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九龍山白雲洞位於東嶠鎮渚林村(古稱“南渚”)境內,是莆陽古代三聖之一卓晚春的祖廟,是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大宗林,也是宗教文化、藝術和人文歷史的寶庫。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特點
九龍山山頂寬闊平展,有四座廟宇“白雲洞”、“昭明殿”、“文成殿”和“昭靈宮”,“白雲洞”供奉“卓晚春”及“林龍江”塑像。“昭明殿”內奉祀“玉帝至尊”坐像。“文成殿”奉祀“孔子”造像,兩邊伴有“孟子”和“朱子”塑像,殿的牆壁上貼有“孔子七十二賢”瓷磚肖像圖案,生動逼真。“昭靈宮”供奉著 “媽祖”金身塑像,媽祖像安然端坐,左邊供奉著媽祖父母像,右邊也有一尊小的媽祖像是用於出遊的。在昭靈宮的牆壁上貼有由古到今的24位歷代帝王的人物壁畫,這個在各地媽祖宮廟內並不多見。
四座廟宇左右兩邊為一字擺開的迴廊,前面有兩座相對應的大拜亭,飛檐翹角,如樓似閣,把四大殿點綴得更加雄偉壯觀。兩拜亭的正面是地下室,令人有謎宮之感。亭兩邊是“乾日亭”和“坤月亭”,雙層石構,狀如古塔,精雕細刻,蔚為壯觀。“乾日亭”下側並列著三座小廟宇,依次是太覺宮、五山宮和清水宮,坐北朝南,稱為北三宮;對側有九仙宮、九龍社、九山廟,也連成一體,稱為南三宮。兩拜亭對面屹立著一座四層的“海日樓”, 仿古樣式,琉璃屋脊,流光溢彩,典雅端莊。“海日樓”底層闢為戲台,上層是天心樓,樓的兩邊是兩座雙層城門樓。
北面三座小廟宇背後的山坡上,建有卓晚春留詩詩碑林,是近年來興建的人文歷史景觀。詩碑林由卓晚春的生平軼事,43首詩作、詩聯集選等五部分組成,由當代莆田書法家手書後精雕細刻在花崗石碑上,共53塊雙面版。置身其間,猶如步入書法迷宮,留連忘返。
白雲洞景區內有多個景點與卓晚春的傳說有關。卓晚春,號上陽子,是明嘉靖年間莆田一位濟公式人物。其傳奇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信仰者甚多。在碑廊往北不足百米有一窟窿,取名“石泉井”,此井開鑿於白雲洞重興時,現民間流傳有一段神奇的故事,當時山上缺水,卓仙默示——“子弟無防,有水可用”,山上有水,水在西北角石坑之中,取石圍井,賜符三道封井,七天后開井即可取水。董事們如法施行,果見成效,原來乾涸的石坑中有水出現,但初始每天僅有一擔水量,以後工程用水日增,井水量隨用水量日增。“石泉井”井水甘甜可口,海內外善男信女視為聖水。“石泉井”井邊有署名“卓晚春”的摩崖石刻,文字如龍似蛇,撲朔迷離,神秘至極,遊人難以猜測,只是欣賞而已。
白雲洞還有普濟庵、“飛來洞”、白蓮寺、卓氏祖祠、卓氏古井等景點。白雲洞景區內人文薈萃,景觀多奇,岩石疊嶂,綠樹成海,石泉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