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擄日中國勞工口述史:雪沒北海道

本卷收錄的是強擄到日本北海道各煤礦的中國勞工口述史料。北海道是日本煤炭的主要產地,某煤炭質地優良,軍事需用很大。但是,當時日本的採煤技術機械利用率很低,煤礦勞動大都依靠人工。勞動力在煤炭業的短缺情況,相比其它產業更為嚴重。因此,並海道成了日本強擄中國勞工最多的地區。 本卷收錄了108位中國勞工的口述史,涵蓋了北海道煤炭業24處作業場中的16處作業場。其中包括三井礦山、三菱礦業、北海道炭礦汽船、明治礦業、住友(井華)礦業等幾個大企業。本卷收錄的勞工,在日本受難時間最長的是“野人”劉連仁,長達14年;本卷記錄勞工苦難最詳細的回憶,是鳳儀萍的“生死記錄簿”。

內容簡介

《二戰擄日中國勞工口述史》,由當年的親歷者講述了一段血淚歷史。
這套五卷本250餘萬字的史書,是以強擄到日本本土的55個公司、135個作業場的4萬中國勞工為 對象選錄的。在近十年間,編者走訪了國內12個省市的46個檔案館文獻部門,收集資料1000多萬字,實地考察了20多個戰俘勞工集中營、萬人坑遺址,走訪戰俘勞工1000多人,整理訪談口述資料400多萬字。在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之際,從中選取了600多人的訪談資料,編輯成書。
此書還詳細介紹了日本軍國主義者通過種種殘酷、卑鄙手段對中國物資和人力的瘋狂掠奪。二戰時期,日軍在中國強擄勞工上千萬,驅趕中國民眾強制勞動達數千萬,先後將4萬名中國人強行抓到日本當勞工,並施以非人待遇。這部口述歷史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教育價值。
本書為第一卷雪沒北海道。

媒體推薦

書評
這套書是以強擄到日本本土55個公司、135個作業場的4萬勞工為對象選錄的。第一卷《雪沒北海道》是擄往北海道煤礦24個作業場的勞工口述,第二卷《血灑九州島》是擄往九州島煤礦18個作業場的勞工口述,第三卷《礦山血淚史》是擄往日本本州金屬礦業28個作業場的勞工口述,第四卷《冤魂遍東瀛》是擄往日本各地土木建築36個作業場的勞工口述,第五卷《港灣當牛馬》是擄往日本各地港灣裝卸及造船29個作業場的勞工口述。在每卷前面有個“卷首語”,在每卷後面有反映本卷各作業場勞工數字的附表,對本卷收錄情況作了簡要介紹。

圖書目錄

序言一
序言二
編輯說明
二戰擄日中國勞工問題綜述
卷首語
一、三菱礦業的勞工口述
(一)三菱美唄礦業所
我在三菱美唄煤礦
——許子良訪談錄
淚灑血濺北海道
——潘景秀訪談錄
在空知郡美唄礦
——張少甫訪談錄
三菱美唄礦的地獄生活
——闞順訪談錄
被抓當勞工的經歷
——毛彥江訪談錄
被擄日本當勞工
——於有川訪談錄
挨打受辱的中國勞工
——皇甫貴訪談錄
受盡凌辱的苦工生活
——劉士禮訪談錄
午夜被抓當勞工
——隋殿忠訪談錄
幾經周折到美唄
——張貴林訪談錄
從農民變為勞工
——季文華訪談錄
勞累、飢餓、寒冷
——董志訪談錄
我在大和寮的生活
——張萬順訪談錄
難友被活活地餓死
——毛春訪談錄
大和寮的苦工經歷
——胡榮風訪談錄
逃跑抓回之後
——馮樹棟訪談錄.
被抓勞工到美唄
——侯果增訪談錄
抬傷員被俘當苦工
——張玉德訪談錄
(二)三菱大夕張礦業所
在北海道大夕張煤礦
——鍾明先訪談錄
在大夕張煤礦的苦難
——閆 明訪談錄
從青島抓到大夕張
——方啟渭訪談錄
在大夕張煤礦當勞工
——劉積善訪談錄
訪談摘錄(朱正基、陳教本)
二、三井礦山的勞工口述
(一)三井美唄礦業所
被抓勞工的苦難
——劉玉麟訪談錄
奴隸般的苦工生活
——王印亭訪談錄
三井煤礦的苦難生活
——馮一海訪談錄
被抓東瀛做苦工
——吳振梓訪談錄
勞工血淚灑東瀛
——溫秀春訪談錄
漂洋過海受“洋罪”
——郭俊成訪談錄
我在南美唄煤礦當勞工
——王觀傑訪談錄
我的痛苦回憶
——梅鳳來訪談錄
我被抓到日本當勞工
——秦小申訪談錄
訪談摘錄(王默合、曹夫蘭、陳現、馮樹弟)
(二)三井蘆別礦業所
被日軍抓捕後
——王文樂訪談錄
被抓送往上蘆別
——尹來全訪談錄
從石家莊到蘆別礦
——牛祿子訪談錄
在北海道當勞工的經歷
——狄秋見訪談錄
我在三井蘆別煤礦
——閻鳳池訪談錄
三井蘆別礦的中國勞工
——王景瑞訪談錄
被押三井蘆別煤礦
——同錫玉訪談錄
三井蘆別受苦難
——史占魁訪談錄
在北海道當勞工
——張乾梅訪談錄
寒冷的北海道
——韓殿豪訪談錄
被捕當勞工的經歷
——朱聚民訪談錄
在北海道做勞工
——郝傳智訪談錄
三、炭礦汽船株式會社的勞工口述
在空知郡赤間煤礦
——富少有訪談錄
北海道天鹽煤礦
——王家福訪談錄
在天鹽礦當勞工
——王鳳年訪談錄
生死記錄簿
——鳳儀萍訪談錄
終身難忘的慘痛史
——唐錦昭訪談錄
“真谷地”的苦力
——王印文訪談錄
押往日本做勞工
——陳連祥訪談錄
訪談摘錄(俞膺昌、榮增奇、石中玉)
四、川口組株式會社的勞工口述
(一)川口組蘆別出張所
被掠當勞工飽嘗奴役苦
——郭善興訪談錄
(二)川口組上砂川出張所
在北海道三井煤礦
——周士易訪談錄
在上砂川礦井挖煤
——李振川訪談錄
被騙北海道砂川礦
——趙修義訪談錄
父子同被抓勞工
——姚春喜訪談錄
虐待、凌辱、折磨
——王吉林訪談錄
當勞工的苦難生活
——熊連仁訪談錄
當勞工的經歷
——熊計唐訪談錄
訪談摘錄(張耀南、張鳳鳴)
(三)川口組豐里出張所
在北海道挖煤的經歷
——李崇山訪談錄
五、井華礦業(住友)的勞工口述
我的苦難經歷
——何洛柱訪談錄
在日本赤平煤礦
——劉國正訪談錄
在北海道赤平煤礦
——田士珍訪談錄
我在赤平煤礦服勞役
——馬書兒訪談錄
從南兵營到赤平礦
——李清文訪談錄
死裡逃生又人苦海
——孟坤祥訪談錄
我的勞工苦難史
——孫志彥訪談錄
我被抓到日本做勞工
——常雪明訪談錄
在赤平町煤礦的一段經歷
——余振慶訪談錄
在日本赤平煤礦
——車老二訪談錄
六、鐵道工業的勞工口述
(一)神威出張所
在北海道當勞工的苦難
——王子安訪談錄
被俘當勞工的經歷
——傅源訪談錄
我在神威出張所挖煤
——董廷樹訪談錄
在日本北海道挖煤
——齊延江訪談錄
訪談摘錄(杜世忠、王錫祿)
(二)美唄出張所
難以撫平的傷痛
——梁雨虎訪談錄
被漢奸出賣當了苦工
——趙玉強訪談錄
我在北海道的苦工生涯
——於慶山訪談錄
七、土屋組幾春別營業所
在北海道幾春別當搬運工
——孫遠愷訪談錄
一個村就被抓去31個勞工
——孫遠其訪談錄
訪談摘錄(孫遠銀)
附:苦難勞工歌
八、地崎組大夕張的勞工口述
我在北海道的苦難
——許煥廷訪談錄
悲慘的勞工生活
——佟久訪談錄
受辱大夕張
——孫星先訪談錄
我在大夕張當勞工
——孫允俊訪談錄
四百餘勞工半數慘死異鄉
——王世宗訪談錄
九、明治礦業的勞工口述
穴居野人劉連仁
——劉連仁訪談錄
附:劉公連仁祭
我在日本當了三年的“野人”
——陳宗福訪談錄
一位勞工的申訴
——劉凡訪談錄
十、菅原幌內詰所勞工口述
一位勞工的血淚史
——馬連浩訪談錄
十一、其他
同去勞工死了近百人
——李文德訪談錄
回憶父親陳玉行被抓勞工
——陳秀根訪談錄
從南兵營到北海道
——李海水訪談錄
在日本當勞工
——李老虎訪談錄
傷心、屈辱的往事
——王玉亭訪談錄
訪談摘錄(楊孝、喬河小、趙恩波)
附表:北海道煤礦24處強制中國勞工狀況表

文摘

書摘
2.日本外務省為應付盟軍審判組織的調查
日本投降後,中國政府多次向日本駐中國使館官員提出,要求通報中國
戰俘勞工在日本的情況。1945年9月5日,谷正之大使由南京發給重光外相的
電報要求:“查清在日華工從業種類、從業地點、各地點的從業人數、近期
的生活狀況,並將結果速報。”楠木公使發回的電報則要求“送還時要附上
按乘船人員編成的勞工名冊(註明本人在中國的居住地)、工薪結算年月日、
就勞情況調查書等材料,並要由負責送還人員親自帶來”。9月20日,日本
駐中國公使楠本再次發電報給日本外務省說:“蔣委員長已經向聯合國軍最
高司令部提出委託,要求對被強擄到日本的中國戰俘和其他被扣留人員的狀
況進行調查。”同時,日本政府也接到了聯合國駐軍總司令部的指示:“要
將(勞工)各人的戶口所在地以及以前所從事的職業(包括去日本之前的職業)
等材料備齊,以便在他們上陸時能夠立即向中國方面提交足夠的必要資料。

為應付中國政府和盟軍司令部,日本外務省組織了擄日強制勞工的調查
,具體工作由外務省管理局二部二科承辦。它既將滯留在外的日本人接回來
,同時還要把在日本的中國人、朝鮮人送回去,也就是當時被稱作“歸還”
和“送還”的工作。外務省管理局是個新機構,是在撤銷了為推進戰爭而特
別設定的官廳和部、局後新增設的。由第一任管理局長森重千夫全面負責。
外務省管理局二部是經濟部,二科為大陸科。二科科長鈴木政勝,而實際業
務似乎是由平井調查官和山川事務官、金次事務官三人具體操作。平井調查
官有時代行科長職務在檔案上蓋章。從資料提供的情況看,外務省這個報告
書的主要操作者是平井調查官和大竹事務官。
到了10月中旬,國共內戰的局面明朗化以後,日本方面敵視中國共產黨
的態度更加露骨,明顯地轉向國民黨和美軍一方。在這種形勢下,就只對來
自蔣介石——國民黨方面的要求唯命是從,老老實實地照辦。
由於當時擄日中國戰俘勞工為得到工資開始與企業進行鬥爭,不少地方
出現勞工暴動,與使役的企業和當地警察發生衝突,所以日本對勞工調查工
作的態度遠不如儘快送勞工回國積極,政府、企業、警察首先把精力用在勞
工送還上。
經過一番周折之後,中國勞工被分批送回了中國。第一批是乘“江之島
號”,載員1653人,於10月18日到塘沽。第二批乘“辰日號”,搭載由室蘭
等集中來的中國勞工1533入於10月29日抵達塘沽。第三批仍然由“江之島號
”承擔,2300名中國人被送回國。進入11月份以後,勞工送還便由聯合國駐
日本盟軍總司令部直接承辦了。但在這時日本對中國勞工的情況並沒有進行
調查,甚至連送回國的中國人花名冊也沒有做出。最後一船中國人離開日本
的第三天,即12月14日,日本公使楠本發給吉田外的一次電報說:“提供華
工送還人員名冊是中國方特別要求的。在由華北勞工協會實施接收之際,我
方必須提供一份供中國方面使用、按不同地區分別造冊的登記表。所以務請
從速整理,並以最快的辦法寄予我處。我處所保存的原始資料已焚於戰火。
以上特念。”
由此可見,在中國戰俘勞工未離開日本以前,外務省並未對此事進行調
查。在中國政府的一再催促之下,外務省不得不在中國人回國一個月以後,
才開始調查。 18-2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