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朝古都[太原]

太原是九朝古都、龍興之地。具有5000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的太原在古代曾經9次為都,在中國古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時創造並保留了豐厚多彩的晉陽文化。太原處於華夏民族與草原民族交往和衝突的中心地帶。 太原史上九次為都的情況是:1、趙國;2、前秦;3、北齊;4、唐;5、武周;6、後唐;7、後晉;8、後漢;9、北漢。

古都歷史

趙國

太原的前身晉陽城,春秋戰國之際是趙國的都城。春秋末期,封建因素增長,晉國公室衰微,出現了范、中行、智、趙、魏、韓“六卿專權”的局面。六卿之一的趙簡子,為了在鬥爭中取勝,命其家臣董安於,於公元前497年,在太原盆地北緣修建了堅固的軍事城堡,該城因建於晉水之陽,故曰晉陽城。趙簡子利用晉陽城的戰略優勢,打敗了范氏、中行氏,掌握了晉國的實權。他的兒子趙襄子在晉四卿晉陽之戰中,又聯合魏、韓,一舉擊敗了智氏,三家分晉,從而拉開了戰國的帷幕。趙襄子以晉陽為都,建立了趙國。公元前423年,趙獻子將都城從晉陽遷到中牟(今河南鶴壁)。晉陽為趙國初期都城總計74年。

前秦

晉陽城在十六國北朝時期曾是前秦末都和北齊“別都”。十六國時期,西北遊牧民族氐族建立的前秦曾一度統一北方。淝水之戰後,前秦皇帝苻堅被殺,苻堅的兒子苻丕在晉陽稱帝,晉陽為前秦都城兩年。北魏末期,占據晉陽的軍閥高歡把持了北魏朝政,於公元532年由洛陽遷都鄴,建立東魏。高歡在晉陽建大丞相府,遙控東魏政權,晉陽實際上是東魏的統治中心,當時號稱“霸府”。

北齊

九朝古都 九朝古都

公元550年,高歡的兒子高洋廢東魏皇帝自立,建立北齊。北齊的都城雖然還在鄴,但晉陽是高氏父子的創業之地,北齊統治者將晉陽定為“別都”。北齊歷代皇帝多住於此,並在此大興土木,起造宮殿,還在晉祠和西山修築離宮別墅,鑿建石窟寺廟。晉陽是北齊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

唐代

特別值得提到的是,唐代太原稱北京,是大唐帝國的陪都。晉陽是唐朝的“龍興之地”,李淵、李世民父子在此起兵,建立了強大鼎盛之唐王朝。晉陽是北方軍事重鎮,為防範北方遊牧民族突厥、回紇南下的前哨陣地。

武周

太原還是女皇武則天的故鄉,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剛剛登基,就把太原定為北都。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又改太原為北京。晉陽成為當時僅次於長安和洛陽的全國第三大都會,其形制規模達於鼎盛。當時“城周四十里,東西十二里,南北八里二百三十二步”。唐代的晉陽由西、東、中三座城池組成,僅城門就有24座。西城又稱“都城”,城中猶有晉陽宮城(一稱“新城”)、倉城、大明城三座內城;東城在汾河之東,唐貞觀十一年(637年)并州長史李勣築;中城當東西兩城間,跨水連堞,建於汾水之上,武則天天授元年(690年)并州刺史崔神慶築。城外西北隅則有汛期防洪、平時防衛的羅城。整個太原府城儼然一座城中有城、城外有城、群城叢峙的巨大城市集群。其規模恢宏,經濟富庶,人文昌盛,水光山色,可謂太原史上的黃金時代。

後唐

唐朝末年,黃巢起義占領了長安,唐僖宗命盤踞晉北的沙陀酋長李克用南下,進攻黃巢。李克用帶領沙陀騎兵,長驅直入,攻入長安,被唐王朝封為河東節度使、晉王。李克用以晉陽為都,建立晉政權達17年,占據當時北方半壁江山,與朱溫所建的後梁對峙。公元923年,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稱帝,於同年攻入開封,滅掉後梁,建立後唐。後唐先以太原為西京,後改為北京。

後晉

公元936年,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利用晉陽的險要地位,起兵稱帝,南下中原,滅掉後唐,建立後晉。晉陽為後唐陪都14年。其後,後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在晉陽稱帝,南下中原,建立後漢。後晉、後漢以太原為陪都共15年。因李存勖、石敬瑭、劉知遠都是沙陀族人,所以,歷史上稱後唐、後晉、後漢為“沙陀三王朝”。

後漢

五代末期,後漢皇帝劉知遠的弟弟劉崇以晉陽為都,建立割據小政權北漢。北宋建國後,宋太祖趙匡胤於開寶二年(969年)親征北漢,遏汾、晉二水圍灌晉陽。晉陽城堅壘固,久攻不克,加之瘟疫流行,宋軍不得已退兵而去。開寶九年(976年),宋廷派大將党進、潘美帶兵再伐北漢,適趙匡胤病死開封,宋軍回師。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趙光義親率五路大軍圍攻太原牞在太原以北之石嶺關打破契丹援兵。北漢主劉繼元糧盡援絕,守城無望,率臣投降,北漢滅亡。晉陽為北漢都城28年。

北漢

宋太宗平北漢後,鑒於晉陽戰略地位的重要性,特別是多次建都的歷史,害怕有人利用晉陽,再次建都割據,危及宋朝統治,於是下令將晉陽城付之一炬,又決汾、晉兩水灌城,一座千載名城遂成廢墟。太平興國七年(982年),宋將潘美奏請,在原晉陽城以北的唐明鎮基礎上,建起新的太原城。宋元明清時期的太原城,戰略地位仍然重要,但時過境遷,從此失去了建都的條件。

古都地位

太原在中國古都城市中異常顯赫。古代太原建都多為少數民族和割據政權都城,或者只是中央王朝的陪都,但建都的時間跨度之長,王朝政權之多,對中國歷史發展影響之重要,在中國古都城市中異常顯赫。除北京、西安、南京等八大古都外,是其它古都所不能比擬的。而古都文化表現為民族融合、兼容並蓄等多元性,這種古都多元文化現象是由古代太原獨特的地理位置、經濟特點、人文因素所決定。

從地理位置看

太原地當山西高原中央腹地,自古為河東——山西地區的中心。歷史上無論上古時代政治中心在中原,還是中古秦漢時期西移關中,以至晚近以來北徙京薊,它始終處於中央肩背或者說是肘腋位置,中央在中原,它隔一條黃河;中央移關中,它還是隔一條黃河;中央至京薊,它則隔一座太行山。也就是說,它一向處於與京畿相表里相依託、與首都共安危共存亡的地位。

從地理形勢上看

山西東為太行山,西為呂梁山,北有萬里長城,南有黃河天塹,自古有“表里山河”之稱。境內各類地形發育充分,山地、丘陵、川谷、盆地,縱橫交錯,關隘林立,極宜隱蔽騰挪,又不失運動轉輸之便,是以極富戰守迴旋餘地,正如古人所謂“東阻太行、常山,西有蒙山,南有霍太山、高壁嶺,北扼東陘、西陘關,是以謂之四塞也”,太原位於四塞之中央,它的周邊有石嶺關、天門關、赤塘關、陰地關、南關、舊關、娘子關、龍山、蒙山、臥虎山等關山環繞,大地形、小地形構成層層易守難攻、可進可退的天然屏障。古人用“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來形容太原的地理形勢,可謂恰到好處。太原這種相對封閉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不能成為長足開放而輻射天下的大古都;而天造地設的險要地理形勢,又賦予太原以控制全局的獨特戰略地位,決定了它往往成為割據政權的都城,或者中央王朝不可忽視和缺少的別都與陪都。

從經濟區域位置看

太原地處我國古代中原旱地農耕經濟區和北方草原遊牧經濟區的交接地帶。在中國古代史上,從戰國、兩漢到隋唐、五代,我國北方地區自然形成了一條西南——東北的農牧分界線,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劃出這條界限從黃河岸畔的龍門到渤海之濱的碣石,正從北方重鎮太原穿過。這條分界線以北,是以遊牧民族為主的草原經濟帶,分界線以南,則是漢民族為主的旱地農業經濟區。分界線南北的兩種不同生產生活方式,導致了古代中國曠日持久的民族衝突和民族融合。而這種民族衝突和融合,很大程度上左右著中原王朝的興衰治亂。太原處於這條分界線的中段,位扼南、北、東交通要衝,於是不可避免地成為民族衝突和民族融合的重要中心。每當中原王朝強盛時,農業區域就向北發展,靠近中原的一部分遊牧民族,接受先進的農業文化,變牧為耕;同時,為了緩和民族矛盾,化干戈為玉帛,統治者也有意識地將部分遊牧民族遷入漢族農業區。以上兩種情況,使大批遊牧民族融合進華夏族大家庭中來。為了鞏固融合成果,阻止遊牧民族南下侵擾,統治者總要加強北邊防務,於是太原便成了中原王朝的北邊巨防重鎮,或者建為陪都。而當中原王朝衰落之時,分界線以北的少數民族便乘機南下,建立政權,使中原處於戰亂動盪之中。此時的太原,又成了少數民族南下時首當其衝的橋頭堡。總之,太原歷來處於各民族經濟生產生活方式所體現的不同文化相碰撞的接合地帶,既便於遊牧族政權在此建立都城,又適合中原王朝在此設陪都。

宋代以後,我國北方民族融合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農業區域擴大穩定,農牧分界線北移到了外長城一線。晉陽城在宋代初期的統一戰爭中被燒毀。雖然不久便崛起新的太原城,但隨著農牧分界線的北移,我國北方地區再也沒有出現過割據政權,太原也就失去了建都的條件。從這一點看,太原的發展總是和全國、全民族的歷史進展休戚相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