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新勢力2030:世界經濟重心轉移

亞洲新勢力2030:世界經濟重心轉移

《亞洲新勢力2030:世界經濟重心轉移》是2010年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溫迪·道伯森。

作者簡介

溫迪·道伯森(Wendy Dobson),曾就讀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獲得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曾任加拿大副財長、七國集團副財長、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濟政策委員會委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輪值主席,以及聯合國等機構的高級顧問。現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羅特曼國際商業學院院長、加拿大道明信託銀行獨立董事、富瑞斯珂管理諮詢有限公司顧問。

趙長一,曾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獲得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主修銀行與金融。曾任職於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著名金融機構和風險管理諮詢公司,具有多年從事投資組合分析和金融風險管理的豐富從業經驗。現任富瑞斯珂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中國銀行業協會風險管理專家。

內容簡介

《亞洲新勢力2030:世界經濟重心轉移》內容簡介:崛起中的中國和印度,其經濟的飛速發展、多樣化及戰略重要性已經引發了全世界對其未來的期待甚至恐慌。在這本分析中印兩國的制度、人口和政治變革的書中,溫迪·道伯森教授描繪了一幅富有創見且令人驚嘆的畫卷:到2030年,中國和印度將成為世界經濟的動力之源。《亞洲新勢力2030:世界經濟重心轉移》通過認真審視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當前的發展趨勢,對中國和印度的核心經濟和政治制度的變革作出大膽預測。這些期盼中的變革將引導並重塑未來的商業決策。

在《亞洲新勢力2030:世界經濟重心轉移》中,溫迪·道伯森教授預言,到2030年,儘管中國的人口結構將老齡化,發展也將逐步放緩,但其經濟規模將超過美國、印度和日本。印度也將在實現龐大的農業人口現代化、消除文盲的道路上大跨步前進,並且成為新興的創新型製造業強國。中印自由貿易協定勢將成為亞洲經濟共同體的合作基礎。在世界已經從全球經濟危機中甦醒並重新評估過去的商業模式的契機之下,《亞洲新勢力——2030:世界經濟重心轉移》展現了中國和印度重塑亞洲經濟版圖,引導全球經濟制度變革的清晰前景。

媒體評論

《亞洲新勢力——2030:世界經濟重心轉移》一書基於歷史趨勢,以其獨特的發展視角,分析展望了未來20年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預測以中國、印度為主的亞洲將成為世界經濟的重心。我以為,中國人應該這樣來領會這本書:作者所預測的中國經濟的崛起只是一種趨勢,一種可能,其實現還有待十幾億人更艱辛、更智慧的不懈努力!

——楊再平,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中國銀監會政策法規部巡視員

《亞洲新勢力——2030:世界經濟重心轉移》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中國和印度如何實現增長潛力、改變世界經濟格局,同時也為我們展望世界經濟,尤其是理解未來中國、印度經濟的發展與互動,提供了可貴的知識基礎。

——黃益平,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亞洲新勢力——2030:世界經濟重心轉移》以一位西方學者特有的洞察力,詮釋了中國和印度這兩個文明古國的現代經濟成長史,展望了兩國在未來20年間的發展前景及其決定因素,以及兩國“崛起”對世界經濟格局變化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全書氣勢恢宏,具有震撼力,值得所有關心中國經濟成長前景和世界經濟格局變遷的人們認真一讀。

——張禮卿,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教授

《亞洲新勢力——2030:世界經濟重心轉移》是一本全景分析中國和印度當前狀況及未來發展的出色書籍。

——洛倫·勃蘭特,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

《亞洲新勢力——2030:世界經濟重心轉移》描繪了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亞洲巨人崛起的動人畫卷,非常有助於理解兩個國家的相似和不同之處,以及在未來20年這兩個國家可能導致的全球經濟變革。

——阿溫德.潘納加里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目錄

前言1

第1章 中印經濟成長何以如此之快3

1.1 維持高增長7

1.2 經濟制度及崛起12

1.2.1 中國的制度13

1.2.2 印度的制度21

1.3 實現中印的全部潛力30

第2章 開發人力資本33

2.1 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制度34

2.2 印度的勞動力市場制度39

2.2.1 何以如此多的印度人依賴農業41

2.2.2 印度勞動力的現代化44

2.2.2.1 對女性的態度45

2.2.2.2 教育機會和質量46

2.2.2.3 勞動力的流動性48

2.3 未來:印度年輕人將如何就業50

2.4 鬆散的印度53

第3章 “金融之剪”:必須更加鋒利59

3.1 中國金融體系的發展63

3.2 印度金融體系的發展67

3.3 使“金融之剪”更加鋒利69

3.3.1 降低政府所有權71。

3.3.2 增強競爭72

3.3.3 改善基礎設施73

3.3.4 更加聰明的監管74

3.4 與世界的聯繫日益緊密74

3.5 融資未來:小型私營企業77

3.5.1 中國的中小企業融資77

3.5.2 印度的中小企業融資79

3.6 近在眼前的挑戰80

第4章 從後來者到技術巨人85

4.1 中國和印度的國家創新體系88

4.2 中印兩國的企業及其能力93

4.2.1 中國企業的經驗97

4.2.2 印度企業的經驗101

4.3 成為巨人尚需時日105

第5章 衝刺、爆發、絆腳石109

5.1 絆腳石:不平等110

5.1.1 預期在增加,矛盾在激化114

5.1.2 中國的人口障礙115

5.2 資源有限和環境惡化的障礙117

5.3 中印能否及時處理市場失靈123

5.3.1 中國嘗試解決市場失靈124

5.3.2 印度嘗試解決市場失靈130

5.4 增長的絆腳石134

第6章 重心轉移進行時141

6.1 適時調整商業戰略143

6.2 中國和印度是否無所不能149

6.3 西方比較優勢的機會153

6.4 管理重心轉移158

第7章 2030:亞洲新勢力與世界經濟163

7.1 2030:中國和印度的增長狀況165

7.1.1 中國能維持高速增長嗎167

7.1.2 印度能維持高速增長嗎172

7.2 中國和印度共舞177

7.3 處於十字路口的亞洲182

7.4 二十國集團、亞洲新勢力和全球經濟架構188

7.5 2030年:美國、中國、印度首位平等196

鳴謝198

譯者後記:世之所向、龍之歸途202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