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五十一位中國國民黨中常委的最後結局》主要內容:中國國民黨從1924年一大如開到1949年敗退台灣,共產生過80餘位中常委。這些人曾是中國歷史舞台上的風雲人物,對中國歷史產生過或多或少的影響,在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歷史已經過去了多年,當年的國民黨中常委都已作古,其功過評價自有他論。但其人生的最後歸宿卻有迥異,值得品味。品上下百年歷史風雲人物的悲歡離合,說五十一位國民黨中常委的最後歲月!
圖書目錄
廖仲愷:在中央黨部門前遇刺
譚平山:病逝於北京
張靜江:客死紐約
譚延閻:突發腦溢血而逝
胡漢民:下棋時腦溢血致死
甘乃光:死於澳大利亞
顧孟余:患帕金森症而死
徐謙:病逝於香港
丁惟汾:死於前列腺肥大
于右任:遠望大陸而逝
何香凝:與廖仲愷合葬於中山陵
彭澤民:安葬於八寶山革命公墓
於樹德:合作社問題專家
李濟深:毛澤東親往弔唁
王法勤:病逝於成都
葉楚傖:在上海病逝
居正:坐化而死
鄒魯:葬於北天母山
李文范:死於心臟衰竭
陳樹人:病逝於廣州
王泉笙:致力於華僑教
鄧家彥:老年成博士
吳忠信:病逝於”榮總”
潘公展:定居紐約創辦報紙
梁寒操:死時前後不過10分鐘
賀衷寒:死於骨癌
谷正綱:政壇“常青樹”
張道藩:“藝術政治家”
張治中:臨終念念不忘祖國統一
段錫朋:病逝於上海中央醫院
劉健群:死於心臟病突發
朱霽青:東北人的領袖
蕭同茲:終身的國策顧問
賴璉:聯合國中文組主任
田崑山:交通銀行監察人
白雲梯:病逝於台北
柳克述:任交通銀行董事長
錢大鈞:致力於鐘鼎篆文
康澤:被關入秦城監獄
李宗黃:任李氏宗親會理事長
馬超俊:致力於工運
范予遂:曾任山東省政協主席
何浩若:任職“美國之音”
張其昀:安厝於中國文化大學校園
袁守謙:在台灣任要職
黃少谷:國民黨正統派的象徵
何聯奎:保護祖國文物
鄭彥菜:晚年與癌症作鬥爭
李蒸:多屆全國政協委員
程思遠:成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領導人之一
黃宇人:設立全人教育獎學金
後記
文摘
廖仲愷:在中央黨部門前遇刺
廖仲愷是國民黨內真正理解孫中山政治理想,並在長期的革命活動中與孫中山保持高度一致的同道中人。他為國民黨、為國家四處奔走,置生死於度外
廖仲愷,原名恩煦,又名夷白,1877年4月23日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廖仲愷的父親廖竹賓在美國當苦工,受盡了人間的苦難。1893年,廖竹賓在舊金山病故。廖仲愷結束僑居生活,陪同患病的母親,護送父親的靈柩回到原籍廣東省歸善縣鴨仔埗鄉。1896年,廖仲愷離開家鄉赴香港。依靠叔父廖志崗的資助,廖仲愷進入英國殖民當局辦的皇仁書院學習英語。
1902年秋,廖仲愷經香港到達日本東京,進入早稻田大學政治預科學習。畢業後,廖仲愷考入日本中央大學政治經濟科,專攻政治經濟學。廖仲愷後來在財經工作上所表現出來的卓越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這個時期的學習。
1903年9月的一個晚上,在神田神保町中國留學生會館,廖仲愷第一次見到了孫中山。以後,廖仲愷又幾次去拜訪孫中山。孫中山的教誨武裝了廖仲愷的頭腦,更進一步啟發了他的革命要求。從此,廖仲愷心悅誠服地敬佩孫中山,決心參加革命行列,從事革命工作,為挽救中國的危亡貢獻力量。
1905年8月20日,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廖仲愷在同盟會成立時,適赴香港不在東京。9月1日,回到東京,當晚即宣誓參加了同盟會。廖仲愷人會之後,參加了中國同盟會總部的領導工作,擔任執行部中的外務部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