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20世紀中國時局的變化給予文化的各個方面以深刻的影響。清末“落後就要挨打”的政治時局催化了“西學東漸”的文化思潮,同時也奠定了其後振聾發聵的新文化運動的發軔,而“美術革命”則在這激進的文化運動中應運而生;抗戰與解放戰爭使便捷而有力的木刻版畫風生水起;改革開放則意味著中西文化交流的冰封狀態開始逐漸解凍,不再視西方藝術為洪水猛獸、談虎色變;全球化的國際狀態讓藝術家們更多去思考如何實現傳統文化資源的現代化轉型……20世紀中國社會經歷了太多的轉折,並且每一次都是舉國上下為之動容,而20世紀中國藝術發展的每一步,都與整個社會密切相關,如同生物鏈般,環環相扣。這100年的社會變遷滲入了中國藝術的方方面面。《20世紀中國藝術史》正是這樣一本將視覺藝術變遷納入20世紀歷史框架之中的書,正如作者呂澎所說,這100年的藝術史就是一個脫離風格而在“思想”、“主義”的引導下變化與發展的歷史。正因為這100年的特殊性,注重藝術史與歷史情境,或者說是政治—經濟情境的關係,以及整個20世紀美術史總體線索的導向與流轉成為本書的重點,而那些慣常的對藝術門類風格的敘述方式則沒有被其採用。在他看來,諸如藝術品的風格形式等“審美判斷”應該發生在歷史判斷之後,而他致力於去做的,即是在本書中完成對這百年藝術史的歷史判斷:通過對復位20世紀的歷史框架來試圖解答藝術史的內在問題。也許這種梳理藝術史的方法是描述20世紀藝術狀況最為貼切的方法。
這種清晰而略有簡化之嫌的敘述風格也極為契合作者著書的初衷:為廣大的讀者提供一個清晰的歷史線索,而並非為專家學者搜羅儘可能多且廣的學術資料,畢竟,大眾作為社會存在的實在群體,最能接受的便是社會學的敘述方式,使其能有一個更為便捷有效的入口去理解藝術史,同時大眾的廣普性使其不會對“審美”的判斷做過多的要求。因此,不能避免的是,一些離20世紀歷史問題較遠的、不適宜用歷史情境來進行解讀的藝術現象與藝術家、藝術品在此書中缺席,而那些與20世紀歷史問題關係緊密的藝術家與藝術作品,在此書中得到了深刻的剖析,同時,大量的非藝術家的歷史照片被採用,這種圖文並茂的方式營造了一個更為視覺化的歷史情境。
不過,我們當然不會完全認為,藝術史便是社會歷史的另一副面孔,雖然我們明白作者在開篇的卷首語中強調的:美術史與歷史一樣,是有問題的煙雲。儘管它們同理且互通,但還是存在本質差別的,否則,分析歷史情境的寫作方法固然可以適用於任何一種門類史,而本書最大的空缺即是,將20世紀美術史這一“有問題的煙雲”僅僅局限在了歷史情境的問題之中,而沒有對藝術自身的問題做更多的考慮。
但是我們當然也不會要求一本面面俱到的藝術史,因為“一切歷史均是當代史”。以怎樣的態度去取捨史料,去解讀史實,其實已經成為歷史寫作的關鍵,何況《20世紀中國藝術史》確實找到了其最為適宜的社會學背景的分析方式。
□書評人傅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