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東方紅[中國人造衛星名稱]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繼美、蘇、法、日等國家之後第五個能製造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衛星採用自旋穩定方...
研製發射 東方紅一號 東方紅二號 東方紅三號 東方紅四號 -
人造衛星都卜勒觀測
人造衛星都卜勒觀測是指利用人造衛星發射的固有頻率和地面站接收頻率的“都卜勒頻移效應”來進行人造衛星定軌和地麵點定位的一種方法。 1957年,美國霍普金斯...
人造衛星都卜勒觀測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中國科學院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
中國科學院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以下簡稱長春人衛站)始建於1958年2月,1974年遷至長春市淨月潭西山。現有職工53人,其中科技人員36人,研究員1人,...
概述 相關介紹 發展歷史 -
人造衛星[環繞地球在空間軌道上運行的無人太空飛行器]
人造衛星(Artificial Satellite):環繞地球在空間軌道上運行的無人太空飛行器。人造衛星基本按照天體力學規律繞地球運動,但因在不同的軌道上受...
定義 分類 衛星工程 系統組成 主要用途 -
宇宙號人造衛星
宇宙號人造衛星根據國際宇宙計畫用蘇聯運載火箭發射的科學衛星系列。這些衛星由東歐各國研製探測儀器,蘇聯提供衛星保障系統。蘇聯混編有各種套用衛星、科學衛星和...
簡介 歷史開端(宇宙一1) 分類 型號和發射時間 重大事件 -
東方紅人造衛星系列
東方紅人造衛星系列簡介[1] 系列。關於“東方紅人造衛星系列”的其他意思,東方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始於1970年的人造衛星計畫。該系列的衛星...、氣象觀測和科學研究。人造衛星是發射數量最多,用途最廣,發展最快的太空飛行器...
簡介 -
《翱翱九天:從人造衛星到月球探測器》
《翱翱九天:從人造衛星到月球探測器》作者張熇,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於2007年10月1日出版,屬科普類書籍。
編輯推薦 內容簡介 -
星簇計畫
2010年是歐洲“星簇計畫”實施10周年。歐洲航天局16日說,這一計畫使人們對太陽與地球間的相互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歐航局當天發表公報說,“星簇計畫”...
簡介 歷史沿革 研究 結構 組成部分 -
李濟生[中科院院士、人造衛星軌道動力學專家]
李濟生,山東濟南人,中科院院士,人造衛星軌道動力學專家,1966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天文學系。畢業後一直從事人造衛星軌道動力學和衛星測控技術研究,現任西安...
人物經歷 學術成就 學術論著 獲得獎項 人物評價 -
殭屍衛星計畫
殭屍衛星計畫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畫局(DARPA)推出一項代號為“Phoenix”的研究計畫。該項目旨在將成為太空垃圾的報廢衛星進行回收,以實現太空資...
簡介 歷史 技術 方法 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