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又稱人工替代棲息地,主要是用於濱海河口區重建喪失的灘涂等的替代方法。套用最廣泛的是漂浮型人工替代棲息地,也被稱作漂浮型人工濕地、人工浮島、生物浮床等,是目前快速有效重建濱海河門濕地的方法。
發展歷程
日本科學家首先在1920年創建了以吸引魚類產卵、修復產卵場為同的的人工林代棲息地,此後德國、韓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印度、西班牙、英國、美國等陸續開展了人工替代棲息地的構建及其功能研究,但主要目的還是淨化水體、美化環境等。
人工替代棲息地上的植物的根系與水體直接接觸的,為濕式人工替代棲息地,反之為乾式人工替代棲息地。目前,套用最廣的構建方式為有框架的濕式人工替代棲息地,約占總量的70%。人工替代棲息地的構建分為單體和聯體2種方式,每個單體長2~3米,可設計成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單體或聯體的整體健在構建人工替代柄息地過程中十分重要,尤其是在風浪較大的水體中。
結構
目前,套用最廣泛的是漂浮型人工智代棲息地,也被稱作漂浮型人工濕地、人工浮島、生物浮床等,是目前快速有效重建濱海河門濕地的方法。它是上下兩層結構,上層種植挺水植物,主要吸引因灘涂喪失而缺乏棲息環境的水禽下層種植沉水植物,能充分利用水下空間,有效利用各類水生植物的根系及微生物和基質的複合聯動效果,重建水生生物特別是灘涂依賴性魚類的產卵場和索餌場。研究證明,漂浮型人工替代棲息地對魚類集群產卵和幼魚索餌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效益
生態效益
從食物鏈和食物網的營養結構及能量流動來看、人工替代棲息地具有重要的生態效益。目前長江口受損灘涂濕地生態修復的一項關鍵性研究是,認識人工替代棲息地立體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進一步研究其能量流動的特徵,從而為評價人工替代棲息地的生態修復效果提供理論依據。首先,查明人工替代棲息地的水生生物(魚、蝦、蟹、螺、昆蟲等)的種類、密度及其單位體積的生物量。其次,研究這些水生生物的食性、弄清它們之間的營養結構和食物網關係。再次,調查人工替代棲息地的植物生長狀況。在上述本底調查的基礎上,建模分析人仁替代棲息地的能量流動,估算單位面積的人工替代棲息地生態效益。人工替代棲地的生物多樣性除了可有效保證自身系統的穩定,發揮生態效益外,也是人類活動干擾生態系統中物種的重要基因庫,能增加種群的遺傳多樣性,創造一個人工系統,回復甚至重建生態價值。
社會效益
人工替代棲息地的社會效益主要包括旅遊休閒、文化、教育及科學研究等價值。人工替代棲息地推廣示範區的構建體現廠獨有的社會公益特質,將為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就業做出積極的貢獻。例如,結合黃浦江兩岸用地調整和功能開發,通過業工替代棲息地改善濱江生態環境,可開闢獨具特色的公共活動風景線,構建具有現代都市特徵的可移動式的濱江景觀帶和休閒旅遊相結合蘇州河綜合整治,以蜿蜒曲折的自然流向為主軸,通過構建人工替代相息地,可進一步挖掘體現兩岸自然與人文相融合的發展理念的新景觀,形成水質清清、環境優美、文化內涵豐富的濱水景觀亮點。人工替代棲息地的景觀水系功能定位,不僅有利於防汛排澇,而且可護岸護堤,保障城市生態安全。利用它的自淨能力,可以改善內河水質。通過多種挺水植物的組合、能改善城市景觀多樣性,促進水上旅遊。提升休閒品位,發展相關高科技生態產業。
經濟效益
人工替代棲息地構建後,將為水生生物提供重要的棲息場所,從而增加生態系統產生的產品價值,如河口區魚類資源量和苗種產出量會呈現一定增長態勢,是其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人工替代棲息地也為長江口魚類親本增殖放流提供了契機,可極大提高增殖放流效率、減少增殖放流費用。人工替代棲息地的推廣套用還會帶動本地區相關工程和材料生產廠家的發展,增加其經濟效益。
人工替代棲息地的直接經濟效益可用產品的市場價格來估算。科斯坦薩(Robert Costanza)等人估算,濱海河口濕地有最高的單位面積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如果人工替代棲息地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達到自然棲息地水平,價值約為14785美元/(公頃·年)。
前景
其一,由於成本相對較高,目前構建的人工棲息地面積有限,無法充分發揮其生態功能,效果有限。
其二,目前人工替代棲息地的主要框架材料為鋼管和楠竹等,儘管具備一定的剛性和柔性,但未經歷過颱風等惡劣天氣的考驗。今後應加強具有高科技和多用途的新材料選擇,最佳化和完善人工替代棲息地構建技術,保證其牢固性、實用性和經濟性。
其三,需加強人工替代棲息地的生態功能研究,完善和最佳化研究方案及研究方法,進一步闡明人工替代棲息地的作用機制,建立完整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