中西方文化的衝突和碰撞,一種深層文化對強勢政治的解讀和消解?從任芷田的作品中,我們很難得出具體明確的結論。
從當代生活的日常經驗來說,任芷田作品中的主體形象,我們早已在各種地方、各種場合和各種媒介上看到太多。但是只有這一次,觀者卻只能通過那些毛筆寫成的大大小小的中文字元,中國古代文化的經典段落,來思考那些我們早已熟視的形象。換句話說,當我們看觀看那些熟悉的代表現代與盛強,代表喧囂與騷亂,代表最新科技或現代戰爭的形象時,總是清晰的感受到,中文字元以顏體書法的那種樸拙寬厚卻氣勢恢宏的面貌,從那些當代形象的背景中頑強地浮現出來。因而,如果說從任芷田的這些矛盾元素的表面混合中,我們還無法確切理解與把握他所要言說的具體含義,但是他的作品毫無疑問給我們提供了一種觀察與審視當代世界的新的視角。在他的作品前流連時,我隱約有這樣一種感覺,好像一個幾千歲的中國老人,安靜從容地冷眼旁觀當代世界的風雲變幻。
任芷田還有一個系列作品叫《習字磚》,這一作品應該說是書法、裝置與行為藝術的結合,頗具後現代的意味。藝術家每日練習毛筆字,寫完一摞後,便用刷子漿糊將它鋪粘在舊的作品上,日復一日,一部《習字磚》就製作出來了。《習字磚》厚約十幾厘米,四四方方,擺在展廳里,觀眾只能看到最上面一張的書法習作。
《習字磚》搖擺在書法、雕塑與裝置之間。它並不是常見的書法作品的裝裱形式,它的內容也只是臨習過程中的片斷,而它的體積、製作過程和擺放方式使它更像雕塑或裝置。《習字磚》以輕薄弱質的宣紙,端正的習字作品粘疊而成,樸實含蓄,同時又以見稜見角端正樸實的體量令人感慨,引人沉思:一方面,它含蓄內斂,寂寞獨處,拒絕翻閱;另一方面,最上面的一頁其實也提供了所有下面其他頁的信息,完全沒有令人費解之處,但又意蘊豐富,引人深思。
《習字磚》不是簡單的將一摞紙鋪粘成塊,然後在最上面一張寫幾個字粘上去,它從最下面一張到最上面一張,每一張都是作者每天習字過程的成果。《習字磚》暗示它是這樣一種習字過程或是日常生活的結果,而並不要求,甚至拒絕證明這種生產過程的真實性。習字磚厚實的體量感與最上面那一張難以稱之為書法藝術作品的習字片斷,並不是向人展示任芷田的書法成就(他似乎對於自己的書法藝術的好壞並不在意,他書寫的目的並不在於,或者說並不僅僅在於書法藝術的提高)。換句話說,《習字磚》作為一件藝術作品的內涵指向的並不是書法藝術本身,而是頗具深意地指向了他完成這一作品的過程。作為一個習字者,每天沏上一壺茶,展開一張紙,面對著千年之前大師的字型屏神靜氣,雖力有不逮,但心嚮往之。可以很清晰地想像這一在空間上只占據一小塊地方的習字磚上,凝固了多少習字活動的時間,而所有這些時間並不以現代生產活動最為推崇的“效率”為原則,它甚至不以刻意提高書法技藝為目的。任芷田不會為了完成《習字磚》,而增減每日習字的數量與節奏。因而《習字磚》恰恰只是任芷田一段生活時光的沉澱,它以三維的體積凝結了一段尋常平淡的時光,從而使習字磚成為一個藝術家散淡生活的本真映照。《習字磚》在內涵上它自我指涉,自我包含,而並不向外指向世俗生活,也不針砭別人的生活方式,相反,它只是一種面向自我,面向屬我的生活方式的觀照與記錄。這種記錄含蓄耐心、誠懇坦率。
有趣的是,《習字磚》是一件藝術作品,但是因為這件作品意指藝術家的日常生活,因而畫家的書法練習以及將《習字磚》製作成形這一過程,奇妙地暗示著:任芷田將生活過程或生活方式本身製作成為一件藝術作品。任芷田通過《習字磚》完成了兩個轉化過程,第一,《習字磚》化腐朽為神奇,書法練習者的習字廢紙,被精心裱制製成一塊前所未見的藝術作品;第二,由於習字磚完全是他生活的忠實記錄,他必須每天寫字,然後裱制,從而使散漫平凡的日常生活也轉化成某種藝術作品。習字磚記錄、指向他的日常生活,而他的日常生活則結晶為習字磚。只有完成了《習字磚》這件作品,藝術家的生活才同時成為藝術。
在任芷田的工作檯上,除了畫、毛筆、字帖、茶具之外,還有一台筆記本電腦。毫無疑問,任芷田作為一個受過現代教育的藝術家,對於網際網路的使用並不陌生,從任芷田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他對Google Earth的著迷(他用的很多數碼圖片來自使用Google Earth的截屏畫面)。從生活方式來看,任芷田也和其他人一樣有著多重身份,職業藝術家、習字者、把上網衝浪作為消遣的普通人,這三重身份都在他的作品裡體現出來。因此,只有在了解了任芷田的生活方式之後,才有可能找到理解他作品的路徑。如果說在他漢字經典系列中,有太多的矛盾與衝突難以理解,那么《習字磚》或許提供了理解任芷田作品的路標。《習字磚》指向他個人的生活方式:我習字,我存在,習字就是我存在的證明。《習字磚》使這一證明具像化、體積化、藝術化。那么任芷田的水墨實踐作品,是否可以說是在藝術的維度上言說著:我習字,我看見,我創作,所以我存在。因此,或許正像任芷田並不在意《習字磚》的最上面一張是什麼字,以及寫得怎樣,那么同樣,我們是否也可以如此來看他的漢字系列作品呢?
將《習字磚》放到當代消費主義盛行的語境下來看,當大多數人都在以幸福為目標或者說是為了獲得幸福的物質條件而忙碌奔突的時候,習字者的日常練習的確是在言說著過去的時光,清風明月和琴棋書畫就足以怡情養性。而漢字經典系列作品或許並沒有就當代政治說出什麼清晰的立場,但是它卻執拗而明確地為觀察當代世界提供了一個我們或許已經遺忘的視角。
值得一提的是,任芷田的另一裝置作品《墨汁噴泉》在2008年798藝術節期間矗立在798創意廣場上,給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有人從環保角度解讀,有人認為是對世俗噴泉的拆解,有人甚至從政治的角度進行理解。但是在看過任芷田的作品之後,我聞到的則是舊日時光的芬芳墨香。
展覽簡介
2011年2月 安於無聊-任芷田個展ARTLABOR畫廊,上海2010年12月 “來自中國的新水墨藝術”-邁阿密亞洲藝術博覽會,邁阿密
2010年7月 字覺——當代文字藝術邀請展開幕 ,天津美院美術館
2010年4月 “當代中韓優秀美術作品展” 798
2010年4月 水墨方式與空間 宋莊東區藝術中心 北京
2010年 1月 不確定的可能性——798及周邊藝術群落青年作品展 宋莊美術館 北京
2009年12月 第一屆中國水墨雙年展 林州、北京
2009年11月 來自5.8米 荔空間 北京
2009年07月 哪兒都是這兒 ART LABOR畫廊, 上海
2009年06月 變卦 藝術通道, 北京
2008年09月 夢想照見現實 向上空間 北京
2008年09月 798藝術節loft戶外雕塑展 798創意廣場 北京
2008年08月 2008中國水墨年度匯展 北京環鐵時代美術館 北京
2008年07月 原料結合 - 中國、希臘藝術家的對話 MOCA當代藝術館 上海
2008年05月 首爾書藝雙年展 首爾 韓國
2008年04月 金色蓮洲當代藝術展 北京
2008年03月 黑橋當代藝術展 黑橋美術館 北京
2008年03月 漢字·瞳孔-任芷田個展 ART LABOR畫廊 上海
2007年12月 第二物波主義展 物波空間 首爾 韓國
2007年10月 《撞擊今天》- 任芷田水墨實踐
鍾照-山水回應作品展 798xyz畫廊 北京
2007年 生活在宋莊藝術家作品展 宋莊美術館 北京
1998年 任芷田畫展 藝術家俱樂部 北京
1997年 新奧特藝術走廊四人聯展 英東遊泳館 北京
1996年 策劃並參加:新奧特藝術走廊第一回開放展 英東遊泳館 北京
1993年 入住圓明園畫家村 北京
1991年 從事現代水墨創作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