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元,一個古老的辭彙。《周易 . 彖傳》:“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這句話道出了天是宇宙氣象的本原。“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和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鹹寧。”天道立萬物以位正恆久,育萬物永盪沖和之氣。這就是"乾元國學"名稱的由來。
國學,涵蓋了歷代大賢在《詩》《書》《禮》《樂》《易》《春秋》等舊典基礎上,開創的以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莊子、惠施、鄒衍、韓非為代表的色彩繽紛的諸子學,隨後各具特色的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樸學。以及在同一條歷史長河中流動楚辭、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及明清小說,還有《史記》、《漢書》、《通典》、《通鑑》等。如此匯聚成恢弘的經、史、子、集四部,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博大而深邃的國學。
乾元國學宗旨:
乾元國學的宗旨是: 返本開新,轉識成智,崇德廣業,明體達用。
返回傳統,是為了堅實地走向未來;讀書求識,是得以通達聰慧。修身進德,是追尋安身立世;彰顯根本,是獲取學識大用。
國學,是炎黃兒女的魂魄,是華夏文明的根基,是我們生存與生活的支柱。“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整個民族精神的象徵。“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中國知識分子偉大心靈的體現。國學不是書齋里發霉的書本,不是博物館裡的古董,更不是竹簡上難懂的文字,她更象是孟子說的混混原泉,一朝掬飲,終身受用。我們要做的,是用心志去汲取和吮吸這永不枯竭的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