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仁壽寺位於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林畲鄉境內的東面,有一座在田野凸起的石灰石山峰,東西北三面均是懸崖峭壁,唯有南面傾斜, 可修築台階拾級而上直達頂峰,山名曰:“仁壽峰”。
封頂中間有一塊大平地,面積有1500多平方米,仁壽寺就座落於此。寺內大殿均坐北朝南、大門朝東,寺 院內由五穀仙大殿、觀音殿、大雄寶殿、僧尼宿舍、俗家宿舍、大廚房、膳廳等建築群構成。
仁壽寺始建於明朝成化年間,塑奉“五穀真仙”神像,是福建省閩西北唯一的一尊神像。自古為汀州八縣遠近聞名的寺院。五百多年來,屢受天災人禍,屢廢屢興,足見民眾之信仰,信徒之熱情。
仁壽寺 又稱“仁壽峰”;在縣東距城39公里的林畲鄉舒曹村附近,有“獨占鰲頭”之稱。該寺原是邱氏宗祠,明成化間,邱氏祖祠遷出,於此興建崇祀神農氏的“五穀真仙廟”。
1966年,廟宇、佛像被毀,僧尼返俗。
1981年,落實宗教政策,僧尼返寺,重建殿宇,安裝自來水,鋪設水泥台階。
1990 年前,該寺由邱氏“籌建會”經營。
當前有比丘僧2人,居士2人,全年收入約4000元,主要靠信士、香客捐贈。
信教環境
石山仁壽峰系獅子拱球形,形象逼真,晨登峰頂,清風拂面,旭日東升,廟宇雄偉壯觀,飛楹拱斗,堅固美觀清朝鹹豐年間,有一知縣欣聞仁壽寺風光優雅,微 服來朝,寺僧不識,有失盛迎,知縣忿歸,私差下人,縱火焚廟,片瓦不存。
當地富戶“邱壽天”為首主持重建,時經一年,原樣大殿依然屹立,香火更加鼎盛,長汀、寧化、歸化、永安、將樂、三明、沙縣、尤溪、順昌、石獅等10個縣市的香客前來朝拜絡繹不絕。
紅軍軼事
仁壽峰山腳下有一處遠近聞名的溶洞天,名曰:“連峰洞”,洞內連線四廳,各具特色,奇峰怪石,似飛禽如走獸,洞生兩口,南進北出,夏天進洞涼風清爽,冬天進洞溫暖宜人,使遊人盡情享受,留戀忘返。
1930年元月至1933年八月間,毛澤東、朱德等紅軍領導率紅四軍第二縱隊、紅四軍第十一師、東方軍等紅軍部隊進駐林畲鄉棠桂村。東面仁壽峰山腳下有 一小村莊“石寨下”,由於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當時紅軍醫院就設立在這裡,小村莊為診療部、連峰洞為住院部、山頂仁壽寺為療養部,為當時搶救紅軍傷員的生 命起了重要作用。部分紅軍還在洞內石壁上刻下姓名,至今清晰可認,給後代和遊客留下了真實難忘的回憶。
如今,毛澤東舊居與紅軍醫院舊址連為一體,是供各地 遊客、學生、黨政軍領導、公務員前來學習、觀光、瞻仰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