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人本理念,就是以人為本的理念。以人為本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尊重、互信和支持。
歷史
起源
“以人為本”的人本理念在中西方都有悠久緣起。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拉(公元前490—421)提出著名的論斷:“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的驚訝,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學術觀點
[1]這是充溢著以人為本精神的哲理。中世紀歐洲籠罩著教會神權統治。14世紀到19世紀的歐洲思想解放運動,重新弘揚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先後出現了人文主義、人道主義、人本主義思潮。現在理論界有的權威性文章大都認為,以人為本,人文主義、人本主義都是同一個概念。“Humanism(英文)譯為漢文可譯為人文主義,也可譯為人道主義,還可譯為人本主義。”[2]在我國古書中最早明確提出“以人為本”的是春秋時期齊國名相管仲(前725年前後―前645年)。《管子》“霸言”篇中說:“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3]以人為本作為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的口號,強調以作為個體而存在的“人”為出發點,以實現人應有的權益為宗旨,立足於反對中世紀的封建專制和宗教壓迫,強調人的生存權利、充分享受世俗生活的權利、愛和被愛的權利等等,提倡人性解放、個性自由。因而具有人性解放的意義。為此馬克思概括說 :“社會是人同自然完成了本質的統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復活,是人的實現人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界的實現了的人本主義。”[4]中西方關於以人為本的人本理念和識見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近代套用
馬恩論述
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在無產階級的占有制下,許多生產工具必定歸屬於每一個人,而財產則歸屬於全體個人。只有在這個階段上,自主活動才同物質生活一致起來,而這又是同各個人向完全的個人的發展以及一切自發性的消除相適應的。”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指出:“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資本主義占有方式,從而資本主義的私有制,是對個人的、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第一個否定。但資本主義生產由於自然過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對自身的否定。這是否定的否定。這種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
社會中的套用
由此可見,把社會主義所有制視為個人所有制是馬克思始終一貫的見解。馬克思所闡釋的個人所有制是以勞動者在聯合占有的生產資料中享有一定的所有權為特徵的,是以能否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終極目標的。一方面,生產資料是勞動者集體占有、共同使用的,任何個人都無權分割;另一方面,在這些用於集體勞動的生產資料中,每個勞動者都享有一定的生產資料所有權,這就是在自由聯合的勞動條件下實現勞動者與生產資料所有權相統一的具體形式。換言之,勞動者如果在其中沒有取得個人所有權這種所有制就體現不出人本的性質,人的全面發展就會受到經濟基礎的強大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