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人格解體障礙(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又稱為人格解體神經症(Depersonalization neurosis),是一類以持續或反覆感到自己的精神過程或身體被分開為特徵的心理障礙。
人格解體容易診斷而難予定義。從臨床需要出發,可將上述現象用“人格解體”
這一術語概括。由於患者常用“似乎是”來形容他的形形色色的體驗,而且感到奇怪,難於描述,因而常常容易被誤解,也即被歸入某一精神病類型。例如,把“我已死”、“我不存在”或“我和身體不在那裡”等體驗,歸入精神性抑鬱症的妄想;把情感喪失或感覺到一切行動都是自動的或像被人操縱的木偶,懷疑成是精神分裂症,等等。
症狀診斷
病人對自己,包括他們的身體,生活有著扭曲的知覺,由此造成他們的不適感覺.病人感到自己像機器人,或者像生活在夢中.通常這些症狀時間短暫,並同時伴發焦慮,驚恐,恐怖症狀.但是有時症狀可以變為慢性,持續或發作許多年.病人對自己的症狀難以描述,並對自己是否會精神失常感到恐懼.病人有不真實感,覺得周圍的世界不真實,如做夢一般.
本病對有些病人影響較小,但對有些病人影響巨大,甚至造成功能殘疾.雖然部分病人能適應人格解體的感覺,甚至抵擋不利影響,但是另一部分病人則對自己的心理狀態感到焦慮,擔心自己是否會發瘋,或者對於身體的異常感覺以及對周圍世界的陌生感所蘊涵的意義反覆思索.
診斷主要依賴於症狀表現,之前排除軀體疾病,物質濫用和其他分離性障礙.心理測試和特殊精神檢查可以幫助診斷.
病因和發病機制
人格解體障礙的病因尚不清楚。人格解體是對威脅生命危險的常見反應,較不嚴重的心理社會因素也可促發。Mayer-Gross將人格解體歸因於某些個體腦內預先形成的反應,Janet則認為人格解體的發生有生物學素質。Frend將人格解體解釋為一種防禦機制:通過否認自己的體驗從而否認促發有罪感的來源。
臨床表現
人格解體障礙多發病於青春期或成人。兒童也可能發作;但因患兒不會主動敘述,因而難以發現。臨床中很少患者會以人格解體作為主訴去看病,但患者可以焦慮,驚恐或抑鬱去看醫生。患者的主要症狀是感到精神過程或身體的分離與疏遠。患者感到像一架自動機,或仿佛生活在夢中或電影裡。患者有一種感覺:自己是自己的精神過程、自己身體或部分身體的外部觀察者。可出現各種感覺缺失、缺乏情感反應、以及感到自己的行為包括言語缺乏控制。患者的現實檢驗能力完整,即知道這只是一種感覺,自己不是一架真的自動機。
預後治療
大多數病人可以完全康復,特別是那些症狀和應激有關,而這些應激問題可以治療中解決.有些病人治療效果較差,但也會慢慢好轉.
人格解體的感覺一般短暫而自發緩解,只有當症狀持續存在,反覆發作或對病人造成痛苦,才需要正規治療.各種心理治療(如精神分析,認知行為治療,催眠)對部分病人有效而不是全部.鎮靜劑和抗抑鬱劑對有些病人會有所幫助.其他一些以人格解體起病或與此有關的精神疾病必須予以治療.治療中必須分析應激和本病發生的關係。
相關研究
塔克從300多名患者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中得出結論:(1)人格解體是一種明確的體驗,當用這種方法問到曾有此種體驗的患者時,他們是立刻就明白的。(2)人格解體是一種原發的內心感覺狀態,可能發生於許多情緒狀態之下,包括病理的和正常的,亦可出現於憂鬱情緒和認識過程障礙的情況之下。(3)具有人格解體症狀的患者往往有慢性焦慮、持續性憂鬱情感和一不定期程度的思維病理變化表現,在評價人格解體與思維過程的關係中,發現人格解體多見於思維分解與概念界限混淆不清的病例中。(4)人格解體與焦慮有明顯關係,但與妄想或幻覺現象沒有明顯的相關,與猜疑和妄想狂尤少聯繫。(5)人格解體現象與精神分裂症聯繫較多,特別是在隱襲性或邊緣狀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這種疾病患者比在混合性憂鬱症中更為多見。而且,許多有人格解體現象的病人也有顯著的癔病特徵。(6)人格解體在年輕人中較常見,但與性別無關。
有關研究發現,人格解體的發作持續時間從數秒到數月,最常見的為數分鐘或婁小時,該症狀在許多疾病中出現,但也見於正常人,特別在疲憊狀態、藥物中毒或似睡非睡之時。孤立的的短暫發作,特別是在疲乏之時,需與顳葉癲癇區別,後者在臨床基礎上是可以區別的。人格解體可能出現周期性、持續性現象,最常見的病理情況是伴發於焦慮綜合症,特別是災難性綜合症或恐怖-焦慮-人格解體綜合症。在正常女性中常伴發於輕度的廣場恐怖症,亦見於神經症和精神性抑鬱,尤其是在嚴重抑鬱時。少年有時在極度恐慌時可出現急性人格解體,從而導致嚴重行為障礙,但不能誤診為重性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