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晉地方官制

自魏晉以後,刺史多帶將軍“開府”,則州與府各置僚屬,州官理民,府官理戎。 秉鈞當軸之士,身兼官以數十,大極其尊,小錄其要,機事之失,十恆八九。 象晉武帝時的王祥,既拜太保,又被“加置七官之職”。

晉地方官制有郡、國二種,晉武帝滅吳以後,取得暫時統一,便改革秦、漢的舊制,重新分封五等爵士,與郡縣制並行。其等級雖繁,但只有王、侯二級較為重要。王國以內史當郡守,侯國以相當縣令,這與漢制相差不大。所不同的是,諸王多帶刺史將軍銜,典兵出鎮;也有在中央任職,而本身並不出居所封之國。那些兼將軍、刺史的,有長史、司馬為其僚佐,事實上是代行其職權。南齊時又置典簽,專在王之左右密切監視,權威反在刺史之上,稱為簽帥。因此,分封之爵士,仍屬空名,不過在王侯之中又增添若干官吏而已。
晉封諸侯王國,分大、中、小三等,為重其兵權,大國置中軍2,000人,上、下軍各1,500人;次國上軍2,000人,下軍1,000人;小國又分三等:大國置守士100人,次國80人,小國60人。王國置師、友、文學各1人,改郡太守為內史,減省相及仆,有郎中令、中尉、大農,號稱三卿。大國置左右常侍各1人,減郎中,置侍郎2人,典書、典祠、典衛、學官令、典書丞各1人,治書4人,中尉司馬、世子庶子,陵廟牧長各1人。又有謁者4人、中大夫6人、舍人10人等,這些皆由國王自選文武官員充任。郡侯縣公也如小國制度。公侯以下置官屬,隨國大小而異。
晉的地方官制也是州、郡、縣三級制。州置刺史、別駕、治中從事(意謂居中治事、主眾曹文書)、諸曹從事等員。又有主簿、門亭長、錄事、記室書佐、諸曹佐、守從事、武猛從事等。共有吏員41人,卒20人。諸州邊遠,或有山險,臨近寇賊羌夷的地方,又置弓馬從事50餘人,涼州、益州置吏85人,卒20人,徐州置淮海從事,涼州置河津從事,諸州置都水從事各1人,荊州又置監佃督1人。
郡皆置太守,河南郡為京師所在,特置河南尹。郡國戶不滿五千者,置職吏50人,散吏13人;五千戶以上,置職吏63人,散吏21人;萬戶以上,職吏69人,散吏39人。此外,郡國不分大小,皆置文學掾一人。
郡下為縣,大縣置令,小縣置長,下設主簿、錄事史、主記室史、門下書佐、乾、游徼、議生、循行功曹史、小史、廷掾、功曹史、小史書佐乾、戶曹掾史掾、法曹門乾、金倉賊曹掾史、兵曹史、吏曹史、獄小史、獄門亭長、都亭長、賊捕掾等員。戶不滿三百以下,職吏18人,散吏四人;戶三百以上,職吏28人,散吏6人;戶五百以上,職吏40人,散吏8人;戶千以上,職吏53人,散吏12人;戶千五百以上,職吏68人,散吏18人,戶三千以上,職吏88人,散吏26人。每縣均置方略吏4人,洛陽置六部尉,東晉以後建康也置六部尉,其餘大縣置2人,次縣、小縣各置1人。
縣之下置鄉,五百戶以上置1鄉,三千戶以上置2鄉,五千戶以上置3鄉,萬戶以上置4鄉,每鄉置嗇夫1人。鄉戶不滿千以下,置治書史1人;千以上置史、佐各1人,正1人;五千五百戶以上,置史1人,佐2人。鄉以下為里,百戶置里吏1人,其地廣人稀,聽隨宜置里吏,但不得少於五十戶。千戶以上置校官掾1人。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南北分治及新開發地區增多之故,州的數目日多而轄境日狹。重要的軍政長官往往兼督數州,或者此州之部分郡縣而兼另一州之某些郡縣,因此區域的劃分不是經常固定的。由於戰爭的頻繁,刺史、郡守之權極重,往往帶將軍稱號。這種刺史,多開幕府,置僚屬,形成地方政權。《通典·職官一四》說:
自魏晉以後,刺史多帶將軍“開府”,則州與府各置僚屬,州官理民,府官理戎。
又《職官一五》說:
晉郡守皆加“將軍”,無者為恥。
刺史任重者,則加以使持節都督某州或某某數州軍事。凡不帶軍職的刺史,則稱“腳踏車刺史”。《通典。職官一四》說:
魏晉為刺史,任重者為使持節都督,輕者為使持節……
自魏以來,庶姓(非帝族)為州而無將軍者,謂之腳踏車刺史。
由於都督、刺史開府置僚屬而造成地方政權機構繁雜,吏員無限增多的弊端。《晉書·傅玄傳》載,鹹寧初,傅玄之子傅鹹上書晉武帝說:
舊都督有四,今並監軍乃盈於十。夏禹敷土分為九州,今之刺史幾向一倍。戶口比漢十分之一,而置郡縣更多。空校牙門,無益宿衛,而虛立軍府,動有百數。五等諸侯,復坐置官屬。……以為當今之急,先並官省事,靜事息役,上下用心,唯農是務也。
傅鹹當時已看出機構多、官屬多的問題,要求晉武帝省官並事。西晉政府對這個問題也引起重視,曾經“議省郡縣半吏以赴農功”,可是這件事卻遭到中書監荀勖的反對,《晉書·荀勖傳》載,荀勖對此事的看法是“省吏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因而,省官並事,以勸農功之論未能付諸實施。由於機構多、官屬多,自然造成許多一人兼數職而無從顧及。乾寶《晉紀總論》說:
秉鈞當軸之士,身兼官以數十,大極其尊,小錄其要,機事之失,十恆八九。
象晉武帝時的王祥,既拜太保,又被“加置七官之職”。他做太保,本來就“蕭然自放”,再加七個官職,這七官自然也更加“蕭然自放了。”
機構多,官僚多,兼職多,表明了西晉這個封建國家是一部運轉不靈的機器。乾寶的《晉紀總論》在評論西晉官場風氣時說:
進仕者以苟得為貴,而鄙居正;當官者以空望為高,而笑勤恪。……劉頌屢言治通,傅鹹每糾邪正,皆謂之俗吏;其倚仗虛曠,依阿無心者,皆名重海內。……由是毀譽亂於善惡之實,情慝奔於貨欲之塗。選者為人擇官,官者為身擇利。……悠悠風塵,皆奔競之士,列官千百,無讓賢之舉。
這段話中肯地揭露了西晉官場的腐敗作風。
西晉亡後,中原士族及其部曲相率南遷,東晉政權往往在南方各地設立僑州、僑郡、僑縣以安置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