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會文化
民間民俗文化資源類。歷史人文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
習俗禮儀
五月初五日:配雄黃香袋游城牆,逛狐突廟,登定寧寺;
五月初六日:游卦山,祭聖母廟,鄉人攜榼(ke,古代盛酒或貯水的器具)散飲於蒼松白石間,各以其類,日暮方歸(清·康熙八年《交城縣誌·風俗》)。
卦山廟會,城鄉百姓扶老攜幼,簞食壺漿,紛至沓來。箇中虔誠拜佛者有之,遊覽名勝者有之,操拳練劍者有之,斗棋撫琴者有之,吟詩作畫者有之,談情說愛者有之,構成一幅鶯歌燕舞的太平盛世景象。傍晚時分,家家扶得醉人歸,又是盡興以後陶然忘機的情景。卦山廟會歷來以傳統文化廟會的形式舉行,新中國建國以來,尤其在改革開放以來,又引進了各類戲曲歌舞、電影錄像、武術雜技、圖片展覽、書刊銷售、風味小吃、棋類比賽等,使廟會更加豐富多彩。
天寧寺以大雄寶殿為始,聖母廟以主殿為始,由僧眾主持儀式。在神佛像前左側佇立,每一祭祀者焚香三跪九拜,擊磬一聲。
繞佛:僧人在前,居士信徒隨後,一行。右轉,一邊走一邊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
生殖崇拜。天寧寺和聖母廟是“香火”最中之處。尤其以婦女居多,她們上山敬香,手執彩色紙張精心製作的花幡樹,臂挎盛滿“蓮花大供(麵塑)”供品的籃子,這是“還花花”、“還願”的人群。她們或在上年廟會上許願:果能如願生男育女,來年定當給聖母娘娘披紅掛彩,獻上供品云云。許願後,她們即在廟方事先放置的泥塑兒童佇列中“偷竊”一個,帶回家藏匿於炕角隱蔽處。大凡年輕少婦趕會,多有年長婦女或同伴相隨。此俗流行很久,有時泥塑童像不夠“偷竊”,廟方便以核桃、紅棗代替,核桃代表男童,紅棗代表女童(一取兩枚,男女各食一枚)。
搶燒“頭爐香”。意為搶得當日第一柱香者,定會心想事成,萬事如意。當然少不了“許願”、“還願”程式。
酬神、謝神戲曲。聖母廟迎面有明代戲台,每年廟會唱戲(晉劇)。
民間說唱藝人則選寺廟角落劃圈表演節目,多為武俠長篇。小攤小販賣摺扇、字畫、書刊、工藝品,冷飲小吃,涼粉罐掌。縣城大飯館逢會必到,提前數日與寺僧予約地點,占用房舍屋檐,擺設桌櫈,砌灶安鍋,予儲用水。有些商號店鋪提前聯繫訂飯,飯菜等級桌數。
廟會特製兒童玩具:灰陶製品:小扳磨、小瓦盆。
還願花幡:將拳頭大小彩色紙花扎於小棍(類似筷子)端部,再將多個紙花插於三尺長高粱稭桿一端,形如蒲公英。
蓮花大供:麵塑供品。
廟會農諺
卦山道上,糜糜谷兒種上!
宗教文化
宗教意識在卦山廟會文化中反映最為集中,因之形成其特定的精神內涵。卦山廟會中的民間音樂、戲劇、舞蹈、繪畫、雕刻等藝術形式的展示,贏來了各階層社會民眾,尤其在明代以後佛道儒三教兼崇、俗神兼容、禪淨合流等等現象,促使宗教與民俗水乳交融,香火更趨興旺。而宗教文化所強調的“教義”,即佛教故事理論又通過廟會文化為載體,進行傳承發展。無論是信佛者與否,常年奔波在社會生活的攘攘凡塵中,通過一年一度迥然不同的卦山廟會為平台,通過體驗大自然與宗教藝術的險和美來洗滌心靈的污穢,化解心中的煩惱,何嘗不是一件心曠神怡的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