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非拉釋義:
解釋:狹義上是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統稱。從廣義的角度講,亞非拉特指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與我國極為友好的第三世界國家的總稱。
亞非拉歷史淵源:
亞洲、非洲、拉丁美洲許多國家早期多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和附屬國,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各大洲原殖民地國家的民族獨立運動風起雲湧,而當時的毛澤東主席領導新中國對這些爭取民族解放的國家給予了政治上、道義上、經濟上的全力支持,而許多國家獨立後,又得到了中國大量的無償援助,同時,在國際社會,中國也經常以開發中國家代言人的身份,代表第三世界國家與西方已開發國家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因此,眾多新獨立和比較貧困落後的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國家,與我國的關係非常友好,在這些國家中我國有著極高的聲望,甚至在國際社會上達到了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高度。因此,在特定的條件下,亞非拉也代表著當年與中國有著非常良好關係的第三世界國家。在1961年,幾位愛國華僑及愛好和平的幾位國際友人在香港成立了亞非拉通訊社,承擔著亞非拉各國之間民間渠道的溝通與信息傳遞,為促進亞非拉各國之間的相互了解及交流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亞非拉各國政府的態度更加務實,更加注重自身的建設,因此,為了更好的發展亞非拉各國的經濟,回響時代的發展與日漸頻繁的經貿文化交流,2013年亞非拉通訊社在有關國家領導人的倡議下改組為亞非拉國際合作交流協會。為促進亞非拉各國的社會進步,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個高端平台。
亞非拉的戰略意義
不管是五六十年代還是當前的二十一世紀,亞非拉國家的團結非常重要,相互間的戰略意義也非常明顯,對於中國來講,新中國成立後,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蓬勃發展,毛澤東根據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制定了關於亞非拉的國際戰略思想,堅決支持亞非拉地區的民族解放運動,把交朋友的重點放在亞非拉,團結亞非拉國家和人民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為新中國外交工作贏得了廣闊的國際空間。
20世紀50~70年代,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空前高漲,殖民主義體系土崩瓦解。世界上近百個國家獲得了民族獨立,30多億人口掙脫了殖民主義的枷鎖。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國家的民族民主革命運動蓬勃興起,成為影響世界局勢的一支重要力量,對美蘇兩極格局形成強有力的挑戰。毛澤東和中共中央根據中國國情和世界局勢的發展變化,提出了堅決支持亞非拉地區的民族解放運動,把交朋友的重點放在亞非拉,團結亞非拉國家和人民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的戰略思想,為新中國外交工作贏得了廣闊的國際空間,為人類進步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一直積極支持廣大亞非拉地區的民族解放運動和各項正義事業,反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干涉,是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制定的重要戰略思想。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和中共中央作出了“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國的民族獨立解放運動,以及世界上一切國家的和平運動和正義鬥爭,我們都必須給以積極的支持”的戰略決策。他多次對亞非拉的朋友說:“中國人民把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反帝國主義鬥爭的勝利看作是自己的勝利,並對他們的一切反帝國主義、反殖民主義的鬥爭給以熱烈的同情和支持。” “已經獲得革命勝利的人民,應該援助正在爭取解放的人民的鬥爭”,“先獨立的國家有義務幫助後獨立的國家”。他還說:“所有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國家要我們助一臂之力,我們都是願意的。”在毛澤東的領導下,新中國始終積極支持廣大亞非拉國家的民族解放鬥爭。在20世紀50年代前期,中國實行“一邊倒”戰略,交朋友的重點是社會主義國家。50年代後期,中國交朋友的重點逐步轉向亞非拉新獨立的國家。在發展與周邊國家睦鄰友好關係的同時,中國還加強與亞洲其他國家的關係。20世紀50年代,伊拉克、敘利亞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係,1971年,伊朗、土耳其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係。1974年,馬來西亞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成為東協中第一個與中國實現關係正常化的國家。1975年10月,中國與孟加拉國建立外交關係。科威特、黎巴嫩、約旦、阿曼是阿拉伯國家,中國一貫支持阿拉伯國家以及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收復失地、恢復民族權力的立場使它們對中國的好感不斷增加,於70年代紛紛與新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對於沒有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中國採取了區別對待、努力爭取的方針。新加坡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並與中國發展了實質關係,儘管沒有與中國建交,但1976年5月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訪問中國時,受到毛澤東的接見。對於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巴林、卡達等未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中國也採取了耐心等待、積極推動的策略,逐步發展關係。新中國大力支持非洲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大部分非洲國家獨立後就與新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隨著中國與非洲國家關係的加強,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來和陳毅先後訪問了亞非14個國家即埃及、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加納、馬里、幾內亞、蘇丹、衣索比亞、索馬里、緬甸、巴基斯坦、錫蘭和阿爾巴尼亞。這次訪問是中國與亞非國家發展友好關係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周恩來在訪問過程中提出了中國同阿拉伯國家和非洲國家相互關係的五項原則和中國對外援助的“八項原則”,後來,“八項原則”成為指導中國對外援助、特別是對非援助的指導方針,大大加強了阿拉伯和非洲國家與中國的關係。在加強與亞非國家關係的同時,中國不斷加強與拉丁美洲國家的關係。拉丁美洲與中國相距遙遠,雙方不夠了解,而美國更視拉丁美洲為其“後院”,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對拉丁美洲國家進行嚴格控制。因此,雖然拉丁美洲國家有同新中國發展關係的願望,但卻未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係。新中國對拉丁美洲的基本戰略方針是積極開展民間外交,爭取建立友好聯繫,逐步走向建交。 為了實施“交朋友的重點放在亞非拉”,中國不僅堅決支持第三世界國家和人民爭取民族獨立,而且也積極支持他們發展民族經濟,鞏固民族獨立。毛澤東認為,中國要加強與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幫助第三世界國家發展民族經濟,他說:“所有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國家的共同歷史任務,就是爭取民族獨立,發展民族經濟和發展民族文化。”他還認為,我們一定不能忘記第三世界的窮朋友,是他們把中國抬進聯合國的。參見《毛澤東傳(1949~1976)》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4頁。據此,中國根據自身情況和第三世界國家的要求與條件,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不斷加強與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並提供援助。1954年以前,新中國主要援助朝鮮、越南等周邊國家。1955年以後,新中國援助的國家開始面向廣大亞非拉民族獨立國家。1964~1977年是中國對外援助的高峰期,援助金額比1950~1963年增長了近5倍。在此期間,中國與非洲國家的經濟技術合作發展尤為迅速,20世紀60年代,中國先後與13個非洲國家簽訂了經濟技術合作協定;70年代,中國又同31個國家簽訂了同類協定。自1963年起,中國還向50多個第三世界國家派出了醫療隊,累計派出醫務人員1萬多名。毛澤東還親自拍板援建“坦贊鐵路”,成為中非友誼的象徵。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堅決支持第三世界國家和人民維護民族獨立、振興本國經濟、建設國家的努力。中國對第三世界國家的援助和支持是極為真誠的,許多第三世界國家都得到過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支持。據不完全統計,在毛澤東有生之年,中國先後同70多個第三世界國家簽訂了關於中國提供經濟援助的協定,表現了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一些已開發國家的領導人看不起第三世界國家,認為第三世界國家政治上不穩定,經濟上貧窮落後,甚至把“貧窮落後”看成是“第三世界”的代名詞。但是,毛澤東認為,第三世界國家和人民是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主要力量,他密切關注國際形勢,深刻分析了世界各種基本矛盾和政治力量的發展演變,於1974年提出了劃分“三個世界”的國際戰略思想。他明確指出,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亞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個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中國國際戰略必須廣泛依靠和團結第三世界國家和人民,共同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以實現維護世界和平和推進人類進步事業的崇高目標。中國屬於第三世界,堅定地與第三世界國家站在一起,這是毛澤東的一個基本戰略思想。毛澤東認為,中國與第三世界屬於同一戰線,加強與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是中國對外政策的基石。他多次強調中國屬於第三世界,反對當時世界上把美國、蘇聯、中國稱為“大三角”的說法,指出“我們另一個三角,叫作亞、非、拉”。毛澤東特別重視與亞非拉國家的團結與合作:“第三世界團結起來,使得工業國家,比如日本、歐洲和兩個超級大國,都得要注意一點。”毛澤東還指出:“我們是第三世界,我贊成第三世界的國家要互相幫助。第三世界人民要團結起來。人怕蚊子,大國怕小國呢。”只有第三世界國家實現了團結,已開發國家才會重視第三世界國家,才不會輕易招惹甚至害怕第三世界國家。廣大亞非拉國家是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的主力軍,他們不僅在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鬥爭中顯示了偉大的力量,而且在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鬥爭中也成為主要力量。20世紀60年代以後,第三世界國家在獨立後逐步走向聯合國,它們以聯合國為基地反對霸權主義,為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發揮了重大作用。此後,第三世界國家還逐步利用經濟手段反對霸權主義。1973年,由於美國等西方國家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支持以色列,阿拉伯國家以石油作為武器,給西方已開發國家以沉重打擊,世界經濟處於巨大的震盪之中,使已開發國家第一次真正感覺到他們的“特權”經濟如此依賴第三世界。正如毛澤東所指出的:“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革命風暴,定將給整個的舊世界以決定性的摧毀性的打擊”。第三世界國家在各種場合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為維護世界和平、推動人類進步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亞非拉團結的重要性毛澤東關於亞非拉的國際戰略思想不僅為廣大亞非拉人民的進步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而且為中國外交提供了廣闊的國際空間。廣大亞非拉國家和人民始終對中國人民有著特殊的感情,他們是中國真正的朋友,不僅在事關中國核心利益的關鍵問題上支持中國,而且在重大國際事務問題上經常與中國站在一起。習近平在就任國家主席後出訪的第一站就選擇非洲三國和俄羅斯,他親身感受到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感情“熱情似火”,充分說明毛澤東培育的中國與廣大亞非拉國家的友好關係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亞非拉協會的成立 亞非拉國家的歷史訴求、追求的價值觀高度相近,各國之間的戰略依附性很強,同時亞非拉各國的友誼綿遠流長,隨著世界形式的變化,亞非拉的關係也在由單純的政治戰略關係向著加強經貿合作、文化交流、民間互動的方向發展,除了政治互信外,民間交流溝通也日漸頻繁,為了進一步加強亞非拉各國之間的溝通交流、經貿合作、加深彼此的了解和友誼,亞非拉國際合作交流協會責無旁貸的承擔了這一使命。為了更加全面傳遞亞非拉之間的信息,加強外界對亞非拉的了解,展示亞非拉各國的資源優勢及絢麗的自然風光。增強經貿合作的範圍。亞非拉國際合作交流協會推出了專門關注亞非拉的綜合入口網站--亞非拉網 。 亞非拉國際合作交流協會簡介: 亞非拉國際合作交流協會的前身亞非拉通訊社始創於1961年,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及新形勢的需要,亞非拉通訊社改組成為以經貿文化交流為主的亞非拉國際合作交流協會,本協會是由熱愛外交、經貿文化交流事業的各界社會知名人士共同創辦的非盈利社團機構,協會聘請在外交及經貿領域有著盛譽及名望的各國前領導人擔任協會及各國分會領導、顧問成員,眾多剛退居二線的駐外大使及亞非各國的外交官、政要、商工會領袖、皇室財團負責人、金融企業界領軍人物是協會的核心領導力量。協會直屬機構有亞非拉網、亞非時報、亞非拉通訊社、亞非拉國際關係研究院、亞非拉國際工商聯合會、亞非拉國際財富俱樂部、亞非拉財富論壇、中阿國際合作交流促進會、中阿商報、中阿合作網。協會主要開展亞非拉之間的友好民間外交;促進相互間的經貿、文化、資源等領域的互動合作與交流。根據地方政府及企業的需求聯絡各駐華使館、國際組織、商工會組織駐華機構、各國金融財團、企業等單位以論壇、研討會、說明會、招待會、聚會沙龍等形式搭建資源整合、多向交流的對話合作平台,協會不定期組織亞非拉各國政府官員、工商界領袖、專家學者進行互訪考察,尋求發展合作機會,協助各國召開各種推介會,為地方政府邀請外交官、企業家參加各種主題活動,為亞非拉各國加強了解、促進合作、增強友誼創造機會。協會已經和阿盟、非盟、東協、海灣國家工商組織、伊斯蘭合作組織等區域性國際組織建立了合作關係,中國貿促會、中國友協、中國公共外交協會、中國前外交官聯誼會、中國外交學會、阿聯華人商會、埃及工商聯合會、卡達國家商會、沙特商會、馬來西亞華人商會、韓國執行長理事會、杜拜投資年會等組織也和協會成為戰略合作夥伴。協會也陸續在阿聯、模里西斯、烏干達、摩洛哥、沙特、馬來西亞、埃及、韓國等國家設立了分支機構,在上海、香港、甘肅、四川、河南也有常設聯絡機構,目前有近400家企業會員。協會領導也被邀參加有中央主要領導出席的2013年國慶招待會;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出席非盟50周年慶典;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出席的中阿博覽會及世界華商大會,並被特邀全程陪同巴林及約旦國王出席中阿博覽會及中央主要領導的宴請會見。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伊斯蘭合作組織秘書長、阿聯副總統、埃及工商部長、阿聯經濟部部長等在接見協會秘書長時均高度讚揚和肯定協會為促進亞非拉各國友誼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協會副會長、協會韓國分會會長、韓國前副總理吳明在中韓經貿文化交流中發揮了巨大作用;阿聯分會副會長、杜拜投資年會組委會主席大伍德在促進中阿經貿合作領域占有舉足輕重的行業地位;協會副會長楊洪林大使駐沙特期間,由於非常好的盛譽及個人魅力,使其成為中沙建交以來首位被國王授勳的外交官,由於楊洪林大使的出色,使得沙特為2008年汶川地震捐贈10億美金,協會副會長楊偉國在駐巴勒斯坦期間成為首位被總統受勛的外國人,巴勒斯坦一共就給兩人授勳,一個是本國公民,一個就是楊偉國大使,協會副會長陳耕曾長期擔任中石油董事長兼總經理,在國際石油領域有著非常高的盛譽;協會副會長閻三忠曾擔任中石油副總,目前是首都企業家俱樂部理事長,在首都企業家當中有著很高的名望及號召力;協會的眾多領導都在各自的領域有著非凡的影響力。同時也造就了協會的核心競爭力和豐富的高端資源。本協會期望與社會各界互惠互利,精誠合作,通過優勢互補,資源互換的戰略合作形式,相互支持、相輔相成,共創合作新輝煌。亞非拉國際合作交流協會社會責任準則協會理念文化先行、義利兼顧、合作共贏協會使命積極引導和服務亞非拉包括中國企業“走出去”,“引進來”。通過與國內、國際合作夥伴建立密切聯繫、搭建合作平台,創造亞、非、拉各國經濟技術合作的良好環境,以務實的方式促進亞、非、拉之間的經貿交流,促進協會的國際交流,推動中非合作、南南合作、東協合作加強與聯合國相關合作組織、非盟、阿盟、伊斯蘭國際合作組織、國際商會等國際機構的戰略合作。協會理念誠信先行、文化興會、義利兼顧、合作共贏、和諧發展協會特色以服務為中心,以項目為紐帶,以人才為支撐,以金融為保障,以需求為重點。工作宗旨致力於建立積極有效的雙向信息服務體系,以務實的方式推動中非合作、中阿合作,為開拓雙邊市場提供服務。在公共部門的支持下,以民營部門為主導,一方面與政府部門開展合作,另一方面搭建務實的商業服務平台,以幫助亞洲和非洲、拉美洲、企業開展貿易與投資合作。創新實踐亞非拉國際合作交流協會是一個在聯合國合作框架下建立起的公共與私營部門合作夥伴關係的典範。亞非拉國際合作交流協會服務內容♦商務考察組織會員赴亞洲、非洲、拉美洲商務考察,接待來華訪問的民間機構代表團,推動商業合作。♦項目服務發現投資機遇,推薦投資項目。為會員企業了解亞洲、非洲、拉美洲投資環境、各國投資政策、開展項目可行性研究提供服務。♦信息服務通過協會資料庫、網站和刊物等,為會員企業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投融資服務與國家開發銀行、中非發展基金、國際金融公司等多家金融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為赴亞、非、拉各國的項目投資和項目融資提供幫助。♦人才服務組織研討、論壇和培訓,為會員提供學習機會,分享國際化經驗,協助企業引進國際化人才。♦會展服務在中國、阿拉伯海灣六國、東南亞和非洲、拉美洲舉辦技術產品展覽會,貿易與投資交流會,以促進雙方投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