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縣城3公里的仁里,位於登源河西畔。據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活動,村南留有龜山遺址。一條數里長的護村壩,蜿蜒如蛇。過去,壩上栽滿了柳樹桃花,一到陽春三月,便有“綠楊啼宿鳥,曉霧罩桃紅”之景象。村落隱隱約約,“近村隨地有煙霞”,顯現出奇特山水的娟秀之氣。“仁里八景”曾名揚鄉里,即槐墩夕照、石洞祥雲、龍坪積翠、大廟晚鐘、龜嶼浮煙、茅山夜月、鶴渚廻瀾、富陽春曉。
仁里人以教育為本,自古以來人文氣息濃厚,名人輩出。元代就有程燧創辦翬陽書院,明清兩朝又建多所。清末廢除科舉後,村中還建有徽州第一所洋學堂———思誠學堂(現名:思誠希望國小),還有績溪最早的女子學校———端本女校。明朝有進士程輅,官至兵部給事中;清代有翰林程秉釗,為翰林院庶吉士;近代名人,有程樂亭(胡適好友)、程本海(陶行知學生)、程宗魯(書法家)、程士范(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協副主席),還有原國家出版局副局長王子野(原名程敷鐸)。
同時,仁里也是工部尚書看中的地方。仁里原是績溪耿姓的發源地。據《魚川耿氏宗譜》載,南朝梁大同五年(539),工部尚書耿源進、助國鎮天大將軍(曾任杭州太守)衣錦還鄉途中,因雅慕新安山水,與弟耿汝進遊歷於此。在梁安(績溪)仁里,見其地山環水抱,風光旖旎,不惜輕棄生長里居,遷至這裡,並取村名為“仁里”。後來這裡成為程姓世居之村,故又名程里。由於人口迅速膨脹,明末清初曾改稱大仁里。仁里程姓來自歙縣篁墩,一世祖為藥公,名藥一,字東升,為程忠壯公十八世孫。唐光化元年(898),被舉薦為金鄉縣尹,因羨慕仁里一帶秀麗山水,於是舉家遷來定居。文革前村中還有石牌坊10餘座,以貞節牌坊居多,現僅存2座,其中以皇門公牌坊最為引人注目(現存遺蹟)。據說,這一牌坊是為官至皇門侍郎(在皇帝身邊服務的官員)的村人所立。村中還留有程姓一世祖的墓道坊,橫額上刻有“唐金鄉尹藥公墓道”。這是績溪現存唯一的文字完整的一座墓道坊,也是年代最為久遠的牌坊。村中的槐樹,相傳是這位程姓一世祖所栽,距今已有近千年,仍是枝繁葉茂。 村中耿姓唯一的遺蹟,是有近1500年歷史的“百步欽街”。根據耿尚書的功勳,當時皇帝御賜耿源進“免徵地”一塊,在村東井地段用磚砌壘“百步欽街”一條。青磚豎排鋪築,俗稱“釘栓磚”,意為金磚鋪地,並造廊亭,遮陽避雨,文官至此下轎,武官至此下馬。如今,雖廊亭已毀,但百步欽街道路保存完好。村中有東西兩口井,相傳東井是皇帝為下嫁仁里的公主所修。
雖然仁里村的輝煌已成過去,但是她的文化、她的美麗、她的生命,仍舊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仁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