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原文見《左傳·桓公十五年》:祭仲專,鄭伯患之,使其婿雍糾殺之。將享諸郊。雍姬知之,謂其母曰:“父與夫孰親?”其母曰:“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將享子於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殺雍糾,屍諸周氏之汪。公載以出,曰:“謀及婦人,宜其死也。”夏,厲公出奔蔡。
本意為:一個女子,是人人皆可以為其丈夫的,至於父親,為天然骨血關係,只有一人,不能與夫相比。
春秋時,鄭厲公因祭仲專擅國家大權,害怕對自己的君位不利,於是暗中派祭仲的女婿雍糾去殺祭仲。結果被祭仲的女兒,也就是雍糾的老婆雍姬預先得知。
內心還沒想好站在哪邊的雍姬,回到娘家後先問了母親:“父親與丈夫哪一個更親近?”
母親說:“任何男子,都可能成為一個女人的丈夫,父親卻只有一個,怎么能夠相比呢?”
於是雍姬便將丈夫的謀劃告訴了祭仲。此後,雍糾被殺,鄭厲公逃離鄭國。
可見人盡可夫本意為:一個女子,丈夫可以很多選擇;至於父親,為天然骨血關係,只有一人,丈夫又怎能比?這裡算是從傳統孝道出發的,這個詞語本身也根本沒有奇淫的意思。
現在卻為貶義,形容生活作風不檢點的女子,可以和所有的男人產生不正當關係,當自己的丈夫看待。和原本的意思已相去極遠。
典故
祭仲專權,鄭厲公對他很擔心,派祭仲的女婿雍糾去殺他。雍糾準備在郊外宴請祭仲。雍姬知道了,對她母親說:“父親與丈夫哪一個更親近?”她母親說:“任何男子,都可能成為一個女人的丈夫,父親卻只有一個,怎么能夠相比呢?”於是雍姬就告訴祭仲說:“雍氏不在他家裡而在郊外宴請您,我懷疑這件事,所以告訴您。”祭仲就殺了雍糾,把屍體擺在周氏的池塘邊。鄭厲公裝載了屍體逃離鄭國,說:“大事和婦女商量,死得活該。”夏季,鄭厲公逃亡到蔡國。六月二十二日,鄭昭公進入鄭國。
原文:
祭仲專,鄭伯患之,使其婿雍糾殺之。將享諸郊。雍姬知之,謂其母曰:“父與夫孰親?”其母曰:“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將享子於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殺雍糾,屍諸周氏之汪。公載以出,曰:“謀及婦人,宜其死也。”夏,厲公出奔蔡。六月乙亥,昭公入。《左傳》
這是“人盡可夫”的出處。因此認真看來,本來的意思跟現在大家熟知默認的意思相去極遠。
自己的丈夫要殺害自己的父親,在兩者只能選擇一個的生死關頭,她的母親說“父一而已,人盡夫也”。是從血緣的唯一性上做了比較,指出兩者的不可比性,父親只有一個,而丈夫選擇的範圍就是天下男子了。
張愛玲用她的嘴說了一句有很震撼力的話:“任何人,當然這‘人’字是代表某一階級與年齡範圍內的未婚者。在這範圍內,我是‘人盡可夫’的!”
因此這個詞語本身根本沒有奇淫的意思。
其實現在天下人無一不是人盡可夫人盡可妻,不過是於千萬人中尋唯一靈魂之伴侶,這個人可能是任何一個。把“人盡可夫”和“人盡以為夫”放在一起,意思的區別就一目了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