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變刺

針灸術語。一是指四時變化和五俞穴相配合進行針刺,即五變應五輸,論述五輸穴的使用。二是指《內經》中按五類不同病情變化選用五輸穴針刺的方法。

概念

1、指四時變化和五俞穴相配合進行針刺。

2、指五類疾病與五輸穴相配合進行針刺。

解讀

《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余聞刺有五變,以主五輸。”有二義:1、指四時變化和五俞穴相配合進行針刺,即冬刺井,春刺滎,夏刺輸,長夏刺經,秋刺合,“是謂五變,以主五輸”。2、指五類疾病與五輸穴相配合進行針刺,即“病在藏者,取之井;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病變於音者,取之經;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於合……是謂五變也。”

中醫套用

1、五變刺取穴方法及後世解讀

“五變主五輸”一方面指按時序不同分刺五輸,如冬刺井、春刺滎等;一方面指按病變表現的不同特徵分刺五輸,如病在髒者取之井,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等。可以看出,在本篇中五變取五輸並未按照陰經中五輸與季節病變表現所屬五行的對應關係而行,如井與春、變於色,滎與夏、病時間時甚等,而是按五行規律有所錯位,如色主春,春季或病變於色者不取屬於木之井穴,而取屬於火之滎穴;時主夏,夏季或病時輕時重者不取屬於火之滎穴,而取屬於土之輸穴,其餘均如此類推,其道理何在?後世在認識這一問題時主要持兩種觀點,一是從“子行母氣”立論,認為在屬於母的季節里或證候表現中取屬於子的五輸穴,可使五輸穴發揮調整母氣的作用。正如張志聰在《黃帝內經靈樞集注》中所云:“春取滎,夏取輸,秋取合,冬取井,皆從子以行母也”。另一種觀點乃從防患於未然立論,陰經之井、滎、輸、經合分屬木、火、土、金水,病在於髒或冬季取屬於木之井穴,是在經氣未出之時而預刺之,以利春季經氣暢通,正如楊上善在《黃帝內經太素》中所云:“冬時萬物收藏,故五臟主冬也。井,為木也。木,春也。春時萬物始生,如井中泉水。冬時萬物始萌,如井水深,未出而刺之者,刺井微也。”比較兩種觀點,一從事物的聯繫性出發,注重母子間的相互作用;一從事物的運動性出發,注重疾病的動態變化,均體現了對《內經》的樸素辯證法思想的具體運用,因而對於指導我們針灸臨床和揭示祖國醫學的方法學內容皆有一定積極意義。

2、“五變主五輸”的臨床意義

(1)揭示五輸穴動態調治思路

世界上不存在絕對靜止的、孤立的事物。生理狀態下人體臟腑功能相輔相成,經絡之溝通內外、聯繫表里使人體組成了一個協調的、自我組織和調節的有機整體,而在疾病過程中,上述生理上的相生相剋、協調一致的關係,就會遭到破壞並成為疾病過程中相乘相侮的病理學基礎,故而疾病的變化是聯繫的、發展的,始終處在不斷地運動變化之中,表現為過程與階段量變與質變的有機統一。因此,五輸穴作為經穴中的特定穴位,在運用時除應注重其與五行的固定配屬關係外,還要注意五輸五行間的聯繫規律,審度疾病特定階段的矛盾消長趨勢,掌握子行母氣和預先刺之的原則和方法,即從動態調治的思路出發對五輸穴加以運用。後世對母子關係的運用,多宗《難經》,即“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如針灸臨床中對腎臟腎經虧虛者取本經之經穴復溜補之,對邪實於腎者在本經之井木穴湧泉穴瀉之等。《難經》此說構成了針刺補瀉的重要內容,但尚難以涵蓋《內經》“五變主五輸”所揭示的五輸穴動態調治思想的全部。

(2)揭示五輸穴因時取穴思路

《內經》對人體的時間結構極為重視,《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即是對人體的時間結構進行重點討論的篇章。時間生物學經過幾十年的實驗研究,揭示了一些生物的節律和振盪規律,中醫時間醫學的現代研究更從人體系統的高度對五輸穴經氣變化與時間的關係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