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改革模式的轉換 模式是企業在某種環境條件下,企業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從企業戰略到經營策略、資源配置、內部管理;從工作程式到行為方式、管理方式;從思維習慣到價值觀念;都成為某種內在一致的特定類型的狀態。模式化是企業在上一個發展時期圍繞成功的目標、戰略決策配置資源,整合經營管理全過程基礎上形成的,與第一次創業、第二次創業和第三次創業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模式轉換意味著組織整體性的變革,涉及到戰略策略、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學習過程和管理方式等多方面的重構整合,這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
模式轉換或者組織革新,其困難在於:一是存在於人們頭腦中的潛意識;二是缺乏一般輿論和觀點的支持而難於理解;三是來自於高層領導人特別是創立者
的阻力;四是新模式形成前舊模式頑強發揮作用。
模式轉換的四個步驟:提出問題=>探索變革=>全面展開=>模式重塑。
(二)結合實際,把握規律,轉變觀念
1、蘑菇管理規律——告訴我們:“蘑菇”經歷就像蠶繭是羽化前必經之路,我們大家已經羽化成為管理崗位上的中堅力量,一定要重視自己的價值和作用。
誠如阿甘的媽媽說:要往前走得先忘掉過去。
2、彼得原理——告訴我們:把合適人放在合適崗位上,把最好的人放在最合適的崗位上。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實現由不稱職到稱職的轉變。
3、不值得定律——告訴我們:認識你的價值和工作崗位重要性,用順向思維理解,值得做的事情,就值得做好。進了企業門,就是企業人。企業搭台,我們唱戲。“選擇你所愛的,愛你所選擇的”。強化崗位意識,愛崗、敬業、樂業。
4、手錶定理——告訴我們:從中明確企業的共同目標,就是在目前實行集中一貫制條件下的所追求的企業利潤。
杜拉克在西方被稱之為“一代管理之父”、“大師中的大師”,他提出了“企業理論”三問題的永恆問題具有永恆價值:你的業務是什麼?誰是你的客戶?客戶認知的價值是什麼?為了很好地回答這些問題,通過“五步工作法”,有助於“企業理論”三問題的解決。
二、正確界定問題是決策和解決問題的關鍵
(一)及早發現和準確界定問題
1、問題——就是應有狀況和現有狀況之間出現的差距。發現問題是領導決策、解決問題的起點,及早地發現問題,是領導決策能力的集中反映。
2、企業領導者面臨的問題是未來的、潛在的、影響企業發展的大問題。
3、及早發現問題存在三種情況:一是存在但發現不了問題;二是發現晚了、決策也晚了的問題;三是雖然及時發現但界定不清的問題。
(二)及早發現問題是企業領導者和管理者必備的基本功
1、善於自我否定思想基礎。
2、強烈創新意識是直接動因。
3、聯繫民眾、注重調研是重要途徑。
4、科學預測是主要方法。
(三)準確界定問題是正確決策的關鍵
1、所謂界定問題就是通過準確查明問題的真相把握問題的性質、範圍等。
2、搞清楚是例常性問題還是偶然的例外性問題?以便採取不同方法解決。
3、德魯克按照問題發生情形分為四類型:(1)真正例常問題(2)特殊情況下偶發問題仍屬例常問題(3)真正偶然的特殊事件(4)首先出現的“例常事件”。
4、確定了問題的性質以後,就需要對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界定。
三、“五步工作法”的基本內容以及具體要求
“五步工作法”屬於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的常規範疇,需要我們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正確的思想路線與具體的工作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它教給我們基本的工作程式,又是屬於操作性很強的技巧性問題,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需要發揚理論聯繫實際在作風。
從“五步工作法”的內容來看:第一是尋找問題;第二是發現問題;第三是公開問題;第四是解決問題;第五是責任追究。實質上還是“三段論”格式: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加上責任追究(與此相聯繫的是獎勵制度和相關的法律制度約束)。“五步工作法”就是科學決策、解決問題的思維程式。五步工作法就是解決問題的(辯證)思維程式。領導工作包羅萬象,擇其要點可以概括為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企業經營模式的轉換,絕對不是個別領導或者領導班子的事情,而是牽涉到企業內部上下左右的各方面,是企業整體性質的變化。提出問題不是簡單地提出問題,而是有意識地使矛盾、不平衡或挑戰明朗化、尖銳化,為變革創造條件。
(一)第一步——尋找問題
第一步尋找問題和第二步發現問題都是屬於提出問題的範疇,著眼於為了做好工作。尋找問題、發現問題都是建立在承認矛盾普遍性基礎上的,“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困難得多”。
1、尋找問題的切入點——是各自的工作實際。
2、尋找問題的範圍——各自的管理層次、過程、程式。
3、尋找問題的過程——也就是發現矛盾和問題的過程。
4、尋找問題的結果——抓住影響全局的主要矛盾和影響事物發展的矛盾的主要方面。
尋找問題,需要一雙慧眼,需要學識和眼光,需要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毛澤東在1931年就說過:“我們的口號是:一、不做調查沒有發言權。二、不做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正確的調查研究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要有深入實際的作風;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
(二)第二步——發現問題
發現問題是分析解決問題的起點,思維都是從發現問題開始的。矛盾、問題的普遍存在,不斷地解決問題是人類社會生活發展的需要,凡此種種的社會需要轉化為個人的思維任務,這就是發現問題。思維是發生於實踐而又服務於實踐。發現、提出問題的過程,也就是發現矛盾的過程。它依賴於主體的活動積極性、主體的求知慾好奇心、主體的知識經驗和水平、主體善於獨立思考存疑。
毛澤東說過:“提出問題,首先就要對問題即矛盾的兩個基本方面加以大略的調查和研究,才能懂得矛盾的性質是什麼?這就是發現問題的過程。”領導工作,發現問題離不開調查和研究;解決問題更離不開調查研究。領導工作的過程,是不斷調查研究,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認識一次比一次更深刻,工作一步一步向前發展的過程。根據陳雲的說法,90%以上研究情況,不到10%決定政策。
(三)第三步——公開問題
公開問題具有分析問題的屬性。發現問題是提出問題的過程,是從知道有問題到知道哪裡有問題和有什麼問題的過程。公開問題具有十分悲壯的色彩,面向大眾,不怕揭醜,把有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其目的是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就是通過分析問題試圖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辦法。
分析問題是明確問題要害的過程,是在占有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找出問題的核心,即關鍵性問題的過程。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就可以使得思維活動更具指向性,便於更好地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來解決面臨的問題。分析問題就是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個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毛澤東同志說:“按照實際情況決定工作方針,這是一切共產黨員所必須牢牢記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我們所犯的錯誤,研究其發生的原因,都是由於我們離開了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主觀地決定自己的工作方針。這一點,應當引為全體同志的教訓。”分析問題時能否找出關鍵性問題,有賴於占有必要的充足的資料、知識經驗和表達能力等因素。
公開問題的潛台詞是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發揮人民民眾的智慧和力量,其過程就是要分析問題。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維過程是以感覺、知覺、表象為其特徵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通過概念、判斷、推理、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為其特徵的理性認識等過程來完成的。
(四)第四步——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是尋找問題、發現問題、公開問題的最終目的之所在。說回來:尋找問題、發現問題、公開問題(即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就是為了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要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解決問題的原則、方法、途徑。
1、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假設起重要作用。恩格斯說過:只要自然科學在思維著,它的發展形式就是假設。假設是解決問題的人所假定的或構想的問題的結論或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例如工人在排除機器故障時,必須對機器所以發生故障的各種可能原因,提出種種假設,直至問題解決。
2、解決問題的最後一步就是通過實踐來驗證假設。
(五)第五步——責任追究
這是屬於另一個範疇的問題。當然把它放在“五步工作法”中,有其他們的想法和思路,構成了“五步工作法”的豐富內容。責任追究的性質:與崗(定位)、權(條件)、責(核心)、利(動力)、績(要求)、效(結果)的“六位一體”統一原則相聯繫;與公司制企業的有限責任制度相聯繫;與社會主義物質利益關係原則相聯繫;與公司制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相聯繫;與企業的激勵激勵與約束機制的原則相聯繫;與實行工效掛鈎為主內容的經濟責任制相聯繫。
責任追究是目前較好解決勞動貢獻與經濟利益直接聯繫問題的辦法,“六位一體”的結合,把責任制層層落實到每個車間、科室、部門和職工,變經營者一人責任為全體職工共同責任,變一個人的積極性為全體職工的積極性。實行經濟責任制,解決了責和權、利的不對稱問題,使責、權、利層層分解剝離,落實到車間、班組與每一個職工身上,形成共同利害關係。
“五步工作法”是決策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諾貝爾獎得主赫伯特·西蒙曾對管理下過這樣的定義:管理就是決策。科學決策的過程,就是針對發現問題,通過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的過程。作為企業中基層管理者,職位雖然不小,但決策不少;“麻雀”雖小,責任卻不小。五步工作法的既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過程,也是實施“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的民眾路線的過程,有助於推動企業“轉機建制”和企業管理上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