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街道的建設,先後歷時百年,經過了幾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遠在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日俄戰爭後,日本從俄國人手中奪取了南滿鐵路(長春至大連間)。為了對其進行經營管理,開始有規劃的市區建設。在長春頭道溝(現長春火車站一帶)購置土地,修建了長春火車站,並在車站前修建了直徑175米的街心廣場,初建時命名為“大廣場”,後按當時長春內所有廣場的方位改名為“北廣場”,由廣場向南修建了一條長約900米的大街,也就是現在人民大街北段(站前至勝利公園東北角,頭道溝北沿的一段),這一段僅占整條大街的十三分之一,這就是人民大街的最初雛形。按當時日本人的規劃,將長春站前至七馬路規劃為“滿鐵附屬地”。
規劃設計的當時,在道路寬度上有過多次反覆。當初的設計主持人是滿鐵土木課課長、工程師加藤與之吉。他根據當時日本東京的標準,設計這條街道寬度只有幾十米,遭到首任滿鐵總裁後藤新平的批駁。加藤再次提出展寬到28.8米,又遭到後藤的斥責,並被後藤派往歐美考察去了。最後確定路寬36米。36米寬的街道,現在已經狹窄了但在百年前,汽車剛剛出現,客貨運輸都處在以馬車為主的時代,按當時日本東京的標準,也是最寬的。路型修成以後,對於只有幾千人口的長春“滿地附屬地”來說,顯得過分的空曠,當時很不為人們所理解。
這條街道,最早被日本人按中國式地名命名為“長春大街”。1922年,日本殖民當局,把滿鐵附屬地的街路名一律改成日本式名稱,因此更名為“中央通”,意為中央大街。北段的這個名字,沿用到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投降為止。
東北淪陷以後,長春成為日本帝國主義統治東北的中心,日本人進行了大範圍的城市規劃和建設。為接續已經建成的“中央通”,作為市區的縱向中央幹道,決定向南延伸,並且命名為“大同大街”。從勝利公園門前往南,路寬擴展到54米,分成快慢車道,有4條行道樹組成的綠化帶(也是分車帶)。因為日本人在規劃上採用了環狀平面交叉的體制,所以在這條大街上共有6座圓形廣場,既是回車島,也是綠地。
淪陷時期工程的施工,是由北向南推進的。開始是跨越頭道溝,伸展到現在的人民廣場。因為地形起伏大,工程量大,所以在30年代使用過鐵路翻斗車,鏟運機等先進的施工機械,這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
工程大體是:1932年開工,1933年修到人民廣場附近;1935年至1936年到達解放大路口;1937年至1938年到南端的衛星路口;1939年以後,無大變化。工農廣場以南的路段,只完成了快車道,沒有綠化,人民廣場以南的人行道,沒有鋪裝路面。車道全部採用灌注式的瀝青路面。大部分是碎石基礎,局部採用無筋混凝土基礎。1941年以後,日本人因經費短缺,只能維持原狀了。儘管這條大街最先採用了電力、電訊線路地下化的新技術,但直到日本帝國主義投降為止,還是一條沒建成的街道。人民廣場以南建築物稀少,以北地段,除了三中百貨店(今百貨大樓)和日本毛織株式會社(今省建築設計院)兩處商店外,基本上都是官衙和企業的辦公樓,所以日本人稱這條街為“辦公室街”;又因為這條街集中了銀行和日本的金融企業,日本人又自詡為“滿洲的華爾街”。
當修築這條大街時,沿途有新發屯、城後堡、義和屯、福安屯等多座村落,日本殖民當局急於修路和建築,就不顧中國人的死活,強制驅逐村民強拆民房,強占農田,使大批農民流離失所。修建“大同廣場”和偽法務部辦公樓(今市公安局辦公樓)時,就曾有村民被逼上吊自殺。
日本人原打算讓這條大街直通南環城路,但南端要跨越小北溝等幾條深溝,無論高填方還是架橋,工程費用都很大。因此,只好改修一條折向西南的小路,以連結通往南部市郊的道路。
抗戰勝利後,蘇軍進駐長春,在人民廣場中心為自己修起一座空軍紀念塔,把這條街更名為史達林大街。1946年5月國民黨占據長春以後,把街道分成兩段,改北段為中山大街,南段則按蔣介石的名字改為中正大街,中心廣場也同時改為中正廣場。1948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長春,從此,長春這座美麗的城市又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1949年3月,為了表達中國人民與蘇聯人民的友好關係,這條大街又以蘇聯國家元首史達林的名字命名為史達林大街。1996年5月1日更名為人民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