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歌曲: 京劇鑼鼓
歌手: 群星
語言: 粵語
所屬專輯: 松下24bit 48khz演示碟
發行日期: 2003-08-11
歌手: 語言: 48khz演示碟
歌曲: 京劇鑼鼓
歌手: 群星
語言: 粵語
所屬專輯: 松下24bit 48khz演示碟
發行日期: 2003-08-11
鑼鼓是漢族民俗文化中必不可少的樂器。是戲劇節奏的支柱。漢族戲曲中的唱念、表演、舞蹈、武打,都具有很強的節奏性,而鑼鼓是一種音響強烈、節奏鮮明的樂器,有了...
樂器 特點和用途 節奏類型 著名鑼鼓京劇,又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
簡介 發展簡史 藝術特色 行當分類 人物化妝威風鑼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臨汾一帶的民間廣場藝術,是一種民間打擊樂器的合奏形式,由於它擊奏多姿,威武雄壯,所以俗稱為“威風鑼鼓”。每逢過年過節,...
基本簡介 常見曲目 發展演變 起源歷史 主要樂器晉南威風鑼鼓是誕生和流行於山西臨汾一帶的民間傳統打擊樂,第一批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由於它擊奏多姿、威武雄壯,故稱“威風鑼鼓”。每逢過年過節、喜...
歷史淵源 音樂本體 藝術特徵 相關用途 代表作品京劇《白毛女》創作於1958年,由馬少波、范鈞宏改編,中國京劇院演出,。李少春飾楊白勞,杜近芳飾喜兒,葉盛蘭飾王大春,袁世海飾黃世仁。除運用京劇唱、念、...
簡介 創作 行當 表演 評價清鑼鼓是傳統器樂樂種之一。純粹以鑼鼓等打擊樂器合奏的音樂。鑼鼓一詞在民間有兩種含義:一為打擊樂器合奏,一為吹打樂的別稱,為區別於後者,在“鑼鼓”二字前加...
組合形式 演奏技巧 傳統曲目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1]之一,場景布置注重寫意,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徽劇是...
起源期 名詞解釋 藝術特點 演繹道具 流派代表《杜鵑山》講述的是黨從井岡山派柯湘到湘贛邊界的杜鵑山領導一支農民自衛軍。途中柯湘被捕,恰巧被自衛軍營救。
劇情簡介 演員簡介 主要演員 不同版本 幕後故事京劇曲牌是京劇音樂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伴隨著京劇的發生、發展而逐漸形成的。京劇曲牌各有固定的名稱、句數、句格(包括長短不等的字數、字音的平仄等)...
主要類型 常用曲牌 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