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山公園

仙女山公園

仙女山公園屬大巴山余脈,位於今儀隴縣城西北12公里處,海拔765米。九座巍峨的山峰,蜿蜒起伏在群山簇擁、雲霧環繞之中,若一條吞雲吐霧的九節巨龍,作勢欲飛。

基本信息

仙女山公園屬大巴山余脈,位於今儀隴縣城西北12公里處,海拔765米。九座巍峨的山峰,蜿蜒起伏在群山簇擁、雲霧環繞之中,若一條吞雲吐霧的九節巨龍,作勢欲飛。 仙女山名,由來已久。《古今情史》和《儀隴縣誌》記載了一個生動的故事:在一千六百多年前,書生張英赴金陵應試,一日黃昏,在長江邊的采石磯,邂逅一美麗的浣紗少女,二人一見鍾情,暢遊江邊,至夜幕降臨,仍難捨難分。張英情不自禁地吟道:“五百年前未了期,采石磯下遇仙姬。”少女從容接吟:”匆匆若問藍橋事,二十年後會大儀。“張喜之不盡,欲覓一佳句答少女,瞬間少女已失蹤影。20年後,張英奉旨到羔羊縣(治所在今儀隴大儀山)任縣令。蒞任半載,日夕聞機聲,莫知所出,深以為怪。一天夜裡,張於睡夢中,見一少女飄然而至,正欲相問,少女含羞低吟:“五百年前未了期……”張英恍然大悟,急上前攜手言歡,良宵苦短,忽聞金雞報曉,少女告辭欲行。張英不捨,急問後會之期,少女答道:“機聲響處洞門開,即會面之期也。”是日,張率侍從尋機聲而去。行數里,至一山崖,見一石洞,門鑰宛然,前女出迎,二人相攜入洞,門即閉,從人呼叩不應,只從門隙滾出二圓石。再呼,則無聲息。從人捧石而歸,中道不舉。
後來,邑之好事者,鑿開洞門以尋究竟,洞內僅沉香木二段。於是鄉民籌資,將此二木分雕兩人肖像,並將二圓石置於腹中,設廟祀之,尊張為“土老爺”,少女為“仙女娘娘”。以農曆三月三日為仙女生日,是期舉辦廟會,進香還願,唱戲娛神,十分熱鬧。山遂於此得名為“仙女山”,其洞曰“仙女洞”。
《儀隴縣誌》“雜記志”第19頁載:“大儀山東門有古柏一株,寨門倚以砌成包,樹之半徑約八尺,下露一根,徑二尺許,枝葉蒼茂,數十里外望去,亭亭如蓋,常有雲氣,洵千年物也。”而今,古柏不知何年被伐,而古松確有一株,土人視為神物,“文化大革命”中被砍去半邊,但它仍頑強地生長於懸岩峭壁之上,為仙女山增添了一景。
為了發展山區旅遊業,開發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三蛟、觀紫兩鎮人民,攜手修通了至仙女山頂的公路,並集資興建了公園,修復了古建築,建起了文化長廊、亭閣,增添了遊樂設施 。
仙女山公園仙女山公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