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超

乾超

乾超,導演,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戲劇系,文學碩士。2002年加入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紀實頻道,從事紀錄片導演工作。

人物經歷

乾超 乾超

1978 乾超生於中國上海

2000 乾超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獲得中文文學學士學位,同年進入上海東方電視台總編室工作

2001 赴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求學,獲得戲劇、電影、電視系電視學專業碩士學位

2002 回國,在上海電視台紀實頻道《紀錄片編輯室》欄目擔任編導至今,同時也是《東方早報》文化專欄的作者。

乾超對記錄片具有很大的熱情。主要紀錄片作品包括:《房東蔣先生》(2004)獲韓國EIDF國際紀錄片節大獎、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年度評選紀錄片金獎;《剛開始的旅程》(2007年)獲釜山電影節AND基金獎、坎城電視節“國際紀錄片先鋒獎”;《紅跑道》(2008),獲美國廣播電視文化成就獎、巴塞羅納國際紀錄片節大獎、薩格勒布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上海電視節最佳社會類紀錄片獎等12項國際獎。

主要作品

乾超 乾超

2001《時差》

2002《寂寞入口》、《非洲並不太遠》

2003《魔盒》、《跳舞吧,波爾卡》、《你那裡幾點》

《房東蔣先生》(2004)獲韓國EIDF國際紀錄片節大獎、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年度評選紀錄片金獎;

《剛開始的旅程》(2007年)獲釜山電影節AND基金獎、坎城電視節“國際紀錄片先鋒獎”;

《紅跑道》(2008),獲美國廣播電視文化成就獎、巴塞羅納國際紀錄片節大獎、薩格勒布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上海電視節最佳社會類紀錄片獎等12項國際獎。

所獲榮譽

2017年6月12日晚,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辦、上海廣播電視台承辦的第五屆優秀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表彰活動在上海電視節期間舉行。乾超等榮獲優秀撰稿。

人物評價

乾超:行進在國際紀錄片跑道上

幾年前的一次看片會上,我認識了乾超。他是一部叫《寂寞入口》影片的編導。剛從英國學成歸來不久的他,也算是首次亮相吧。

乾超 乾超

那部聽起來有點拗口的片名,內容其實很簡單。影片中,一群與他年齡相仿的大學畢業生,放著好端端的工作不做,成天搗鼓著搖滾。因為鬧心,被父母責罵;因為鬧人,被居委幹部驅趕——叛逆、孤憤、迷茫似乎是這個年齡段的共同象徵。導演非常自然地把這種感覺打理得十分妥帖,即便是敘事、結構上的一些瑕疵,也顯得入情入理。在以後的創作中,乾超沒有沿著這樣的情緒繼續下去,更沒有把自己弄得一副超級嬉皮士和後工業棄兒的樣子,去撒嬌、去憤懣。此時,他已經站在即將倒塌的陽台上,伴著一位“老克勒”數著暮春最後幾朵玉蘭。多少落寞惆悵,多少人生喟嘆,猶如零落成泥的花瓣,深深嵌在那部叫《房東蔣先生》影片中,片中透露出的對歷史的敬畏和對歲月抱有的特殊情懷,讓我看到了他那個被青春、陽光的外表所遮蔽了的另一面——持重、老成。從《寂寞入口》到 《房東蔣先生》是180度的急轉,其轉身之輕盈,就像在冰面上猛地打了一個旋,嗖!的一聲,又把自己投向遠方。

《紅跑道》可以看作是他擺脫了真實性與真實感的糾纏,縱身一躍,跨過紀實這條“冰河”後的轉身。我以為《紅跑道》的成功,不在於它拿了十個國際獎。重要的是它讓我們知道,紀錄片還可以那樣去拍。真的,沒必要拽著前人的裹腳布,捆住自己的手腳。《紅跑道》的創作是開放、包容的,少見那種封閉、孤憤甚至略帶有自虐的審美。畫面的簡約與清朗,內容的健康與朝氣,一掃許多中國影片在國際紀錄片節中呈現出的“一臉晦氣”。

其實,把英語說得像母語一樣好的乾超有條件,也有能力去抖機靈,去迎合某些西方評審的獵奇。把一些個黑的、假的、醜的、無望的,看上去很真實的影像拼湊綴合一塊講,讓那些不諳中國事理的老外憤恨切齒,最後把你像“鬥士”一樣推上領獎台。乾超沒那么乾,愛誰是誰!愛看不看!我就要讓你們看硬幣的兩面,就是要把欲望/恐懼、幸福/苦難,砸碎了、揉扁了,讓你們看個透徹。《紅跑道》承載這代導演的自信和擔當。獲獎後的乾超,沒有像在80年代染上“文藝腔”的老“憤青”一般,拿著獎牌自炫、炫人。因為他深信,我們還只是剛剛出發,跑道的另一頭,還有中國紀錄片未完的探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