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族與鄉土

內容介紹

本書以山東費縣閔村及周圍鄉土社會為田野考察地點,歷經十年,對傳統九族制進行了現代民族志檢驗。作者認為,以往宗族的或姻親的任一單一研究視角均難以達成對漢人親屬制度及其實踐的洞察和了解,必須回到以九族制為中心和重點的漢人親屬制度研究路徑上來。為此,作者建立了以九族制為核心的統合宗族與姻親雙重分析視角的漢人親屬研究架構,希望突破國際人類學界長期以來流行的繼嗣體系與交換體系相分離的研究格局,推動世界人類學親屬制度研究向前邁進。另外,作者還把九族親屬制度放置在地域社會中來理解,提出了噴泉社會或九族連環社會解說模式,並期許這一理論模式與宗族社會、市場層級社會、祭祀圈和信仰圈社會等諸模式具有同等重要的認知漢人社會運轉的學術價值和地位。

作者介紹

山東臨沂人,生於1966年11月。1983年至1986年在山東臨沂師範讀書。1989年至1993年在山東大學中文系讀書,獲文學學士學位。1998年至2001年在湘潭大學文學院讀書,獲文學碩士學位(民俗學)。2002年至2005年在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讀書,獲文化人類學博士學位。現為青島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中國世界民族學會理事,《人類學研究》編委。

作品目錄

導論 5
第一節 對九族與五服制度研究的回顧 5
第二節 理論參考與研究視角 11
第三節 田野調查過程與本書主要內容 27
第一章 田野工作地點概況 30
第一節 閔村地理概述 30
第二節 村落人口與經濟結構 35
第三節 區域歷史文化背景:化行之邦 40
第二章 “鞭打蘆花”與閔村的歷史 46
第一節 祖先的傳說:“鞭打蘆花” 46
第二節 社區的歷史過程 53
第三章 閔氏宗族組織與五服房支 60
第一節 宗族組織與功能 60
第二節 村落中的基本親屬單位:五服房支 81
第四章 對傳統九族制的現代民族志檢驗 90
第一節 閔人親屬認知範圍 90
第二節 作為祭祀單位的本宗五服九族:小宗群體 113
第三節 從家到五服-九族 134
第五章 喪葬儀式與親屬服制 148
第一節 喪葬儀式過程與親屬的權力和義務 149
第二節 喪服制度與路祭行禮 172
第六章 對費孝通生育制度理論的驗證 183
第一節 生命禮儀與親屬互動 183
第二節 成長與親屬關係建構 194
第七章 婚姻儀式過程與姻親聯結 202
第一節 定親 204
第二節 婚前 218
第三節 大典 228
第八章 五服與九族體系之維繫 245
第一節 五服的維繫與分立 246
第二節 舅甥關係、婦女的雙系身份 253
第九章 至近親屬交往的變遷 260
第一節 夫妻、公婆、爹娘與子女 260
第二節 兄弟與姊妹 270
第三節 親屬交往變遷的原因 274
第十章 親屬互動的內在文化機制 282
第一節 方與圓的生活世界 282
第二節 孝道、人情與個體的盤算 286
第三節 九族的階序性和包容性 295
第十一章 一個漢人世界中的噴泉社會 301
第一節 五服九族為什麼不能生長成宗族 301
第二節 噴泉社會及其理解漢人社會的理論意義 309
第十二章 閔村親屬制度及其實踐的國際人類學價值與意義 332
第一節 閔村案例在漢人親屬制度研究中的學術價值:祭祀體系與姻親體系的兼容 332
第二節 漢人九族與世界人類學親屬制度研究 356
結論:研究漢人社會的新理論構想 374
附錄一:閔村閔姓族人目前的人口、家庭結構類型表(截止2004年): 380
附錄二:人情世事來往圖表 399
參考文獻 417
後記 447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