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人與花心各自香10》是讓您開心而不是受罪,供您享受而不是“學習”的詩詞讀本。
作者簡介
孫濤,男,1971年出生,江蘇豐縣人。《同一首詩》屬於本人編寫“經典系列”之一,還有《有“畫”要說》和《大話廣告》兩套圖書在修訂中。現已創辦孫濤工作室.法律顧問周保枚。
圖書目錄
編者說 我“詩”故我在
作者說 人去餘音未散,夜夜夢回唐朝
導讀 同一首詩,N種讀法
第一章 一花一世界,一鳥一天堂
最具春天意味的元素
十大名花排行榜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海棠依舊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我豈肯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
似這般得清閒的誰似我?
第二章 美酒飲教微醉後,好花看到半開時
天仙不行地,且借水為名
有一朵花……我相信我把她馴養了
“三”是中國人做總結時喜歡用的數字
百年苦樂半相參,會占便宜只半
第三章 一枝淡佇書窗下,人與花心各自香
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
一些和圖書有關的基本概念
孟母三遷
足球原產於中國
……
第四章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名句索引
精彩評論摘編
文摘
最具春天意味的元素
春思 賈至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
在四季中,春天是最容易觸動人心的季節,一針新芽、一片落紅,都可能讓人欣喜或感傷。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的生機勃勃,在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中表現得最為淋漓盡致: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裡,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都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的,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裡,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裡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子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里工作的農夫,披著蓑,戴著笠的。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他們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
小草、鳥兒、桃杏、蜂蝶、風箏、兒童、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些都是最具春天意味的元素,也是古詩詞永恆的主題。
春行即興 李華(唐)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春暮 曹幽(唐)
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
林鶯啼到無聲處,青草池塘獨聽蛙。
涌金門見柳 貢性之(元)
涌金門外柳垂金,三日不來成綠蔭。
折取一枝入城去,使人知道已春深。
永豐坊園中垂柳 白居易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
永豐西角荒園裡,盡日無人屬阿誰?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鶯梭 劉克莊
擲柳遷喬太有情,歲歲時作弄機聲。
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工夫織得成。
寒食夜 韓■
惻惻輕寒翦翦風,杏花飄雪小桃紅。
夜深斜搭鞦韆索,樓閣朦朧煙雨中。
晚起 饒節(宋)
月落庵前夢未回,松間無限鳥聲催。
莫言春色無人賞,野菜花開蝶也來。
若要尋找傷春的作品,更是多如牛毛,因為人是一種最會臭美的動物,一高興了,就覺得花兒是為他才開得艷,鳥兒是為他才叫得響,牛頭上之所以長兩隻彎角那是因為他不喜歡直線!
反正整個春天都在圍著他打轉。
清朝那個活得(或者說是希望活得)至精至細的文化人兒李漁在他的名著《閒情偶寄》中說得更邪乎:“花者媚人之物”。看到了吧?花開是為了調戲人!
可要是趕上哪天不高興了,你再看吧——花也蔫巴了,鳥也啞巴了,牛角長彎了那是牛它媽沒做好事!整個世界忽然都對不起他,瞅誰都是一堆肉。
這就是人,甚至連“自然界”都被人弄得不“自然”。
“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這是老外海德格爾說的。中國人勁兒上來也一樣浪漫,哭過笑過打過鬧過了還沒完,他還要作詩,或者捶胸頓足或者長吁短嘆作出來的無非是些“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之類的東西。
詩作好了還沒完,他還要爬到高山上去吟去誦,等到氣喘吁吁歪歪扭扭四腳並用連滾帶爬總算是“爬”上了山,一張嘴卻忘了詞!
根據一些上過特高的山頂的人的說法,站在山頂上視線開闊、風景壯麗得總讓人想讚頌點什麼,語文學得不太好,實在沒詞兒的多少也得“嗷嗷”地號上兩嗓子。這話說得比較有意境,其實說穿了關鍵還是上來一次不容易,這輩子可能也就這么一回,多少總得喊點什麼才沒白費那個吃奶的力氣。
而且這些人好像還都是一個學校畢業的,喊出來的都差不多——我征服了山!
喊完了還沒完,還要插面旗什麼的,沒帶旗的最起碼也要學孫猴子樣撒泡尿,再找棵大樹刻上“到此一游”這幾個旅遊界最經典的大字。
山無語,由著人折騰,因為自然從來就不是能被征服的。
自然本身是變化無窮的,不論朝暉夕陰、暴雨明霞,還是飛絮滿天、黃葉遍地,種種奇景,都值得人們在恬靜中或快樂中賞心悅目,而不是去征服。
春日醉起言志 李白
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
所以終日醉,頹然臥前楹。
覺來盼庭前,一鳥花間鳴。
借問此何日,春風語流鶯。
感之欲嘆息,對酒還自傾。
浩歌待明月,曲盡已忘情。
一花一世界,一鳥一天堂。
西方的詩人從一粒沙中看世界,從一朵花中看天堂,英國詩人華茲華斯說:“一朵微小的花朵對於我,可以喚起不能用眼睛表達出的那樣深的思想。”
中國的理學家兼詩人程頤也認為“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不過文武雙全的大哲學家王陽明不理他這一套,他說:“我沒這個閒工夫!還是先去理會自己的性情吧,須能盡人性,然後方能盡物之性。”
王陽明這話說得有點兒太理性,一般情況下珀們中國的文化人兒不像他這樣,看到些花花草草也都激動得一塌糊塗。不過文學青年們可千萬不能像華茲華斯這么沒見識,隨便看到個“微小的花朵”都能喚起他心靈的窗戶都表達不出來的深刻思想,在中國,“哇噻”之前一定得先睜大眼看清楚那是朵什麼花什麼草,不能瞎激動,不然會有大把人捂著嘴跳出來笑你俗。P2-8
序言
我“詩”故我在
《唐詩地圖》最為風行的時候,有一天,我接到一個電話。是深圳一位作者打來的,說他也寫了一套有關詩詞的書,跟同類的書不同,問我們有沒有興趣出版。我請他先寄一些過來看看。過了幾天,我就讀到了這套書的部分章節。
這套書的確與眾不同。雖然同樣是圍繞詩詞,可它結構這些詩詞的方式很不一樣。它首先沒有受年代的局限,從《詩經》到現代新詩,只要是覺得好的,皆入法眼。它更加沒有沿襲按作者或按主題編寫的慣常思路。這上千首詩詞,先被作者融會於心、共冶一爐,然後,依照寫作之時的感覺、意緒或者思考,以一種非常個人化的排列組合,伴著意識流般形散而神不散的自由風致,通過作者那一手靈動漂亮的文字,汩汩而流,自然而出;“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作者時而娓娓道來,時而侃侃而談,不光品味詩詞、月旦人物,而且縱橫古今、上天入地,穿插了大量歷史知識、文化典故、趣聞逸事乃至當紅段子。
這樣的內容,這樣的結構,這樣的學養,這樣的態度,複合而成一種醇厚的趣味。我想,這正是這套書最富魅力也最難克隆的地方。
蕭伯納說過,許多英國人終生不看莎士比亞,是因為幼年時老師強迫種下的惡果;林語堂也說過,許多中國人離校以後終生不再讀詩,是旨趣未到而學校逼其必做所致。我們對這樣的經驗一點也不陌生。就是功利化的、本末倒置的、活生生抽掉趣味與快樂的被異化了的語文教育,敗壞了我們對美麗詩詞的胃口。從小到大。被迫背下的引不起太多感覺的詩句越多,我們對詩詞的興趣消失得便越徹底,這真是太可悲了!
看得出來,作者努力讓詩詞回歸自身,還原被失敗的教育遮蔽直至扭曲了的詩詞本身豐富的趣味。他不引導您去探究詩詞的原意,琢磨作者表達了什麼;他更多地慫恿您放開懷抱,追問自己從詩詞中感受到了什麼。在這套書裡面,沒有意識形態,沒有正統觀點,沒有中心思想,也沒有什麼專家意見;有的,是突出的個人感受,是藉由個人感受重新釋放出來的濃縮在詩詞當中的人生與情感,以及在此過程中所獲得的趣味盎然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的審美愉悅。
也就是說,這是一套讓您開心而不是讓您“受罪”、供您享受而不是供您“學習”的詩詞讀本。隨意翻開,您就能立馬進入一個輕鬆快意的魅力空間,仿如盛夏納涼或冬夜圍爐的當兒,聽一位有學問、有品味而且有情趣、有生氣的年輕朋友,從容自在、信馬由韁地聊天。您增長了見識.您豐富了談資,您刷新了對某一些詩句的領悟;更重要的是,您進來了,您感受並且享受了。您漫不經心有一搭沒一搭,昨晚在床上翻兩頁,今早在廁上讀幾行,明天在出行的車上觸景傷情吟一句,終有一天,您浸淫既久翻爛了書,恭喜您好歹腹有詩書氣自華了。
在眼下這樣一個物質泛濫的時代、欲望奔突的時代、消費至上的時代、信息過剩的時代、流行文化的時代、行色匆匆的時代和全球化的時代,自我因為受到太多不同方向的牽引而離心離散離異並終至花果飄零。此時此刻,作為一個中國人,心中葆有一縷唐詩宋詞的芬芳,實在是太重要了。
在為包括《唐詩地圖》和《宋詞地圖》等在內的“文化快旅”叢書(本社,2004年6月)所寫的“策劃者說”中,我曾經這樣說過:“我們依稀感覺,經過十幾二十年太多的物質、太多的信息和太多的潮流異常密集的壓縮餅乾式的狂轟濫炸之後,中國的心靈,可能開始嚮往經典的恆定、經典的純粹、經典的雋永,以及經典所特有的已然陌生卻終究親切的深刻的‘故園之思’。”
當時還是“依稀感覺”,現在顯然“強烈覺得”。我強烈覺得,在這樣的時代,作為一個中國人,有機會親炙中國詩詞經典的優雅與美麗,完全是一種福氣。這些詩詞的經典,是物質之外的性靈,是流俗之上的精華,是駁雜之中的單純.是重壓之下的逃逸,是欲望的解藥,是現實的想像,是此時的別處,是人文的溫暖,是鄉愁的慰藉,是無盡流浪途中遠方那一盞撩人的燈火,是中國心靈對文化深處精神密碼絲絲入扣的認同,是無可替代的貼心會心與舒心,是離散的自我的向心之力和凝聚之氣,是家,是“在”。悵望青山,仰觀白雲,我“詩”故我在!
所以,當我終於讀到作者孫濤近150萬字的全部書稿的時候,我震撼,我感動!
孫濤今年才35歲,為了完成這套書稿,花了整整15年。在查找資料的階段,他在半年的時間之內幾乎翻遍了深圳書城數千冊相關書籍,手抄的筆記高可盈尺。著手編寫之初,還沒有電腦,他手寫的初稿達20多萬字,修改時又逐字逐句抄了三遍;中途鳥槍換炮,他全憑一己之力將書稿輸入電腦,結果打字速度突飛猛進,至今仍然保持每分鐘一百多字的速度。最後修訂,作為家庭經濟支柱、上有老下有小的他,寧可慘澹度日,也辭掉所有工作,專心致志,隱居偏僻小鎮10個月!
孫濤通過堅韌的工作,對他心目中上千首中國經典詩詞,進行了個性化的和時代性的演繹。他替我們這個時代的普通讀者,開鑿了一條通往詩詞世界的迷人之路。一旦上路,您將如行山陰道上,應接不暇,美不勝收。因為孫濤,讀者諸君您有福了。飲水思源,我們都應該感謝他。
孫濤這套大書,對我們的編輯工作也提出了挑戰。除了通常的工作,我們還自動擔負起“導遊”的職責——作者鋪路,編者導遊。我們做了多種形式的提示,立起了不少路標,就是為了方便讀者您可以從各個不同的“入口”進來,從容上路,各取所需。我們還專門炮製了《同一首詩,N種讀法》,就在後面。這是說明書,也是導遊圖,您可以參照。您當然也可以完全棄之不顧,憑著自己的性情與智慧,自我探索,走出只屬於您自己的私家路徑。對於這樣的讀者,我們首先致以十二萬分的敬意!
我們還採取了一個大膽的反彈琵琶之舉:不要圖片。都說現在是讀圖時代,誠然。我們拿到這套書稿的第一反應,也是要圖文並茂地處置之。可後來我們放棄了這個慣常的想法。哪怕是再精關的圖片,一旦具象,一經坐實,總難免固化、收窄和侵略讀者您的想像空間。這是我們最為擔心的。我們就想保留詩詞自身開放的想像空間,好讓您更加不受干擾地以自己的個人視野與之交融,升華出更高的審美境界;讓詩詞更充分地呈現出純粹的文字之美和韻律之美。圖片當然自有圖片的美;可在圖片泛濫無孔不入目迷五色審美疲勞的時節,不要圖片,素麵朝天,是不是反而有一種以白當黑返璞歸真的清新空靈之美?這還得請您來判斷。
譚庭浩
2006年1月15日
附記
本系列第一輯推出以後,有讀者建議,雖然“不要圖片”初衰不壞,可放點圖片,亦未嘗不可。我們從善如流,就在這第二輯增加了圖片。希望這確實能豐富您的感受和趣味,是“加法”,而不是“減法”。記得某一洋酒的廣告詞有云:“世事無絕對,只有真情趣”。您說是么?
2007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